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陳詞

人物檔案
黃緣: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醫學中心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醫學博士、加拿大博士后。兼任中華醫學會全國肝病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肝病學會委員,江西省醫學會理事、江西省肝病學會常委兼秘書、江西省消化內鏡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西省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中華肝臟病雜志》、《世界華人消化雜志》、《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臨床肝膽病雜志》、《肝博士》雜志編委。
曾先后獲得“江西省三八紅旗手”,“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光榮稱號”,“江西青年五四獎章”,“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江西省衛生系統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等多項榮譽。擁有國家自然基金,江西省自然基金,江西省科技廳重大項目及江西省衛生廳等多項研究課題。共發表文章60余篇,其中SCI 18篇,參編醫學論著3部。擅長各種急慢性肝病和胰膽疾病的診治。
記者:黃教授,您好!現在丙肝治愈已經不是困難,那么對于丙肝患者現在面對的難題是什么呢?
黃緣教授:確實如你所說,現如今的醫療手段使得丙肝治愈不再是困難,治愈率可以達到95%以上,但是很多患者再來治療時已經發展到肝硬化了,通過詢問我們發現,很多丙肝患者治愈后并不重視隨訪,治療期間依從性很好,能夠按照醫囑定期檢測,但是治愈后就認為萬事大吉了,很少甚至不再來隨訪。
這是目前丙肝治療仍然存在的難點,需要引起臨床和患者的重視,臨床醫生要加強這方面對患者的宣傳教育。我國大部分來治療的丙肝患者年齡較大,肝硬化的比例和程度相對來講還是比較高的,所以這部分患者即使丙肝治愈了,還是存在肝病進展的風險。
我在臨床上就遇到過丙肝治愈后發生肝癌的病例,肝功能未完全恢復正常,肝硬化仍在進展,患者本人并未引起重視,晚期才得以發現。所以我經常會跟患者溝通交流,一定要定期隨訪,B超、甲胎蛋白這些都是肝癌的早期檢測。
所以目前在丙肝的治療方式和治愈療效都不是我們需要擔心的問題,關鍵在于治愈后如何處理,治愈后必須要定期復查,而且要長期堅持,維護肝功能正常。尤其是肝硬化患者,更是要嚴格監測,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如果維護好患者是完全可以保證生活質量的。
記者:雖然患者大多不再擔心治療問題,但是還有一個擔心,就是能否有效預防丙肝?
黃緣教授:丙肝的一大難點就是無法有效預防,不像乙肝有疫苗可以將感染風險降到最低,丙肝治愈后仍然會面臨再次感染的問題,要想起到預防作用,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丙肝的感染途徑。丙肝感染途徑和乙肝是一樣的: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上個世紀初可能會有輸血或者賣血導致的病毒感染,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很罕見了。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通過其他注射途徑感染,如吸毒、不正規場所紋眉打耳洞等行為都有可能感染,尤其是吸毒,再感染率也是比較高的。要讓患者自己明白都有哪些情況,從而盡可能從源頭避免感染,或者有些患者刻意隱瞞,醫生無法得知感染途徑,也就不能起到提示患者的作用,很容易出現再感染。
記者:患者隨訪需要檢測哪些項目呢?
黃緣教授:一般包含血液監測和影像檢測,血液檢測就包括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甲胎蛋白等,有些醫院還會有異常凝血酶原檢測,影像學檢測最基礎的就是B超,這兩種都是臨床上使用最多的肝癌檢測指標。在腫瘤很小的時候,影像學檢查還不能準確判斷,就可能已經出現轉氨酶、甲胎蛋白或異常凝血酶原的升高,此時就需要通過影像學檢查來判斷,B超如果沒有發現異常可能還需要CT甚至超聲造影,因為有些微小腫瘤很難被發現。所以肝功能、甲胎蛋白、B超這些基礎檢查是一定要做的。
記者:您剛才有提到,丙肝的傳播途徑和乙肝一樣也包含了母嬰傳播,但是乙肝還可以通過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來阻斷,那么丙肝媽媽要如何生一個健康的寶寶呢?
黃緣教授:這也是在臨床上很常見的一個問題,雖然丙肝治愈率非常高,但是畢竟每個媽媽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下來就攜帶病毒,所以我們也要盡可能避免。
如果在懷孕前就發現感染丙肝病毒,我們一般建議患者先治療再懷孕,會比較安全,現在藥物治療療程短,有的8周就可以完全治愈,就建議患者推遲幾個月再備孕,這樣是最好的方式。
如果懷孕后才發現感染丙肝病毒,只能等丙肝媽媽生產過后再治療,但是生產過程中還是有一定幾率感染,丙肝媽媽病毒量在10的5次方以上的,感染風險在5%~10%。對于這部分患者目前還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完成避免,不過日常生活并不會輕易感染,也不需要過分擔心。新生兒如果不幸感染了丙肝病毒也不能馬上治療,等到孩子長大一點就可以采用藥物治療了,而且其治愈率和安全性相對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