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麗
摘要:穩定的教學秩序是衡量高校教學質量高低的標準之一,而教學秩序的穩定在一定程度上由調停課管理是否規范來體現。嚴格意義上來說,課表一經排定,教師必須依據教學進程表和課表按計劃進行課程實施。而在實際的教學運行管理中,由于高校規模不斷擴大及教師承擔的科研及社會任務增加,調停課現象已不可避免,甚至個別學學院已變得頻繁,嚴重破壞了教學秩序的穩定,影響了教學質量的保障。本文從調停課工作及其特點入手,分析調停課工作發生的原因及其應對政策。結合實踐經驗,思考如何做好高校教學的調停課工作。
關鍵詞:調停課;原因分析;應對政策
進入21世紀以來,各高校均借助現代信息管理手段,搭建符合自身教學規律的管理系統平臺,借以人機方式提高調停課效率。調停課是指在每學期課表排定進入正常教學運行后,任課教師不能按照學校教務處下達的教學進程表和課表安排組織教學活動時,對所承擔的教學任務進行臨時調整,主要包括對教學計劃中的授課時間、地點及任課教師的調整。從理論上講,課表一經確定下發,任課教師須按照課程表進行教學,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調停課現象時有發生,若不超過一定限度,均屬于正常現象。但在高校招生規模擴大、教師身份多元化、高校辦學形式多樣化的背景下,高校教師的調停課現象變得日趨頻繁,據調查某高校2018-2019學年第二學期調停課多達2500節次,其中兼職教師居多,但專職教師因私調停課也有437節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正常運行。
一、高校調停課發生的原因統計
從青果教務系統的調停課記錄統計情況來看,高校教師申請調停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個人原因
對于兼職教師來說,開學前期發生的調停課多因與原單位課程沖突,需要調整代課學校學生上課時間,教學步入正軌后發生的調停課原因和專職教師大致相同。具體原因主要有:專兼職教師離職;懷孕請產假;生病住院或陪家人看病;固定時間治療如頸椎治療與課表時間沖突;接送孩子、家長會;籌備婚禮請假結婚;家中有喪事;因事出差;外出參加培訓或帶隊比賽;有的教師年紀大,上課樓層高不方便或同一天中上課時間過長;有的課程需要多媒體教室進行等等。
(二)教室和實驗室資源問題
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同一班級兩節大課之間安排的教室較遠,若任課教師下課稍晚學生上課容易遲到;需要調換到機房或多媒體教室或校園內上課;社會實踐學生補課時間沖突調換教室不足;個別課程上課人數較多教室容量不足或教室空間太大而學生較少;專兼職教師辭職后,接任教師合班上課或分班上課,需要調整教室容量等等。此外,對于某高校2018-2019學年第二學期來說,多媒體教室設備的損壞對于調停課的影響程度是很大的,本學期共有將近10間多媒體教室無法正常上課,涉及課程多達100多門次,且教室維修時間較長,涉及到的個別班級或老師頻繁更換上課地點或時間,嚴重影響了正常的上課秩序。
(三)公假學校活動
具體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外出開會或參加比賽;學校運動會或節假日調停課;畢業生論文答辯;參加學術性會議;出差調研;參加校內培訓等等。
(四)學生方面的原因
在調停課原因的統計當中可以發現,關于學生方面的原因占比較小。其中高校有寒暑假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優良傳統,部分學生返校時間較晚,在安排好學期課程后,前期進行臨時調停課;學生臨時有重要的社會活動,如外出實習、實訓、寫生或整個班級有重大賽事或體檢安排等,學生轉專業后造成班級人數增加原教室容量不足;學生某一天中課程太多等等。這些均不在原先的教學計劃安排當中,導致了調停課的發生。
二、對高校調停課發生原因的深層分析
(一)教師思想上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及師資不足
首先,個別教師對待申請調停課的態度較隨意,責任心不強,未能認識到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對于教學質量保障的重要性,如有的教師僅因起晚趕不上班車或一些小病小痛引起的調停課。其次,由于高校規模擴大,學生增加,專兼職教師人員的變動,導致某個階段師資不足,師生比失調,而且多數高校教師主攻一門專業,甚至只講一門課程,缺乏應有的課程交叉和知識交融,一旦有教師不能上課就無人替代。此外隨著高校教師身份的多元化,有些教師不僅承擔教學任務,還承擔繁重的科研任務和行政職務,導致教學工作時間不確定,造成調停課現象的發生。
