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姍姍
湯勁
成都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學歷,長期從事民航管理工作,歷任中國民用航空東北地區管理局維修適航處副處長、處長,航安辦主任,黨委常委、副局長、總工程師等職。現任成都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我來成都航空的這兩年,見證了成航ARJ21飛機機隊規模從4架增加到20架,客座率、單機日利用率、航班收益等指標穩步提升,年飛行小時數快速增長,維修成本、故障率等不斷降低。所以,我們對運營ARJ21飛機很有信心。”6月10日,成都航空董事長湯勁在上海接受《大飛機》雜志特約記者采訪時表示。
當天,湯勁在上海見證了成航第20架ARJ21飛機的交付。再過2周,就是成都航空ARJ21飛機首航四周年。
可借鑒、可參考、可復制
自2016年6月28日,首架ARJ21飛機在成都航空投入商業運營以來,ARJ21飛機已在成都航空安全飛行近2.8萬小時,運送旅客83萬余人次,在成都、哈爾濱、岳陽、泉州、威海、銀川等6座城市建立了運營基地,先后開通了46條國際國內航線。
作為ARJ21飛機的首家運營商,成都航空責任重大。在湯勁看來,成都航空是為國產民機而生的:“沒有國產民機就沒有成都航空的今天,成都航空為民機事業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為國產民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是先行者、探路者。”
“前不久,我看了中國登山隊員又一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新聞,很有感觸。45年前,中國的登山運動員在難以逾越的珠峰‘第二臺階付出艱苦努力架設了‘中國梯,后來一批批登山者通過這架梯子,成功登上地球之巔。”湯勁說:“成都航空把ARJ21飛機率先飛起來,也相當于‘搭了梯子,為新運行國產民機的航空公司提供可借鑒、可參考、可復制的運營模式。”
湯勁所說的“可借鑒、可參考、可復制的運營模式”,主要體現在ARJ21飛機的運行管理體系、維修保障體系、訓練體系、航線網絡設計與布局等方面的示范運營上。
“對于一款全新的國產機型,我們作為首家運營方,ARJ21飛機的商業運營無經驗可循、無先例可鑒。比如,最初的飛行手冊、維修手冊還不夠成熟,還有一些疑難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摸索、解決,但正是在克服困難和解決困擾中,我們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這也是我們在示范運營中得到的寶貴財富。”湯勁說。
四年來,成都航空一直在探索國產民機的商業運營模式,建立健全了符合機型特點的運行管理體系、維修保障體系和訓練體系。
成都航空ARJ21飛機的培訓體系包括初始改裝訓練、轉機型訓練、航空機械/電子Ⅱ類機型訓練、一般高原/特殊訓練、應急生存訓練、飛行簽派員機型訓練等內容。成航通過這套完善的訓練體系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特業人員隊伍。
目前,成都航空已經培養了ARJ21機型飛行人員100人(59名機長、41名副駕駛)、客艙乘務員141人、航務人員59人(簽派人員41)、維修人員196人。公司的ARJ21飛行中隊還被授予“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稱號,飛機維修部ARJ21飛機航線維修中隊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
成都航空還幫助中國商飛、天驕航空、江西航空等公司的特業人員進行ARJ21飛機轉機型培訓,為中國商飛培養了19名飛行員,其中3名教員;為天驕航空培養了7名飛行員;為局方培養了2名飛行員,其中1名教員。2018年,成都航空用ARJ21飛機在呼和浩特-烏蘭浩特開展了集中演示飛行,可靠的運行數據為新用戶的進入建立了信心。
三好一降一能
湯勁用中國商飛提出的“三好一降一能”的目標,總結了成都航空運營ARJ21飛機四年來的主要成效。
在“好制造”方面,成都航空參與了成航每一架ARJ21飛機的監造,在監造和接收過程中與商飛共同解決飛機質量問題,包括飛機裝配、制造工藝以及交付流程等各個方面。
而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成都航空也會將運營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中國商飛,并對比其他成熟機型,向廠家提出改進建議,共同促進飛機性能的持續提升。
比如在駕駛艙操作的便捷性方面,成都航空的飛行員在飛機上反復嘗試,提出了駕駛艙照明優化方案,建議安裝更符合飛行員視覺習慣的led燈,最終這一方案被商飛采用,甚至以飛行員的名字取名“德宇照明”。
在“好運行”方面,成都航空通過完成運行合格審定,建立完善手冊體系、培訓體系和運行能力,為其他公司引進ARJ21飛機夯實了基礎。
為了保證飛機運行安全,在成都航空最初運營ARJ21飛機時,有一些運行限制,比如夜航限制、大側風限制,并且安排三位機長保障一架飛機。
如今,隨著二階段優化的完成,ARJ21飛機的可操作性、便捷性都大大提高,成航自身的運營經驗也有了極大提升,因此上述限制便逐漸放開。目前,成都航空正在積極開展ARJ21飛機高高原航線、延伸跨水航線運行準備工作,還對一架ARJ21飛機進行了客改貨改裝,將于6月13日實現貨運航班的首航。
