余高 徐超
摘要:少數民族民俗舞蹈在高校體育中的應用符合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要求,同時也豐富了高校體育的教學內容。本文首先闡述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內容并分析少數民族民俗舞蹈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教育意義,其次提出少數民族民俗舞蹈在高校體育中的實際教學舉措,最后作出總結。
關鍵詞:少數民族民俗舞蹈;教育意義;實際舉措
一、少數民族民俗舞蹈內容
我國是一個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多民族國家,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在我國文化史上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千百年來,各少數民族在表現自己本民族的婚喪嫁娶、春耕秋收等民俗風情的眾多民間舞蹈中都滲透著濃郁的民族氛圍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少數民族民俗舞蹈始終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一項又一項的成就,扎根于中國民間的少數民族民俗舞蹈不論是在思想內涵的深刻性上、民族特征的典型性上還是在藝術水準的世界性上,都有著值得思考和挖掘的地方。在現代社會中少數民族民俗舞蹈仍然有著獨特的、其他舞種難以替代的價值,在世界全球化和我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擴大的今天,眾多文化形態在我國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就舞蹈而言少數民族民俗舞蹈所具有的豐富性、生動感和特色是獨具韻味的舞蹈形式,過去、現在和未來仍然都是眾多舞蹈藝術家們從中獲取靈感的來源,也將是為高校體育教學效果的提高提供重要支持。例如少數民族蒙古族舞蹈《奔騰》,該舞蹈舞姿動感充分體現了蒙古族人民的粗獷豪邁性格,舞蹈《奔騰》將健身與娛樂的特點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讓參與的人群都能夠充分體會到其中積極向上的生命氣息。除此之外,舞蹈《奔騰》獨有的姿勢美和動作美不僅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有效激發人們的參與興趣和參與熱情,而且對提高參與人群的審美能力也有一定的好處。
二、少數民族民俗舞蹈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教育意義
(一)有利于豐富高校體育教學文化
少數民族民俗舞蹈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中的瑰寶,將少數民族民俗舞蹈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有利于不斷豐富高校體育教學文化,讓少數民族民俗文化與高校現代體育教學文化相融合,在多元文化背景的環境下和諧共存。少數民族民俗舞蹈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社會進步和人類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少數民族民俗舞蹈文化受當代文化的沖擊而生存空間不斷壓縮,再加上快節奏社會下的人們對于文化的重視程度也比較低,所以少數民族民俗舞蹈所攜帶的文化內涵正逐漸被普通大眾所遺棄,將民少數民族民俗舞蹈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有利于保護傳統文化更有利于豐富教學形式,讓高校學生激發自身的體育運動興趣,主動參與高校體育活動從而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
(二)有利于高校學生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高校將少數民族民俗舞蹈融入到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有利于院校學生深度挖掘文化內涵以及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目前,少數民族民俗舞蹈受其他舞種的影響而不斷壓縮自身的生存空間,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民族體舞蹈正逐漸被人們新一代青年所遺忘,所以為了充分發揮少數民族民俗舞蹈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作用,相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加強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保護。在所有保護手段方式里面,把少數民族民俗舞蹈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是比較有效率的方式,這不僅能夠提高高校學生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意識,而且還有利于不斷推進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繼承和弘揚工作。人們的關注點逐漸從其他事物轉移到少數民族民俗舞蹈上,更有利于其發揮自身的優勢,充分挖掘少數民族民俗舞蹈在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效率和豐富學生體育生活的作用,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三)有利于高校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
目前高校在推進體育課程教學活動時,大多只強調各個體育科目的考試要求,學生也僅是為了完成學業考試而進行各堂課的體育活動,這讓高校體育教學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難以讓學生們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高校在開展體育課程時課上的體育鍛煉活動與課下的自由活動時間并不是緊密聯系,每堂體育課程結束后學生們體育鍛煉的習慣也就中斷,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習的體育知識不進行反復運用和實踐的話就不能夠充分掌握。另外一些高校讓學生們對課堂上的內容并沒有太強烈的興趣,很多學生參加體育課程也僅是為了應付教師檢查和最后獲取學分順利畢業。高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當要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要讓學生激發自身的體育鍛煉興趣,提升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少數民族民俗舞蹈是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積極性的重要方式,與傳統的體育項目不同少數民族民俗舞蹈更具趣味性和新鮮感,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鍛煉四肢的協調性還能夠提高自己的平衡感,讓自己的身體柔韌性也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從而讓高校學生擁有更加健康的身體。
