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井微
一、要深入挖掘,增強文化自信
一是要深度挖掘檔案資源的文化價值。要挖掘檔案中包涵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塵封在密集架上的古籍、深藏宮中無人知的文物、書寫在宣紙竹簡上的文字活起來。我們可以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還原出千百年來,勞作和生活在這片大地上的人民以其勤勞、勇敢和智慧耕耘大好河山、創造燦爛文明、書寫苦難輝煌的精彩畫卷,將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復強、衰而復興的光輝歷程以一幅幅生動的圖畫盡現在人們的眼前;我們還可以以人物為經,故事為緯,將這片土地孕育出的智者、名流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人們的面前,讓蘊涵在他們身上的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的崇高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的凱歌聲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使人們都能自覺地從先輩的高尚氣節中、從感人的歷史故事中汲取精神營養,用以堅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砥礪自己的情操和品格。
二是要探索創新檔案資源開發體制機制。檔案不是“黃紙故堆”,要以發展的眼光看檔案,大膽創新、勇于探索,要通過聯合開發、館校合作等形式,加大開發檔案資源力度,力求多出歷史、文學、藝術、影視、科普讀物等新作品、好作品。要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檔案文化主題展覽,充分展現檔案中的文化內涵和底蘊,推進檔案館從提供檔案信息利用的服務機構,向提供系統文化服務的文化陣地轉變。要強力推進檔案編研工作,加強檔案部門自身編研力量的同時,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檔案編研創作,提高檔案編研開發工作活力,借助市場力量提升檔案文化產品質量。
三是要大力弘揚檔案中優秀的傳統文化。要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讓檔案中豐富的文物史跡、經典著作,經過研究整理,通過真實的史料、樸實的語言、生動的形式,呈現為具有現實意義的文化作品。要擴大推廣宣傳交流的范圍,充分應用文化傳媒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新渠道,嘗試借助短視頻、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提升檔案文化產品影響力。要發揮檔案館開展青少年教育、傳播優良傳統的作用,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增強中華民族的骨氣和底氣。
二、要存史資政,服務政治建設
一是要為黨和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提供歷史參考。檔案記錄了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產生、發展、演化的全過程。王朝更替,興盛衰敗,文治武功,是非曲直都真實地留在了檔案里。我們必須準確把握形勢發展變化對檔案工作的新機遇、新挑戰、新要求,充分利用館藏資源,抓住歷史和現實的契合點,選準主題,把地域發展的過程脈絡、歷史變遷的經驗教訓總結整理出來,為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提供及時準確的歷史支撐和經驗參考,有效地為地方政治建設、重大戰略布局提供歷史參考,發揮智庫作用。
二是要積極參與全省中心工作和重大戰略。要緊緊圍繞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2022年北京冬奧會等全省重大戰略部署開展工作,全面對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加快”“六個扎實”“三個扎扎實實”的重要指示要求,發揮檔案工作在推進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要超前謀劃,積極參與,同步對接,用檔案的形式,真實記錄區域規劃調整、機構設置變更、重大活動盛況留下的珍貴資料,使國家大事、千年大計得以存史留檔,以昭千秋。
三是要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全省力量。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用好抗戰檔案這一豐富的資源優勢,加大對抗戰檔案的開發力度,做好抗戰檔案的利用和宣傳工作,整理抗戰時期河北的英雄人物、英勇事跡,積極開展抗戰主題歷史檔案展覽,探索建設抗戰主題檔案展覽館,用真實的抗戰史料、僅存的戰場實物,講述中國人民艱苦卓絕抗擊侵略取得的偉大勝利,點燃人民群眾奮斗自強、努力拼搏的激情。通過宏揚愛國主義精神,把全省人民的力量凝聚起來,激發出奮發有為、干事創業的飽滿激情和磅礴動力。
三、要圍繞中心,服務經濟建設
