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尾螳螂蝦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亞巴厘島附近的水域,身長約15厘米,顏色綺麗,性情兇殘,擁有舉世無雙的視力。
人眼擁有3種類型的視錐細胞(或稱光感受器),用來辨別視網膜接收到的光的顏色和強度。魚和爬行動物稍好,有4種視錐細胞,而雀尾螳螂蝦卻以12種之多傲視整個動物界。其中8種為可見光感受器,4種為紫外線感受器。
如此多的光感受器有什么作用呢?最顯而易見的答案可能是,眾多的光感受器能夠賦予它們更敏銳的色彩判斷力,如此或許能夠讓它們更容易識破獵物的偽裝。然而,真相并非如此。研究發現,雀尾螳螂蝦識別色彩的能力甚至還不如人類。
后來科學家們發現,如此之眾的視錐細胞賦予雀尾螳螂蝦的是快速的圖像識別能力。對于人類來說,當某一種顏色的光線作用于3種視錐細胞,通過混色,人的大腦就產生某一顏色的感覺。然而,雀尾螳螂蝦卻并不是這樣的,12種光感受器接收的光信號全部直接進入大腦,通過被激活的光感受器的模式來進行識別。因其不涉及復雜的混色過程,所以它們能更加快速地識別圖像,這提升了它們識別潛在獵物的能力,也因此更容易伏擊成功。
雀尾螳螂蝦的另一必殺技是它又快又狠的刺拳,這雙刺拳可以說是動物界中最有力量的拳頭,可瞬間將速度提升至23米/秒。這樣強勢的一擊足以擊碎水族館的玻璃箱和螃蟹堅硬的外殼。
雀尾螳螂蝦之所以能揮出如此迅速而有力的一擊,是因為它的攻擊臂有一個甲殼質構成的馬鞍形“彈簧”,存儲著肌肉的力量。攻擊臂位于“馬鞍”下方的肌肉,擠壓時,把“彈簧”收緊,攻擊時,將“彈簧”松開,刺拳擊出毀滅性的一拳,這一拳的力量是它的肌肉所能產生的力量的100倍。所以,可以說雀尾螳螂蝦是動物界當之無愧的“拳王”。
(摘自《天下奇聞》2020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