三、少數民族民俗舞蹈在高校體育中的實際教學舉措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在將少數民族民俗舞蹈融入到體育課程教學中時,首先要加強院校內部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團隊。專業教師團隊是提高少數民族民俗舞蹈與高校體育教學融入度,并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高校應當不斷加強院校內部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通過各種培訓會議或活動來讓高校體育教師更新教學觀念,不斷加深自身對于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認識。對于院校內部體育教師應當不斷進行少數民族民俗舞蹈,教學教學的重點在于發掘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文化意義并找出其與高校體育課程的契合點,將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相關細節融入到體育課程內部從而不斷豐富學生們的體育活動。高校體育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例如體育教師要從少數民族民俗舞蹈中選取合適的片段來進行健美操教學,這就需要高校體育教師熟悉少數民族民俗舞蹈并能夠有效地將舞蹈動作編排到健美操訓練的項目中,恰當的將少數民族民俗舞蹈動作融入到健美操的運動動作中。如此一來高校體育教師不僅能夠充分展現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獨特魅力,而且還能夠拓展學生們的知識視野,增強課程的趣味性,讓學生們在實踐過程中學到更多的體育舞蹈知識。此類教學方式既能夠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又能夠讓學生們學習很多民族民俗舞蹈,充盈學生們的知識庫并豐富學生們的少數民族文化知識。
(二)構建豐富的高校體育課程
高校應當將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內容與高校體育課程細節相結合,構建更加豐富的體育課程內容。在體育課堂上,高校體育教師要詳細分析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內涵,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針對不同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特點來采取相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選取適當的內容來融入到體育課程中。少數民族民俗舞蹈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也需要借助恰當的教學方法,并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來進行。在高校體育老師的耐心講解下,學生們應當充分了解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動作和特點,從模仿開始逐漸提高自己的熟練度,從民族民族舞蹈中找到與體育動作之間的關聯,將兩者的相同點相互融合,從而不斷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并活躍體育課堂的教學氛圍。
(三)充分挖掘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體育價值
高校在將民少數民族民俗舞蹈融入到體育課程中時,需要充分挖掘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體育價值,從實踐中總結教學經驗,加強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研究工作。高校體育教師在教授少數民族民俗舞蹈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韻律感,同時也要合理借助伴奏提升學生的表現張力,熟練掌握各類舞蹈動作。少數民族民俗舞蹈在高校體育中的應用,重點是要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借助多媒體技術等相關教學設備來播放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音樂以及視頻,讓學生們熟悉不同風格、不同特色的民族音樂以及民俗舞蹈,讓學生們在學習和參與的過程中通過音樂與舞蹈的配合來充分表現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魅力。另外,高校在將少數民族民俗舞蹈融入到高校體育課堂時應當確立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的重要地位,培養專門人才來加快推進兩者的融合。
四、總結
綜上所述,少數民族民俗舞蹈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不僅有利于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以及讓少數民族民俗舞蹈始終保持較強的活力,而且有利于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效果并豐富學生們的體育活動,讓高校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從而不斷提升自身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沈曉東,范紅哲.民族舞蹈引入高校體育教學的可行性研究——以采茶舞為例[J].福建茶葉,2017,39(01):186-187.
[2]趙斯文.探究民族舞蹈引入高校體育教學的可行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9):188+190.
[3]胡悅.民族體育舞蹈的特征及在高校開展的可行性分析[J].運動,2014(24):101-102.
[4]劉凱.民族舞蹈引入高校體育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湘南學院學報,2008(05):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