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尚君



總結技法、沉淀自我、不循規蹈矩,這是石佳冉想要做的設計;有70多歲的北京奶奶,也有在門口張望的小男孩,這是石佳冉的培訓班吸引來的學生。憑借一腔熱愛和才華,俘獲各路當紅女星,這樣的石佳冉看起來好似已經成功了,但這僅僅只是“不叫鳥”拆掉迷宮的起始。
不同于傳統的團扇,石佳冉所制作的團扇精美無雙,在真正意義上做到了讓團扇重獲世人青睞。一絲一線弄絕活,一尺一寸驚世人,“守成”與“創新”,正被石佳冉融進每一件作品中,熠熠生輝。
情懷造樓的創作空間
梁武帝曾作《團扇歌》:“手中白團扇,凈如秋團月。清風任動生,嬌香承意發。”描繪的是清風隨著姣好少女輕搖的弱腕徐徐而來,而她身上的香氣隨風散開叫人浮想聯翩。大多數人的團扇詩都與梁武帝不禁相同,刻畫出一種脂香粉膩、艷冶嬌媚的女性美,而只有極少數的人如蘇軾一般,用“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來刻畫柔美卻無脂粉香氣,只有高潔的氣息讓人心生敬重與愛慕的女子形象。團扇,這“一道風景”不僅營造出了女子的風情萬種,更是讓大眾進一步認識了石佳冉。
1987年出生于遼寧鞍山的石佳冉現居北京,經營著一家屬于她自己的高級定制工作室——JIARAN STUDIO。早在2013年8月石佳冉著手創辦工作室之前,她在一家私人訂制公司工作,依靠精湛的手藝和獨特的創意,她設計的婚紗價值高達18萬元。而讓她放棄已有工作的原因,卻是出于“想專注做好手工裝飾”的想法。
沉迷設計制作的石佳冉喜歡研究裝飾的款式和制作手法,但一個“85后”的女孩兒究竟有多厲害呢?金鷹女神趙麗穎的鳳冠、體操冠軍劉璇的“蝴蝶花海”,宋祖兒、焦俊艷、袁姍姍、吳謹言……都穿著過或是佩戴過石佳冉所做的作品,連央視春晚、衛視跨年演唱會等一系列晚會也都曾邀請過她擔任服裝和裝飾設計師。
將時尚元素與傳統刺繡手法相融,石佳冉更是信手拈來。2017年,在大火的熱播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她為劇組制作了一把夜華與白淺大婚時所用的喜扇和一把劇中出鏡率最高的破云扇,且又在《三生》電影版上映之后,阿里影業又邀請她以藝術品形式創作“三生桃花扇”系列。就這樣,石佳冉用一把扇創造出了更多的可能,也讓自己“飛”出了迷宮。
綾羅綢緞,刺繡緙絲,憑借著紛飛的思緒,將中國絕美古風團扇帶上CHANEL的新品發布會,就連馬云都將她的團扇收入書房之中。石佳冉,用堅持,把做一個純粹的手藝人的夢想經營得有聲有色。
嶄新視覺的裝飾形態
細膩如絲,臻于完美。傳統的團扇皆以精美刺繡為主,但在石佳冉的設計中,除去保留中式刺繡和古典圖案之外,又新融入了法繡、亮片釘珠等西洋工藝,甚至還有西方蕾絲、印度絲和金工等一些技藝。潛心研發高定裝飾工藝的石佳冉同時也在北京服裝設計協會、北京服裝學院、北京舞蹈學院、中華女子學院等各大藝術院校任職授課,傳授各種高定裝飾的手法。
她常常通過照片墻(Instagram)發布作品,就連外國人也對此很感興趣。但有的作品一經發布,就被行業內的其他人紛紛仿制。面對如此情形,石佳冉也只是表示作為設計師,有人喜歡自己的東西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她也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
“只要是美,就不應該有界限。”在她獨辟蹊徑創作的3D扇面上,點翠、花扣、珠飾、蕾絲、水鉆的神奇組合,用不同的材質碰撞出了最靈動的畫面。方寸之間,不同的工藝被完美地結合在半透明的薄紗中,點盡了芳華。
曾有不少人提出用數十萬元,購買一把石佳冉所做的團扇收藏,卻被她婉拒。因為她想在將來辦一場關于100把扇子的展覽,讓東方團扇,在不同的環境下繼續變幻繁衍。
與《極樂之宴》系列漢服搭配出現的3把國風團扇,做工精致,從左至右分別有好聽的名字:《花蒔》《云深無跡》《牽機》。它們的設計者是一名“90后”——臨殊鍋鍋。
臨殊鍋鍋是個傳統文化愛好者,她在設計扇面時常會根據漢服文化、仙俠小說、動漫形象作為素材和靈感。她的設計有別于傳統團扇,更貼合當下的流行趨勢。比如她在團扇的邊框上,增加了傳統團扇所沒有的珠鏈飄帶等設計。
通過圈內同好的宣傳,注重原創的臨殊鍋鍋逐漸火了起來。在和顧客交流中,她發現大多數客戶都用扇子來搭配漢服,還有不少是在舉辦中式婚禮上作為道具使用,其實這就是絕大多數國風類產品在當下的消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