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儒

2020年上半年快過去了,飛機制造商的日子依然不好過。在波音、空客先后宣布減產和裁員計劃后,本就步履維艱的三菱飛機公司也宣布了一系列節流計劃。
5月11日,三菱飛機公司的母公司三菱重工發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三菱重工的營收虧損達293億日元(約2.74億美元)。三菱重工執行總裁水谷久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我們必須重新考慮如何前進。”
兩天后,三菱飛機公司宣布由于受到疫情影響,公司計劃將SpaceJet系列飛機中的M90項目預算削減一半,并暫緩M100飛機的研發。同時,公司還將關停一部分海外業務,其中包括公司在美國雇用的部分海外試飛隊伍,并在國內逐步裁減2000人,這相當于三菱飛機公司約一半的員工數量。
從2008年正式立項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12年,SpaceJet這一被日本政府寄予厚望的支線客機項目一次次遭受考驗,日本商用飛機制造業的涅槃之路似乎異常坎坷。
更名卻未能“轉運”
2019年,三菱飛機公司將命運多舛的MRJ項目更名為SpaceJet,希望新名字能夠讓項目擺脫一直以來給業界留下的“不斷拖延”的印象,從而樹立新的品牌形象,畢竟在此之前,MRJ項目已經經歷了5次延期。
2008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菱重工聯合豐田汽車、三井住友銀行等企業成立三菱飛機公司,注冊資本1000億日元(約64億元),三菱重工持有64%股權,豐田汽車和三菱汽車各持有10%股權,剩余股權歸屬日本開發銀行、住友銀行以及三井物產公司。
項目采用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三菱飛機公司作為主制造商,負責飛機的設計、生產、取證、銷售與客戶支持。2008年,MRJ項目正式啟動。2011年,在確定了首家用戶之后,開始了首架樣機生產。2014年,首架MRJ90下線,其中有30%的零部件由日本企業生產。
2015年,三菱飛機公司在名古屋啟動飛行試驗,11月,身披全日空涂裝的MRJ90首架機飛上天空,劃過富士山之上的蒼穹,一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型呼之欲出。然而,之后的發展卻完全偏離了三菱飛機公司的設想。
飛機在試飛過程中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其中有技術上的不足,但更多的是對于適航條款的不熟悉所導致的致命問題,導致項目進度嚴重推遲。無奈的三菱飛機公司開始將絕大部分主要試飛工作轉移到美國進行,希望借助盟友的力量加快取證的進度。
2017年,MRJ項目正式開始在美國開展試驗試飛。在經歷了近2年的磨合后,項目在美國的試飛進度開始提速。截至2019年8月,項目完成了超過2500小時的飛行測試,就在所有人覺得希望就在前方時,SpaceJet項目在2019年10月的一次局方審定試飛中,日本民用航空局發現飛機多處設計不符合認證要求,部分細節存在安全隱患,認定必須進行修改甚至重新設計。
由此,三菱飛機公司不得不宣布原定于2020年年中交付的目標將無法實現,這是項目更名之后第一次推遲交付時間。公司表示,SpaceJet項目中的第一款產品M90飛機預計將在2021年4月到2022年5月之間完成交付。
但就在這個消息發布后不久,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在全球范圍內爆發,受此影響,三菱飛機公司關閉了位于華盛頓州的試飛基地,SpaceJet項目的試飛暫停,直到5月初,公司才宣布試飛工作將逐步恢復。但業界普遍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將會給SpaceJet項目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
從內部來看,由于受到疫情的沖擊,三菱重工不得不削減項目的研發費用。以M90項目為例,2019年其研發經費為1410億日元,但2020年研發經費將減少至600億日元。
從外部來看,由于疫情導致產業鏈上的很多企業停產或倒閉,這或將對項目一些零部件的生產產生影響。同時,疫情對全球航空運輸業造成的巨大沖擊同樣也會影響到上游的飛機制造商。早在2016年,該項目的訂單就已達到427架。但之后項目多次延期,使其失去了很多客戶。
2019年,該項目的大客戶之一美國Trans State公司(承接達美等大型干線航空公司的支線航空運營商)就宣布取消訂單。截至2019年年末,SpaceJet項目的累計訂單僅為163架。如今,在疫情的沖擊下,三菱飛機公司若想保住已有訂單,或許唯有加快推進取證進度這一條路可走。
市場到底在哪里
由于日本國內市場需求有限,因此項目立項之初,三菱飛機公司就把北美,尤其是美國市場列為最重要的目標市場。但美國卻在MRJ項目立項后不久,對支線飛機的引入條款進行了修訂,使得初出茅廬的三菱飛機公司遭受重創。
197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航空放松管制案》,同時制定了“關鍵航空服務計劃”,以避免航空公司出于經濟效益考慮削減關停中小社區支線航班,此舉開啟了美國支線航空發展的黃金時代,并促使美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支線航空市場。
此后,干線航空公司在運營中發現,用支線飛機飛干線航班可以大大降低運營成本。于是,便有航空公司考慮用較大型的支線飛機來替代干線飛機。但由于干線飛機和支線飛機在飛行員資質上有較大的區別,航空公司的這一舉動遭到了飛行員工會的強烈不滿。由此便誕生了美國骨干航空公司工會對于支線飛機在飛行員雇傭方面的限制,即范圍條款。
根據最新的范圍條款規定,最大起飛重量超過39噸或載客量超過76人的飛機不允許在支線航線上運營。因此,2019年6月,三菱飛機公司在宣布對MRJ項目進行更名的同時,也宣布了將對M100飛機進行改進和升級,并將座位數設定在65~88座之間。很顯然,M100飛機是針對美國范圍條款而量身定制的一款產品。
但如今,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三菱飛機公司宣布將暫停M100飛機的研制,業內不少專家認為,該項目未來重新啟動的機會將很渺茫。
一直以來,M100飛機都被認為是SpaceJet項目中進軍美國市場的主力機型。如今,巴航工業和“入編”空客的龐巴迪在這一市場都有相應的產品,三菱飛機公司決定暫停這一項目的研發,或許意味著M100將很難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而這或將影響到SpaceJet項目最終的命運。因此,業界不少專家對三菱公司的這一決定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