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璐
摘要:美國劇作家貝思·亨利的劇本《心之罪》在劇本創作領域獲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作者表面上描寫富于戲劇性的事件,實則為了展現主要人物的內心格斗,突出人物的心情刻畫,使得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得以合理實現,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延宕手法的運用。
關鍵詞:心之罪;懸念;延宕
生長于一個美國南方小鎮支離破碎的家庭,梅格、芭比和萊尼三姐妹都有各自的瘋狂和苦痛。隨著小妹槍擊事件的開始,她們必須面對她們之間復雜丑陋的關聯,過去無盡的黑暗泡沫逐漸浮出水面,然后一一被戳破。生活荒誕且支離破碎:親朋的冷嘲熱諷、舊情人的盛情邀約、丈夫的惡意恐嚇,每一個姐妹都被迫直面她們犯下的“心之罪”。
縱觀全篇不難發現,《心之罪》在戲劇內核上與契訶夫相通,以喜劇的外殼包裹日常瑣碎的生活悲劇內核。劇中潛流涌動,看似平靜詩意的生活背后,是各自的荒誕和掙扎。編劇在尋常生活中發現了世俗神話般的夢想、期待,以及夢想的破碎和期待的落空。
劇本一開始,編劇就設計了一個萊尼不斷地在餅干上點蠟燭,別人一過來她就迅速收起來,別人離開后她又繼續拿出蠟燭的場面,給觀眾造成了一定的懸念。在第一幕的前面部分,在梅格與萊尼的對話中引入新情況:芭比向扎克里開槍。設置懸念,埋下能量塊,同時,這也是整個故事得以發展的動力之一。在劇本的中前部分,芭比說道:“為什么媽媽會上吊?”再次引入媽媽上吊自殺的新情況,同時還伴隨一個令人費解的事件:媽媽同時把自己的貓也吊死了。媽媽上吊和吊死貓的事件不斷在芭比等人的腦海中閃現,成為了故事發展的心理學依據。
延宕是表現懸疑延緩高潮積累情緒的重要手段,劇本在許多重要的地方都用了延宕的手法,分為短時間內的對話延宕和長時間性的故事中斷延宕。例如,在劇本開頭多克告訴萊尼馬死了的時候,萊尼先是反問:“他死了?”多克回答:“是的,很抱歉告訴你這個消息,你的壓力已經很大了,但是我想你應該知道。”萊尼再次反問:“恩,是的,我應該知道,他死了?”作者用若干個疑問句和反問句進行延宕,實際上萊尼之所以這樣在乎馬的生死,是因為長期存在于她心中的糾結點:自己年過三十,可是竟然沒有戀愛經歷,更別說談婚論嫁了。在第一幕的中部,梅格責問芭比為何向扎克里開槍的時候,作者再次進行了充分的延宕。梅格說:“芭比,你為什么不說話?向扎克里開槍的事,你為什么不告訴別人?”芭比回答:“哦——”梅格問:“為什么不?你一定有很充足的理由,是嗎?”芭比回答:“我想是的。”梅格問:“那是什么?”芭比說:“我……我不能說。”梅格說:“為什么不能?(停頓)芭比,為什么不說?你可以告訴我。”芭比回答:“因為……我想要……保護一個人。”編劇在這里的延宕完全是建立在芭比內在心情的基礎上的,芭比對自己的丈夫開槍,一定有巨大的隱情,觀眾想要知道,但是編劇不斷延宕觀眾的感情,反而讓觀眾的情緒更加高漲。在第二幕中,萊尼想問梅格一些事情,但是她又說不出她真正想說的話,所以只能跑過去拿起糖果盒,問道:“你為什么把這盒子里的每塊糖都咬一口然后放回去?”這其實并不是萊尼真正想問梅格的話,但就是在這感情噴薄欲出的時候,編劇適當地加以延宕,讓萊尼環顧左右而言他,言不及義最大程度上反映了此時萊尼的心情,這樣的寫法也使得劇本充滿了幽默感。在第三幕中,接近高潮的時候,奇科和萊尼發生了爭吵,萊尼不斷催促著奇科滾出去,這是高潮前的必要延宕,也正是經過了這些延宕,經過了這樣的心理掙扎和蛻變,才使得萊尼的轉變變得順理成章,變得真實可信。
在延宕之后,劇本中的幾次“翻轉”也別出匠心。一開始,編劇用巴尼特的到來為第一次“翻轉”做鋪墊,以巴尼特的口吻講出自己與扎克里的私人恩怨,然后用一個極其詩意的理由(因為芭比在集市上賣了自己一磅蛋糕而喜歡她)進行“翻轉”。隨后不久的芭比的“翻轉”,用“自己與一個孩子有染”來呼應前文提到的不斷延宕的含糊不清的“我要保護一個人”。第三幕用萊尼心理的轉變即不再因自己的卵巢問題而恐懼愛情的來臨這樣的“翻轉”做出了全劇的高潮。
編劇在高潮的制作方面也極為講究。先是引進奇科,使奇科和萊尼之間產生了爭吵,然后不斷延宕,即萊尼否認奇科的所有言語并不斷責令奇科“滾出去”,而終于把奇科轟走后,電話鈴響,引入扎克里進行延宕,而此時情緒更加高漲,終于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轉折,萊尼鼓足勇氣給查理打電話。縱觀整個高潮,不難發現,作者充分運用了延宕、節奏變化、“翻轉”、突轉等戲劇技巧,使得人物的轉變真實可信,轉變前后天衣無縫,沒有一絲裂痕。
編劇還充分利用了節奏的變化制造高潮。第三幕中,萊尼和奇科爭吵,節奏變得迅速,而芭比接到的電話更是將氣氛渲染到了極致,此時,作者巧妙地用芭比和萊尼的大笑為觀眾解壓,使得節奏變得平緩,但突然進行突轉,萊尼決定跟查理打電話,進入全劇的高潮。此外,編劇合理運用“閑筆”,設計了“馬被劈死”這一情節,看似與主題沒有關系,實際上使得整個劇本獲得了一種生氣,“閑筆”不宜多,這里的“閑筆”顯得恰到好處。
整出戲生動刻畫了人物的性格,萊尼因年紀偏大、婦科問題而沒有戀愛的自信;梅格直率刁鉆,但善良友愛;而芭比性情剛烈,卻又不失柔媚。主要人物心理刻畫到位,并且整出戲著重表現各個人物的內在心情,在突出性格的同時展現了一出出人物的心理格斗,運用“發現”、“突轉”、“高潮”等基本的戲劇手段和“延宕”、“節奏”、“對話”等表現方式,使得全劇精彩紛呈,有精彩的故事也有精彩的性格,有精彩的過度也有精彩的結尾。可以看出,編劇對延宕手法的運用爐火純青,所有的情緒都恰到好處,人物和故事都在延宕中暗流涌動。
參考文獻
[1]戲劇的有效一招——“延宕”[J].張玉雁.戲劇之家.2004(01)
[2]論戲劇懸念與觀眾的關系[J].劉小芳.大眾文藝.2017(06)
[3]論西方悲劇精神內在延宕的審美特征[J].馬小朝.新疆大學學報.2007(01)
[4]拋開意識的束縛——飾演話劇《心之罪》萊尼的感想[J].劉婷.戲劇之家.2015(18)
[5]論戲劇《心靈之罪》人物塑造中的裂像[J].劉儀華.世界文學評論.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