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但一些地區文山會海有卷土重來之勢。比如,一個地處“三區三州”的未摘帽貧困縣,縣委書記、縣長一個月共計參加了71次視頻會議,會議之外還要抽出時間接受一些省直部門督戰隊的訪談交流,忙得團團轉。
日前,《中國紀檢監察報》頭版刊發報道《剎住動輒開會發文的慣性》,文章指出,現階段基層干部的工作中,文山會海仍然禁而不絕,表現形式屢屢變異。癥結究竟在哪里?
“疫情期間沒能開成的會,一股腦兒攢到了現在”
“現在好多了,農戶信息填報采取網上直填直報,統一了口徑。不像以前,政策三天兩頭變,兩個多月內4次發文更改工作要求、表格內容和上報時限。”甘肅省一名參與危房改造工作的基層干部說,“此前,危房改造明明有統一的住房信息系統和檔案管理系統,卻還要求再建紙質版檔案,一戶危改戶的檔案需要50多頁,也就是要做一本書,很大程度上是無用功。”
引起這名干部吐槽的正是此前甘肅省住建廳印發的《農村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管理實施細則》。這份細則長達3200余字,看似細致,實際上,擬定該實施細則時并未經過深入調研,而是直接照抄其他地方的做法。其內容與全省扶貧領域危房改造實際脫節,基層工作人員理解困難、難以落實,致使危房改造工作花錢多、推進慢、效果不佳。
甘肅省紀委監委派駐省住建廳紀檢監察組,督促推動省住建廳黨組深入開展“四察四治”專項行動,嚴格執行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十不準”規定。據了解,目前,甘肅省住建廳已經對細則進行了修訂簡化,并統一規范鑒定(認定)用表,廢止了至少7個文件。
文山會海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表現,也是困擾基層的老大難問題。近年來,中央在精文減會方面持續發力,頻繁開會發文的情況得到很大改善。但在一些地方,基層干部依然文件如山、會議纏身,為群眾辦實事的時間和精力被大大擠占。
“特別累,身體累,心更累。”4月上旬,沿海地區一名鄉鎮干部在參加了一周以來的第9個會議后,連用3個“累”字形容自己的狀態,“疫情期間沒能開成的會,一股腦兒攢到了現在。”
當被問及具體會議內容時,該鄉鎮干部坦言“記不清了”:“一些會議根本沒有什么實質內容,就是干巴巴地念材料、讀稿子,20分鐘能解決的問題硬要拖上兩三個小時,坐在會場里如坐針氈。”
鄉鎮干部如此,縣領導也難以幸免。據了解,一個地處“三區三州”的未摘帽貧困縣,縣委書記、縣長一個月共計參加了71次視頻會議,會議之外還要抽出時間接受一些省直部門督戰隊的訪談交流,忙得團團轉。
除會議時間冗長、內容重復、路途遙遠,文件“干貨少”、不切實際、要求朝令夕改等老生常談的問題外,一些改頭換面的文山會海現象也時有出現。
一名街道干部展示了他的手機界面,一個小時內,30余個微信工作群都有消息彈出,內容不外乎共享文件、傳達要求:“回復完這些信息,小半天就過去了,真正做事的時間還剩下多少?”
“本領不夠,開會來湊”
文山會海禁而不絕,表現形式屢屢變異,癥結究竟在哪里?
部分受訪鄉鎮干部表示,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人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式,覺得會開了、文發了,工作就算落實了,對上級也有交代。如果缺了這個環節,反而會因為“不重視”遭到批評:“很多時候,干實事的‘效果遠不如搞一場轟轟烈烈的表態來得明顯。”
“開會發文成癮,根本原因還是思想認識有偏差。”甘肅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李勤說,“‘不參會就是不重視,不發文就是不作為的觀念折射出了部分領導干部的權力觀扭曲、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他們沒有將提升工作實效、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作為開會發文的出發點,而是錯誤地將表面工程視作自己的政績。”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副主任杜治洲看來,文山會海頑疾的另一大“病灶”,在于一些領導干部的能力跟不上新時代高要求、高標準領導和服務工作的需要:“‘本領不夠,開會來湊。畢竟,比起錘煉本領、真抓實干,機械化地開會發文要簡單得多。”
中央明確提出切實防止文山會海反彈回潮,就是要將基層力量凝聚在刀刃上,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其實質是要求干部把心思放到求實求效上,真刀真槍地啃硬骨頭、挑重擔子。
“現實中必要的開會發文是布置工作、督促落實的有力手段。”多名基層干部表示,他們理解開會發文的作用,但要搞清楚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做到該發的文件短、實、管用,不該發的一個也不發;該開的會議安排好、開好,不該開的會議堅決精簡。
開會發文時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前不久,湖南省委出臺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十條措施,要求對各地各部門發文開會情況實施動態監測,對文件超發、會議超開進行及時預警,并統籌精簡基層向上級報表、報數、報材料,能整合的整合、能共享的共享,促進基層工作提質增效。
“想要提升會議文件質量,必須‘腳沾泥土,深入基層,深入一線,看最真實的情況,聽最真實的聲音,發現最真實的問題。”李勤說,“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少些走馬觀花,多些‘自選動作,到田間地頭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聆聽群眾訴求,在開會發文時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提升真抓實干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不斷提升工作水平的同時,還需要建立可量化、操作性強的制度規范。對此,杜治洲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要加大對隨意開會的糾治力度;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以實績為重點的領導干部考核指標體系;三是要嚴格會議審批程序,并實施全方位的監督,用硬措施剎住動輒開會發文的慣性。”
另外,還要打破開展工作的傳統路徑依賴,切實把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轉到現代、科學、法治的軌道上來,進一步把廣大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中國紀檢監察報》《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