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炳元(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特殊時期,甚至今后的一定時期,為預防傳染病,宅家的機會增多,時間延長。為了打發時間,喜歡喝酒的可能就有更多的飲酒時間,不會喝酒的可能也一起陪喝“鍛煉鍛煉”。不知不覺就會上癮,就會過量,然后“一醉方休”。日復一日,就會引起飲酒相關的身體損傷,包括心、腦、肝、腎等。有意或無意間,生個二胎、三胎,可能會是一個“小酒鬼”——酒精胎兒綜合征。所以,提醒大家,因愁而酒,樂極生悲。
因為酒中的酒精主要在肝臟代謝,首先傷害的就是肝,所以一定要“小心肝”。
下面給大家科普一下如何“小心肝”。
酒是否傷肝,肯定和過量飲酒有關系。酒相關性肝病似乎有一個單一而明顯的危險因素:飲酒。量越大、時間越長,越容易傷肝。這個道理大家都懂,我就不說了。
除酒之外的因素大家一定要注意,更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一個更有趣和更復雜的相互作用的證據,遺傳,環境和社會因素有助于酒精性肝病的發生、發展和不良后果。
飲酒導致肝病絕不是普遍性的,即使在飲酒量最高的人群中也是如此。事實上,只有少數過量達到危險水平的人才會出現臨床上明顯的肝功能障礙。國外的研究發現,大量飲酒的人,只有20%~30%肝活檢中顯示脂肪性肝炎,10%出現肝硬化。每天攝入超過200克(50度白酒500ml)的人,13年后只有20%有肝硬化,20年后有50%有肝硬化。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大多數酗酒者可以認為自己“安全”免受酒的有害影響。因為你也不知道你是在20%的人群中,還是80%的人群中,你一旦發生肝硬化,你未來的壽命就縮短80%。
實際上,雖然肝病與酒攝入的關系最為密切,但它只占酒相關危害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引起外傷、神經精神障礙,心血管疾病、腦血管意外和癌癥。
在大量飲酒的人群中,肝臟疾病與包括性別、種族背景和身體成分在內的各種其他特征相結合,確定的人群患肝臟疾病的風險增加,或在較低的飲酒總量下發生肝損傷。許多不同的因素可以改變患病的風險,特別是遺傳和環境等多種致病因素和保護因素的總和決定的。即使61歲時患酒精性肝硬化,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也是各占50%。
盡管風險很復雜,但強調的是,酒精相關性肝病一旦成立,臨床表現已經明顯,唯一能夠糾正和持續改善預后的方法就是戒酒。
關在監獄的人多么渴望自由,但他們就沒有感染新冠肺炎的機會;躺在病床上的人多么渴望在家的時光,他們也躲過了新冠肺炎的感染;我們健康地宅家,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不用更快樂、健康的方式度過每天很多人渴望的美好時光。動起來,嗨起來,不要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