一是要圍繞主體主線,開展檔案工作。要把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發展道路,作為檔案工作的方向,牢固樹立大檔案、大事業、大服務觀念,積極參與到全省經濟發展的大潮中去,找準檔案工作的可為之處,精準發力,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事后服務為事前服務,變封閉服務為開放服務,助力推進河北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為河北經濟轉型升級貢獻檔案力量。
二是要服務經濟建設,管好企業檔案。要牢牢抓住企業檔案工作這一推動經濟建設的抓手,主動適應企業工作發展新形勢,促進企業檔案工作科學化規范化。要推進國有企業檔案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的骨干作用貢獻力量。要做好國有企業改革中的檔案工作,確保國有資產檔案不流失、不損毀,為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維護國企職工合法權益服務。積極探索民營企業檔案管理模式,創新工作方式,適應民營企業生產發展需要,引導民營企業檔案工作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三是要擴大服務范圍,夯實基礎建設。要擴大檔案收集范圍,充實檔案內容,豐富檔案利用形式。做到經濟社會發展到哪里,我們就征集到哪里,讓檔案記錄歷史的功能充分發揮。要使用信息化技術,充分運用新技術做好檔案的管理、利用、接收、保存等工作,提高檔案資源管理利用的現代化水平,夯實檔案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服務的基礎。
四、要關注民生,服務社會發展
一是要加強民生檔案建設。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建立覆蓋人民群眾的檔案資源體系和檔案利用體系,立足于為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困難,積極擴大檔案接收范圍,切實加強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婚姻登記、社會保障、土地權證、醫療保險、勞動人事、計劃生育等檔案的接收工作,使檔案館成為保存人民群眾信息,服務人民群眾生活的民生型檔案館。
二是要改善民生檔案服務。民生檔案如婚姻檔案、房產檔案、土地檔案等,這些檔案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為個人矛盾糾紛解決,維護社會穩定,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因此,要結合實際需求,加快館藏民生檔案數字化、鑒定及開放步伐,積極主動地做好民生檔案的利用工作,使民生檔案能夠更快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服務。
三是要開發民生檔案資源。要通過多種形式、不同途徑,開展民生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在互聯網建立民生檔案信息服務平臺,對涉及民生的檔案信息進行及時公開,向社會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務。要建立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專題數據庫,開發面向民眾的檔案編研產品,使人民群眾在利用檔案維護自身權益、辦理個人事務的同時,充分體驗檔案文化的獨特魅力。
五、提高自身能力素質,建設高質量的檔案隊伍
一是要培養干部熱愛檔案工作的情懷。要樹立“大檔案”就是“大文化”,做好檔案工作就是推動文化建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理念。要拓寬視野,把檔案工作放在更加廣闊的平臺上,樹立檔案自信,進而熱愛檔案工作。要明確檔案工作的職責定位、工作路徑、奮斗目標,讓檔案干部心中有信念,眼中有方向,腳下有力量。要探索建立檔案編研工作的新機制,激勵檔案干部,向館藏要產出,向館藏要成效,真正調動檔案干部的積極性、創造性,激發其干事創業的動力。
二是要提高干部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要加強檔案干部職業操守、文化素養和專業能力培訓,既要注重日常學習培訓,構建檔案干部科學合理的知識儲備體系,增強其分析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能力,又要結合全省核心工作和重大項目建設,突出重點、強化培訓,使檔案干部跟上全省中心工作發展的步伐和節奏,更加準確地了解中心工作,提高其結合檔案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和素質。要弘揚工匠精神,大力培訓檔案專業技術人才,讓仿真復制、裱糊等稀缺人才得以傳承和發展。
三是要樹立檔案干部良好的工作作風。要樹立良好的用人導向,大膽使用有能力、有擔當,耐得住清貧、受得住寂寞的干部,不能讓專家型、鉆研型的“老實人”吃虧;要建立運轉高效,銜接流暢,配合緊密的檔案開發工作機制,使檔案開發更加快速地轉化為可以利用的成果;要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大力提高檔案工作效能,使檔案工作更加順暢地運轉,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作者單位:河北省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