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巖
出國旅行,大多數人首選飛機經濟艙,既經濟又實惠。但飛機經濟艙空間狹小,坐久了對旅行者的健康不利:一是,狹小的空間限制了肢體活動的空間;二是,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式靜坐,減緩了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速度。由此,極易引發血栓。
20世紀90年代,國外的醫學雜志刊登過一篇關于“經濟艙綜合征”的文章,講述了美國的幾位游客,因乘坐飛機經濟艙十幾個小時,都程度不同地出現了血栓。
文章介紹說,其中有一位女士,在發現小腿出現不明顯的紅腫時,沒有當回事,因為皮膚表面的些許紅腫并不妨礙她的行走和活動。在飛機落地后,她照樣跟著旅行團奔走于各個景點,但一天下來感覺小腿明顯地紅腫發亮,而且有明顯的腫痛感。她不知所以,只是當作一般的腫痛處理,吃消炎藥,涂消腫的藥水,并沒有到醫院就診。但嚴重的事件隨后發生,三天后當這位女士在旅館沙發上起身時突然倒地,人事不省。送到當地醫院后,醫生的診斷是腿上的血栓進入肺部,導致肺部血管堵塞致命。作者一連舉了三個例子,都是乘坐飛機經濟艙引發的血栓。
那么,如何防范旅行途中出現血栓?這要從血栓形成的條件來分析。血栓是血液的結塊,而血液結塊的條件一是要濃度,二是要時機(即形成的時間)。所以,在乘坐飛機時,首先,應該盡量地在走廊或可以活動的空間,舒展四肢、運動四肢,以改變一成不變的體位,避免長時間地坐在位子上不動,讓心臟跳動減緩、血液循環變慢,不知不覺中為血栓的形成創造條件。
其次,注意飲食安全。這里的飲食安全不是食物的不清潔或有毒,而是要盡量注意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不喝容易帶走身體水分的飲料(酒類飲料最容易讓身體水分散發)。
第三,最關鍵是要多喝水(多喝純凈的礦泉水),增加體內血液中的水分,降低血液濃稠度。
如果身體血液黏度比較高的旅行者,乘機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血液稀釋劑,以避免乘機過程中血栓的形成。乘機時最好穿寬松的衣服、寬松的鞋襪,最好備一雙一次性的拖鞋,不要讓衣服和鞋襪阻礙身體血液的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