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連體結構在實際中應用得越來越廣泛。建筑連體結構相較于傳統建筑結構形式有著一定特殊性,在施工難度上相對較大,也因此較容易在施工中出現質量問題。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建筑連體結構具備的優勢,然后研究實際施工中應把握的重點,希望通過此次研究能夠提升建筑連體結構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連體結構;施工技術;優勢;技術重點
建筑連體結構通常被應用在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中,當前國內許多知名建筑都應用了該結構形式,如:北京西客站、深圳文錦大廈等,通過對該結構形式進行有效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結構的整體剛度,同時提升其實際使用面積,在應用中表現出較大的優勢。因此,當前有必要加強該結構施工技術的研究,以保證其施工質量,促進該結構形式的有效推廣[1]。
1 建筑連體結構的優勢
對建筑連體結構的優勢展開分析,其主要表現出以下四方面優勢:①技術先進性。與其它施工技術進行比較,連體結構在施工效率上明顯更高,并且擁有更高的自動化程度,但是存在不足的是在施工中需要進行焊接施工作業,焊接質量對施工質量的影響較大;②安全性高。在連體結構的兩側,都采用的是型鋼混凝土柱,不僅施工較為方便快捷,而且具有較高的剛度、可靠性,整體安全性較高;③良好的整體性能。實踐應用表明,通過該結構形式能夠有效提升建筑整體結構的剛度,使得結構頂部位置受到的側向位移作用減弱;④使用面積大,建筑連體結構能夠降低總高度和梁的高度,從而增加建筑面積,應用建筑連體結構,能夠有效減輕建筑物自重,降低地震水平應力造成的危害,并且該種建筑也有良好的延性,能夠大幅提升整個建筑的抗震性能[2]。
2 建筑連體結構的施工關鍵技術
從連體結構施工的實際情況來看,其在施工過程中主要應把握其中的關鍵技術要點,充分把握各施工環節的施工質量,以此才能確保連體結構整體施工質量,使該結構的優勢作用得以有效發揮。
2.1 施工前準備
在施工前,要對基層表面進行詳細檢查、清掃,清理好雜物、浮漿,對于存在污染的區域要反復清洗,在清洗過程中,要及時檢查含水率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如果含水率超高,就要采用基層處理劑或者排風扇吹風的方式來降低含水率。一般情況下,基層處理劑多應用“881”防水劑,這類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直接涂抹能夠迅速干燥,針對其中的復雜部分,特別是墻角、管跟位置,很容易出現各類的問題,在處理時,必須要嚴格按照施工要求來進行干預,以為后續的施工工作奠定基礎[3]。
2.2 施工測量技術的技術要點
在高層連體結構施工中,施工測量技術是其中的首要環節,由于高層建筑連體結構的特殊性,測量工作需要考慮兩個或多個相連建筑的問題,所以必須做到測量的精確性和可靠性。具體來看,需要基于建筑結構實際來進行設計,如果為矩形建筑結構,那么需要在四個角位置分別設置內控點,內控點的設置要避開梁部分,以確保整個結構的通透和連通。各個樓層中,要處理好預留洞,為后續施工打下基礎,在操作環節,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處理,避免預留孔洞偏離。同時,還要核對好各項數據,在應用施工測量技術時,需要避開鋼板與排架,先架設垂直儀,再在放線口設置有機玻璃板,采用激光引測的方式來進行測量,測量完畢后,將內控點位置至于混凝土位置,做好標記后,即可將玻璃板撤除[4]。
2.3 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應用
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應用要遵循高標號到低標號原則,先澆筑墻柱,后澆筑梁柱,在澆注時,要分區定點,有始有終,對于各個細節和工序,都要做到一絲不茍,確保澆筑能夠達到設計要求,澆筑完畢的混凝土會呈現出扇形,向前流動,在施工時,要逐層覆蓋,根據冷凝時間來確定下一環節的工作。在同一管線中,對于混凝土輸送管的采用應采用相同管徑,嚴密加固輸送管的接頭,以保證在以后的維修過程中裝拆的方便。對于管段部分,要保證無龜裂、損傷、彎折等現象出現,澆注混凝土時布料位置的定位,要加密其模板的支撐度,做到滿布剪力撐和掃地桿,架空布料機,在鋼筋骨架的架構上不要直接進行支承,澆注梁板混凝土時,在同一部位不得連續布料,保證移動布料在承受范圍內,并且模板布料處于垂直狀態。
2.4 轉換層施工
在連體建筑中,塔樓一般處于較高的位置,跨度上也較大,在塔樓施工中,需要應用到超高支模架,由于工程較大,則會影響架體的穩定性,針對上述問題,在塔樓施工中,可以應用連體結構懸空施工法。同時,為了保證連體結構的安全性,需要推行鋼梁承重方式,設置轉化層,解決懸空狀態下施工安全的相關問題,在設備通過檢測,無安全隱患后,方可進行施工,整個施工環節,要做好檢測、觀察工作,避免誤差的出現[5]。
3 結語
綜上所述,連體結構施工具有較高的施工難度,并且屬于高空施工作業項目,對相關施工人員、機械設備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把控各個施工環節,嚴控施工安裝精度,才能順利完成對接。因此,當前相關施工單位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施工技術的重點、難點,在實際施工中對相關施工加強管控,從而達到降低施工風險,最終提升建筑施工壽命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江華.探討建筑連體結構的施工技術重點[J].建材與裝飾,2020(17):22+25.
[2]吳凡.淺談高層建筑連體結構施工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9(10):102-103.
[3]劉靖,李剛.簡析高層建筑連體結構施工技術要點[J].智能城市,2017,3(01):191.
[4]王艷.高層建筑連體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山西建筑,2015,41(04):37-38.
[5]徐芝鎖.高層連體建筑結構的施工技術[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01):111-112.
作者簡介:楊煊(1980年1月16日),男,漢族,籍貫:遼寧省海城市,學歷:專科,專業或研究方向:建筑施工。身份證號:21038119800116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