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龍
近日,云南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通報了2019年度駐滇單位定點扶貧考核結果,中國銀行云南省分行再獲好名次。過去的一年,中國銀行云南省分行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總體部署和總行扶貧工作要求,立足云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扶貧工作實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行掛包的35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
高位統籌,“雙聯雙推”定方向
云南中行黨委堅持目標導向,建立健全“一把手負總責、四級書記抓扶貧”責任機制,不斷加強對定點扶貧工作的組織管理,把牢定點扶貧工作方向,以“快”抓思想統一,以“快”抓工作部署,以“快”抓項目推進落實,2019年實施的18個扶貧項目上半年全部到位。堅持把扶貧工作作為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載體,深入開展機關黨支部與掛聯貧困村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深化機關聯系農村基層、聯系貧困群眾工作,與貧困村開展共建活動21次,努力實現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雙推進”,在脫貧攻堅中持續提升基層黨建水平,強化扶貧政治引領。
多措并舉,貧困山村展新顏
云南中行掛鉤的35個扶貧點多處在交通閉塞的山區,2019年該行通過改善基礎設施等多項措施,增強貧困山區群眾的獲得感:一是狠抓基礎設施覆蓋。捐資10萬元為貧困村新建橋隧一座,硬化村組道路6.4千米,搭起群眾脫貧致富“橋”;捐資5.6萬元改造貧困戶小蓄水池74個,讓百姓喝上放心水。二是狠抓生態環境改善。捐資15萬元為新平縣勐炳村購買垃圾車1臺、垃圾桶7個,綠春縣牛姑村安裝人行安全防護欄250米,村民人居環境大幅提高。三是狠抓公共服務保障。捐資5萬元在騰沖邦戶村改建村衛生室1個,捐資48.62萬元為貧困村建成村組文化活動場所11個、黨員活動室12個,捐資10.67萬元為貧困家庭學生購買圖書300套、“愛心包”200套,助力教育扶貧,阻斷貧困傳遞。
昭通位于云貴川三省交界的烏蒙山腹地,11個縣區有10個為貧困地區。中行昭通分行一方面引入“金融活水”,發放內部銀團貸款15.14億元,在全省發行首單10億元金融短期扶貧債券,各項措施惠及當地群眾37.44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85萬人。另一方面出資打開“山門”,近兩年籌措資金50余萬元,建設橋隧和硬化道路,解決了深山居民出行難題。組織村民合作社開展牛羊養殖和中草藥種植,打開“致富門”。同時,組織全員結對認“親”,全行28名黨員帶頭與結對貧困戶“認窮親”,合力拉動昭通換新貌。
聚焦產業,扶貧措施成效顯
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璋珍村是云南省分行的掛鉤扶貧點,該村屬于普洱茶產區,但因交通不便、村民缺少資金,守著“金山”卻難致富。針對這一現狀,一方面,中行發揮特色優勢,把資源變產品,捐贈7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為璋珍村建設茶廠,并引進茶葉生產經營企業,建立“企業+合作社+農戶”運作模式,同時,中行還捐贈10萬元建立了璋珍村產業發展基金,為當地發展提供造血能力。另一方面,通過科技搭臺,優化銷售渠道。以“互聯網+公益”模式,線上線下幫助貧困戶進行茶葉及農產品銷售,使得璋珍古樹茶遠銷全國各地。
此外,云南中行還捐資22萬元建成彝良縣管壩村年出欄50頭黃牛養殖場、云龍縣海滄村年存欄200頭生豬養殖場,使71戶貧困戶脫貧;捐資18萬元建設師宗縣豆溫村、孟連縣孔文組仔雞養殖場,拓寬了108戶貧困戶增收渠道;捐資2.7萬元幫助勐臘縣苗新寨村民小組種植三紅柚98畝5400棵,為2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種下致富希望。
強化“內功”,扶貧扶智見真情
云南中行堅持把提升村民整體素質作為扶貧重要突破口,大力實施“三培養”“五個一”工程,年內組織培訓基層干部、技術人員、致富帶頭人、貧困人口979人次,輸出轉移農村勞動力71人,實現勞務收入213萬元。
同時,云南中行堅持以文化人、移風易俗、智志雙扶,以文化推動,建立與被幫扶群眾感情紐帶。位于云南最南端的西雙版納州,毗鄰老撾、緬甸,鄰近泰國、越南,中行轄屬西雙版納分行對口幫扶的苗新寨是一個民族混居村寨。版納分行駐村工作隊以黨建帶動“致富帶頭人”、人文感化破除舊習俗、教育助力營造新氛圍,苗新寨產生了新變化,少數民族群眾提升了幸福感。
2020年,云南中行將持續為“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貢獻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