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先生下車后迅速向遠離爆炸源方向逃生,跑到高速護欄外的綠化帶10多米開外后,又在原地翻滾了一圈。但就在要站起身時,耳邊傳來第二聲爆炸聲響,他馬上原地趴下。一系列逃生動作,令他成功地躲過了第二次爆炸帶來的傷害。
6月13日下午,一輛由寧波開往溫州的液化石油氣槽罐車,行駛到G15沈海高速溫嶺市大溪鎮良山村附近時發生了爆炸。截至發稿,事故造成20人遇難,172人住院治療。
“從這次爆炸產生的后果來看,我覺得這次傷害比巡航導彈產生的威力還要大?!闭憬髮W能源工程學院教授金濤說,除了一些化工廠發生爆炸,液化石油氣在運輸過程中發生這么嚴重的事故,他也是第一次遇到。
越“圓”的車越要敬而遠之
此次事故發生在一個360°的環形匝道上。據我國關于重特大交通事故發生地統計,彎道位居榜首。
彎道愛出事故是因為容易翻車,“個子”較高的大客車容易在彎道處因失去重心而側翻,“體重”超重的貨車可能因“腳重頭輕”失去控制。因此,我們需要掌握一個“常識”:遠離生活中的大體積、金屬質地、圓形車輛。
槽罐車后面拉的圓形“罐子”,設計目的是為了抗壓。無論是公路上的槽罐車,還是百姓家中的燃氣罐,都是精心設計的抗壓容器。
液化石油氣提煉過程中采用了深度冷凍,冷卻至-100℃以下(所以液化石油氣的液體一旦接觸到人體,會導致嚴重凍傷)。液態液化石油氣在常溫條件下,體積膨脹能達到200多倍,爆炸速度高達2000至3000米/秒。一旦發生泄漏,危害可想而知。
對于此次事故,燃氣專家潘斌認為,爆炸的發生或與槽罐車上靜電釋放裝置失效有關。他指出,危險化學用品運輸車后面拴的拖地長鏈是用于排除靜電的。
槽罐車在運輸過程中,罐體內的液相波動和氣相流動都會產生靜電,加上天氣較熱,靜電產生的速度會快一些。槽罐車與匝道產生摩擦后,罐體可能被劃開了一個小口,導致燃氣有輕微泄漏,加上靜電釋放作用,第一次爆炸就產生了。第一次爆炸的動能和槽罐車慣性將罐體送到了高速路邊上的工廠里,遇到點火源,加之燃氣的泄漏量大增,導致了第二次爆炸,且威力比第一次爆炸大很多。
潘斌進一步指出,也不能排除槽罐車過量充裝,加上天氣較熱,罐體壓力超增而導致液化石油氣泄漏的可能。在過去,液化石油氣入行門檻較低,導致行業里有很多不規范的操作。
以運輸為例,槽罐車駕駛員上崗前需要進行專業培訓,否則專業技能上會存在缺陷?,F在有不少槽罐車通過掛靠到有危化品經營資質的企業后上路,而企業對這些掛靠的槽罐車根本不過問,更留意不到這些車輛上路時是否存在過量充裝問題。
一連串兒自救讓他死里逃生
在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燒傷科接受治療的謝先生,是此次爆炸事故中受傷較輕的患者?;叵氘敃r情況,謝先生表示自己像經歷了“大劫難”,幸虧自救及時,才絕處逢生。
事發當天,謝先生正開車經過溫嶺,忽然發現道路前方一片煙霧彌漫,視線不清。由于接觸到氣體,謝先生的車在高速匝道上熄火了。還沒來得及重新發動,謝先生就聽到一聲爆炸巨響,猛烈的火焰燒著了他的頭發,車頭也同時著火。
看到車頭起火,謝先生意識到,燒到油箱會引發車體爆炸,他立即推開車門往外跑去。
謝先生年輕時入伍接受過專業訓練,學過炸彈爆炸的自救防護知識,他下車后迅速向遠離爆炸源方向逃生,跑到高速護欄外的綠化帶10多米開外后,又在原地翻滾了一圈。就在他要站起身時,耳邊傳來第二聲爆炸聲響,此時距離第一次爆炸不過短短幾秒,謝先生馬上原地趴下。一系列逃生動作,令他成功地躲過了第二次爆炸帶來的傷害。
“第二次爆炸威力很大,我趴下后還能感覺到周圍的灌木叢和樹被一股熱氣掀起來,幸好這回沒有再受傷。如果當時我沒趴下,情況可能就不是現在這么樂觀了?!敝x先生說。
主治醫師孫鵬宇也表示,謝先生入院當天,除了面部輕微受傷,頭發燒焦和手臂燙傷外,沒有其他嚴重燒傷,這些都歸功于他在事故現場正確自救。
相比爆炸導致的“外傷”,沖擊波造成的內傷也值得我們關注。它能瞬間剝光人的衣服造成大面積皮膚擦傷,擊破人的內臟,造成肺破裂、心肌斷裂、肝、脾破裂等嚴重損傷,還會導致無外傷的嚴重內傷(如腦震蕩)。
如果發生爆炸事故,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遇到爆炸時,最不適宜的姿勢就是駐足圍觀或迅速舉起手機錄像或拍照。此時,應該迅速“放低身段”,才能降低沖擊波傷害及拋出物擊傷。如果周邊有靠譜的掩體(此掩體不應是玻璃、建筑內部,玻璃在沖擊波作用下會粉碎并刺入人體,建筑可能會倒塌),應以匍匐方式迅速躲避到掩體后方。附近如果有較深的水池,可以考慮跳入躲避。沖擊波只會在同一介質傳播,陸地發生的爆炸沖擊波不會傳入深水。同理,水中發生的爆炸也會產生沖擊波,水中人員應迅速撤離危險水域。
家用燃氣需要注意什么
不僅是運輸液化石油氣風險大,部分人家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氣安全隱患也不少。潘斌認為,家用燃氣只要做到規范使用,安全性是可以保障的。
對于安全用氣,他提出三點建議:選擇的燃氣公司一定要有合格資質;家里的燃燒系統質量要過關,例如燃氣灶、安全閥、軟管等裝置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燃氣灶還要帶有熄火保護裝置;可以安裝燃氣預警系統,當發生泄漏時,預警系統可第一時間探測到,將氣源切斷,消除隱患。
那么,液化石油氣發生泄漏時會有哪些特征?
首先,家里有臭味,液化石油氣中往往含有加臭劑,泄漏時比較容易察覺;其次,液化石油氣外泄時,會在空氣中形成霧狀白煙;燃氣管道附近會有聲響;再次,當手靠近外泄漏洞時,會有涼涼的感覺。居民一旦發現以上現象,務必要做好防備。
盡管天然氣更安全,但如果燃氣系統質量不達標,依舊存在泄漏風險。那么,天然氣泄漏后,居民該如何處理?
大豐港華燃氣負責安全運行管理的總經理薛亮指出,泄漏發生后,切記不要動電源、火源。在沒有發生火災的情況下,首先要打開窗戶通風,關閉閥門,到安全位置后再打電話通知燃氣公司維修員。由于天然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泄漏后向上飄散,打開門窗后,天然氣很快可以從通風的地方擴散到大氣中。
每個人身邊都可能暗藏安全隱患,面對突發事故,自救知識必不可少。
(《國際金融報》《解放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