(二)多媒體教室或機房資源不足
高校的普通教室資源充足,但容量較小,利用率低,甚至有閑置現象。而多媒體教室需求量大,但資源緊張,所以教室的利用率較高,一旦多媒體教室設備損壞,維修周期長,部分課程無法集體平移,增加了調停課工作量。此外,還有些課程因上課過程中需要使用機房,而在排課時因資源不足排不上,便在后期臨時辦理調課,將課程調至機房。這些在一定層面上導致調停課現象的大量出現,影響了教學秩序的正常進行。
(三)部分教學管理人員對辦理調停課的認識不足
個別學院對調停課的申請審批把控不夠嚴格,未能嚴格執行學校制定的調停課規章制度,隨意性較大,致使部分調停課系統顯示混亂。作為教學管理人員,在教育教學運行的過程中,應將教學工作放到首要位置,嚴格審批制度,自覺履行學校的調停課規定。
三、針對調停課現象的應對政策
在高校調停課是不可避免的,但通常要求在一定范圍內。調停課的發生對教學活動有一定的影響,影響教學質量。高校要規范學校的調停課管理制度,嚴格調停課條件,規范調停課審批流程,控制各院部的調停課次數。每學期教師調課的比例應控制在本學期該院部教師開課總人次的10%以內。調課比例要作為學校對該院部教學工作狀態進行考核的指標之一。
鑒于目前高校的調停課情況,應該在以下方面進行改善:
(一)規范學校的調停課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借助計算機管理的智能運轉模式進行的調停課,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師生及時了解調停課的動態,另一方面也使調停課的操作過于隨意,使得調停課缺乏相應的規章制度。因此需要嚴格的調停課規章制度予以規范,若教師申請調停課,應于上課兩天前填寫調課申請表,寫明調課原因、時間、班級、是否由其他教師代課等,由院部領導簽字同意后,任課教師在教務系統中辦理調課手續,特殊情況可應急處理,但需及時補辦調停課手續。教務處在確定院(部)已同意教師調停課,并看到相關手續后,進行調停課流程單審核和批準,調停課流程審批后,向教師和學生所在院(部)教學干事發出調課申請表,教師所在院(部)教學干事接到教務處批準的調課申請表后通知教師和學生輔導員,視為調課。
(二)提高教師責任感,加強課程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為減少調停課現象,高校可開展教師責任感的示范和教育,對調停課比例控制較好的學院給予表彰。任課教師更應把校內教學任務放在首位,教師科研和社會活動與教學工作發生沖突時提升教師對教學活動的重視程度。此外,在課程建設中將教學團隊建設作為其重要內容予以重視,以系列課程或專業、專業鏈、專業群為建設平臺,在長期教學實踐中組建教學團隊,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推進教學工作的傳、幫、帶和教師隊伍的結構優化。做到一門課程能夠有多名教師具備授課能力,任課教師本人做到一專多能。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科的健康發展,而且有利于緩解教員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的矛盾,保證日常教學中一般調停課應急處理方案的實際可操作性。
(三)加強教學基礎設施條件建設
學校應進一步加大教學經費投入,增加多媒體教室、實驗室和機房等的建設,緩解高校擴招帶來的教學基礎設施配置相對滯后的矛盾,提高教學保障的硬件條件和水平。學校教學部門要和資產管理部門加強溝通交流,針對損壞的教學設備要及時報修維護,確保教學設施設備正常使用,減少調停課現象的發生,為教學秩序的穩定免去后顧之憂。
參考文獻
[1]趙洪杰.本科教學運行管理中調停課現象的分析與對策[J].職大學報,2013(4):110-112.
[2]尹躍妮.加強調停課管理的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06(3):35-36.
[3]王柳風.關于高校本科生調停課的現象分析與建議[J].科教文匯,2017(3):142-143.
[4]李瑩,張亭亭,馮小革.對高校本科生調停課現象的分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10):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