在“好維修”方面,成都航空把自己在空客機隊上最好的機務人員調到ARJ21飛機機隊,為國產民機保駕護航。這些機務人員根據多年的維護經驗,對原有的排故手冊進行了修訂,并編寫了很多圖文并茂的排故及維護經驗總結。
“現在成都航空已獲得ARJ21飛機換發、更換APU、更換起落架等維修能力,幫助天驕航空執行了多次ARJ21飛機的A檢工作,今年將繼續提升維修能力,申請更高級別的定檢維修資質,也會協助中國商飛支援其他航空公司的運行。”湯勁透露。
在“降成本”方面,成都航空一直在通過精細化成本管理,降低ARJ21飛機的運營成本,具體措施包括:自主研制維修工具,降低維修成本;優化機組配置,降低人力成本;研究飛行速度與油耗及成本指數之間的關系,降低運行成本。隨著機隊規模的不斷增加,成都航空ARJ21飛機的單機運行成本也在不斷降低。
在“能競爭”方面,成航通過逐步完善機隊管理體系,使ARJ21飛機的簽派可靠度、故障千時率都在逐步向成熟機型靠攏;公司還在不斷嘗試各種航線運營方式,探索ARJ21飛機最經濟的運行模式。目前,成航的航線結構已從干-干發展為干-支結合,再到區域化、軸輻式運行,形成了以ARJ21飛機從支線向干線機場運送旅客,空客機隊執行干線航班的運行模式。
首航四年來,在中國商飛的統籌協調下,成都航空ARJ21飛機頻繁亮相各類國際航展,在“新國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驗證試飛圓滿成功,推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夢”主題飛機,主動請纓運送醫療隊員馳援武漢……ARJ21飛機在社會公眾中的認知度和品牌效應明顯提升。
飛出標桿,飛出示范
如今,成都航空已經通過ARJ21飛機逐步構建了貫通南北、連接東西、干支結合的航線網絡結構,覆蓋了國內大部分地區,預計今年國慶前后旅客運輸量將突破100萬人次,標志著ARJ21飛機進入規模化運營階段。
2019年,成都航空的ARJ21飛機還開通了哈爾濱至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國際航線,以及成都至蘭州的一般高原航線。
為了進一步加快ARJ21飛機走出國門的步伐,成都航空已在哈爾濱、威海設立運行基地,并規劃在泛北部灣地區設立運行基地,以三個基地為支撐點輻射俄羅斯遠東地區、日韓、東南亞及部分南亞地區,打造ARJ21飛機國際中短程航線樞紐。
“以前的目標主要是讓ARJ21飛機安全地飛起來,現在則是要安全和效益并重,向‘飛出標桿、飛出示范的目標奮進。”湯勁告訴記者。
湯勁透露,為此,成都航空已經制定了八項指標、22條措施,目標是讓ARJ21飛機飛出安全(安全措施持續落地,運行限制全部放開,加強航線維修保障,加強專業隊伍作風建設),飛出效益(提高日利用率,提升ARJ21飛機營銷收入,加強ARJ21飛機機隊成本管控)。
八項指標包括事故征候萬時率、故障千時率、飛機日利用率、小時成本等;22條措施則是根據八項指標,在運行、培訓、維修、航材、航線、營銷等各個方面所制定的降本增效措施。
更多“戰友”再出發
運營四年來,在中國商飛的全方位支持下,成都航空ARJ21飛機的運行品質和可靠性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2019年,累計安全運行航班7466架次,安全飛行14145小時,運送旅客逾42.5萬人次,平均客座率從最初的60%提升到目前的75.6%。
作為成都航空的股東和ARJ21飛機的制造商,中國商飛對成航的支持還體現在持續保障ARJ21飛機運行安全和持續推動設計制造不斷優化等各個方面。
“我們根據機型特點制定了有針對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重復故障清單、質量問題清單、關注問題清單等,同中國商飛公司一起針對清單中的問題,積極尋找解決辦法,優化管理措施,有效地推進了各類問題的解決進度。”湯勁告訴記者,截至2019年底,通過不斷深化和中國商飛的全方位交流,再加上中國商飛高度重視,雙方持續推進型號設計優化,成航提出的多條設計更改建議得到了采納。
ARJ21飛機的運營工作也得到了局方的大力支持,“比如,在民航局的支持下,我們開通了哈爾濱-黑河航線,目前一天一班,為轉機旅客提供了便利,客座率達到80%以上,事實證明這樣的干支結合航線非常適合ARJ21飛機。”湯勁對記者透露:“ARJ21飛機的成功運營,離不開各級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和股東單位的關心、幫助、支持。”
湯勁也進一步呼吁,對運營ARJ21飛機的稅費、補貼、專業人才引進提供更多的支持,也希望民航局能夠對ARJ21飛機運營的航線時刻、運行資源進行支持,比如給予在干線機場一定比例的航班時刻,支持干支結合航線網絡布局。
“今年是成都航空運營ARJ21飛機的第四個年頭,四年來公司積極探索黨建工作融入示范運營的方式和方法,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動國產民機示范運營安全高質量發展。”湯勁指出:“如今,天驕航空、江西航空也加入了運營隊伍,近期三大航也將接收ARJ21飛機,越來越多的‘戰友并肩戰斗,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起再出發,一起勇攀登,以更精細化、更高的標準,全力以赴讓ARJ21飛機飛得更經濟,飛出標桿,飛出示范,將ARJ21飛機商業運營之路走得更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