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是學校育人的主渠道,校長管理學校要把課堂管理作為第一要務。課堂管理可以通過上課、聽課和評課等方式進行。在做好課堂管理的基礎上,校長還應該有課堂領導的時代擔當,這主要體現在課堂重構上。
【關鍵詞】課堂管理;課堂領導;課堂重構
【中圖分類號】G47【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20)42-0032-02
【作者簡介】陸云峰,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教師發展中心(江蘇南通,226000)副主任,高級教師,南通市學科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教育管理。
幾年前,我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原院長袁振國先生曾就“校長的第一要務是什么?”對校長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得到的答案似乎和當下部分校長的認識是一致的:制訂辦學方向、制訂發展規劃、制訂相關制度、抓好安全維穩工作等。
的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一位校長只有為學校制訂必要的辦學方向、發展規劃和規章制度,才能帶領學校向著更高遠的目標前行。科學規劃只有分步實施,才能將未來的理想變為真實的行動;只有在制度內管理,才能確保學校在規范化的軌道上辦學。同時,作為學校管理體系中的組成部分,維穩工作、安全工作、綜治工作等也是重要工作,馬虎不得。那么,面對“紛繁復雜”的學校管理工作,到底哪一項工作才是第一要務呢?如何回應這個問題,對明晰校長的管理重心、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大有裨益。
在筆者看來,第一要務即安排在第一位需要解決完成的任務,是最重要的工作,具有基礎性和持久性的特點。李希貴校長曾在2004年出過一本書,題目是《學生第二》。到了2011年,李希貴又提出“學生第一”,同年,他又提出了“教師第一”。這些看似前后矛盾甚至有些混淆視聽的判斷,其實都在說明一個問題,學校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關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因此,可以這樣說,作為育人的主陣地,課堂是學習真正發生的地方,是學生獲取知識與能力、豐盈情感與態度、形成正確價值觀的地方,是教師獲得專業尊嚴、實現專業成長的地方,更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地方。校長管理學校,理應把課堂作為學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課堂管理到位了,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形成優良的辦學效益,確保發展規劃、相關制度的落實,助推學生的健康成長,實現學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筆者認為,對于課堂管理,校長必須要找到自己的應有身位。而這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思考。
第一個問題是“要不要上課”。答案是肯定的。對于校長來說,第一身份首先是教師,上課是校長的日常工作之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在制訂校長績效考核條例時,對校長上課的“量”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無論是在教育管理層面,還是在專業發展層面,校長都需借助“上課”來實現自己對學科教學的理解。校長上課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自己對“課堂”的熱情,洞悉本校的教情和學情,樹立作為學校管理者的教學自信。團隊研訓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方式。校長可以和徒弟共教一個班,或者和一群教師同研共進,用“走課”的方式研究課堂,研究學科。“走課”目的就是要在這定期的或者“偶然”的課堂教學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或者發現學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加以解決。
第二個問題是“如何聽課”。作為常態化的教學管理工作,“聽課”強調的是校長一定要經常走進教師的課堂。作為校長,不要避諱自己對某門學科教學的短板現象。走進教師的課堂,旨在獲取這一課堂的相關信息:教師有沒有按照規定的課表上課,其上課狀態如何;學生的學習狀態如何,努力從現象中有所發現。課堂是學校的教學文化與教學管理的生態反映。這里要補充的是,校長聽課,要么采取“巡課”的方式,在教室外聽上幾分鐘,以便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多位教師課堂教學的風貌;要么采取“蹲課”的方式,深入課堂,認認真真地聽完一節課。
第三個問題是“怎樣評課”。聽課的目的有兩個: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發現優點并放大優點。只聽課不評課,是搞形式主義。因此,校長聽課后必須要參與到評課活動中,如果是自己學科專業的課堂或者是相近學科的課堂,就應該給予執教者比較明確的評價意見,如果不是自己專長的課堂,也應該對課堂教學的共性問題表明自己的觀點。
由此可見,上課、聽課和評課是校長進行課堂管理的應有身位。
站在現代學校管理學的角度,校長還必須具有一種更為高遠的視角,那就是要以課堂領導的視角來改變當前課堂管理的現狀,進行一場更為深刻的課堂管理改革。
筆者認為,在當下的語境中,校長的課堂領導主要體現在課堂重構上。
什么是課堂重構?課堂重構就是不斷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重新構建更加適合學生發展的新的課堂教學范式。近十年來,重建課堂教學模式已經成為各中小學校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命題。可以肯定地說,唯有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學校才會煥發新的生機,才會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有立身之地。作為一校之長,在常態化的課堂管理中應該更有創新意識和改革舉措,努力使自己成為學校課堂領導的核心人物,引領學校課堂教學改革走向深處。
課堂教學是校長管理學校的第一要務。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校長要學會在繁雜的事務中抽出身來,將管理聚焦到課堂中,革新思路,革新課堂,追求課堂管理效益的最優化和最大化,實現教學質量和辦學品位的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