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但對于一個新生的國家、對于一個經歷了苦難的民族來說卻是了不起的70年。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讓世人重新看到,一個年輕、奮進、拼搏的新中國。我們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弱小成長為強大、從解決溫飽變為富強民主,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這是我的祖國母親成長的樣子。回首七十年進程,中國人民歷經苦難與滄桑,不斷地開拓與冒險,淬煉成如今的世界強國,令他國望而生畏,更使國人倍感驕傲。
我是一個“80后”,我們未曾經歷過的中國,所有的一切都是從父輩那兒聽來的故事。以前的中國很貧窮,一無所有,老百姓吃了上頓沒下頓,穿的是東補一塊、西補一塊的破衣服;住的是破房子,刮風下雨的時候,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一點也感覺不到家的溫暖;雨后的路上到處是泥濘,讓人無法穿著鞋走路;電視電腦手機就更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有些家里沒有電燈,只能聊聊天,早點睡覺;過年的時候最期盼的是新衣服和一年難得吃幾顆的糖果。再長大點我也能記事了,小時候的印象里,電話是座機,坐的是綠皮火車,電影票是5塊錢一張沒有固定座位的,冰棍只要兩毛錢,上學都是爸媽自行車接送,吃麥當勞是件奢侈的事情。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感受到生活越來越好,上學時學的機械式打字機換成了電腦鍵盤五筆打字,2000年大家都開始買電腦了,大哥大、BB機已經開始不流行了,座機變成了手機,到現在很多家里已經不裝座機,小時候奶奶家、姥姥家的平房都翻蓋了小樓,現在幼兒園學校門口接送的都是停放不下的汽車。生活水平每一年都在提高,每一年清晰可見地越變越好。
讓我感受最深的還是互聯網科技的迅猛發展。初中時候網絡開始發展迅速,以前上學做課件用軟盤裝文件,后來變成了U盤,再后來是移動硬盤或者直接網盤傳送。工作以后,更是體會到網絡與科技的結合運用于各個行業,而且讓我們越來越離不開。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我們園林綠化行業也積極響應信息化建設,2017年,北京市園林綠化信息化建設涌現多項研究成果:北京市積極開展智慧園林的應用實踐,全國首個智慧園林應用示范項目開工建設,使傳統園林與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26項園林綠化行政審批事項實現網上全流程辦理,市民可足不出戶辦理園林綠化行政審批事項;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衛星遙感即時服務系統上線運行,為園林綠化業務提供按季度更新的最新衛星遙感數據和地表空間信息;首次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香山公園和11個紅葉觀賞點進行分析,為民眾提供賞葉攻略,為管理部門疏導客流提供決策依據;應用遙感技術實現綠化資源變化動態監測,利用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及時掌握森林資源變化情況;等等。是的,科技的進步改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互聯網改變了我們這代人。
除了互聯網的發展,還有生態文明建設也讓我感受到祖國令人欣喜的變化。1973年,國務院召開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審議通過了 《關于保護和改善環境的若干規定》;1978年,全國人大五屆一次會議通過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首次將“國家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寫入憲法;1983年召開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正式把環境保護確定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十一五”期間,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國家提出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黨的十八大以來, 《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相繼出臺,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訂施行,開啟了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70年來,隨著環境保護理念的深化,國家不斷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加強自然保護區保護,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逐步健全主體功能區制度,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工作,生態保護和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生態狀況顯著改善。作為一名園林行業的財務人員,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國家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20世紀80年代初期,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每年為25-30億元,比2001年增長7.2倍,年均增長14%。參加工作以來,我見證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京藏高速沿線景觀提升工程、百萬畝造林工程等等一系列工程的開展,讓我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
網絡科技的進步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成績都只是證明祖國飛速發展的冰山一角,新興的中國其實在各個方面都有著令人矚目的巨大成果。北京申奧成功、香港回歸、澳門回歸、2008奧運、博鰲論壇、上海自貿區、2022年冬奧會申辦成功……都在向世界展示中國的發展和壯大,展示中國經濟、民生、軍事、綜合國力以及國際影響的大步向前。“天眼”的成功建設,蛟龍的成功發射,悟空的成功發射,二維碼的便利,綠色單車的出行等各個方面,都展現著中國的綜合實力愈來愈強,體現著中國強國的崛起。
五千年的蘊涵和積淀,70年的揚棄和繼承,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未來的中國將更加顯著發展,“兩個百年”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會實現!70年的時間改變了許多東西,但是沒有改變的是我們這顆中國心。正值美好新時代,祖國賦予了我茁壯成長的能量。我要不斷提升自己,不斷實現自身價值,從開啟新紀元到跨入新時代,我們迎來了又一個新的時間節點。新征程上,我們肩上的擔子無比艱巨,我們肩負的使命無比光榮,我們要有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肩負重任,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