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仲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接續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讓脫貧群眾邁向富裕。
如何鞏固脫貧成果、持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鄉村振興”是代表委員交流最多的話題之一。代表委員們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當前,農民收入快速增長,農村越來越宜居,鄉村治理更有效。今后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民全面提升、農村全面進步。
來自廣東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圍繞產業扶貧、農村建設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針對當前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重點提出建議、“開方支招”,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凝聚起信心、智慧和力量。
“公司+農戶”模式持續迭代升級
全國人大代表、溫氏股份名譽董事長? 溫鵬程
全國人大代表、溫氏股份名譽董事長溫鵬程認為,推動鄉村振興,首先要做好產業振興,實現以土地為主體的農業現代化,使土地等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環境得到改善、公共服務得以提升。
溫鵬程表示,隨著社會經濟形勢變化,溫氏緊密型“公司+農戶”模式也在持續迭代升級,目前包含兩種模式:一是“公司+現代養殖小區+農戶”模式;二是“公司+家庭農場”模式。
該模式是溫氏股份的四大驅動力之一,也是溫氏股份持續穩健發展的成功法寶。溫鵬程說,溫氏緊密型“公司+農戶”模式能夠有效組織農民、對接市場,在促進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擁有獨特價值。溫氏股份將繼續依托緊密型“公司+農戶”模式,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帶動農民致富。
溫鵬程說,未來將繼續擴張養豬業,穩步發展養雞業,加快發展蛋雞、鴨、鵝、鴿、乳業、獸藥及農牧設備業,打造以雞、豬雙主業為核心,依托資本市場力量構建多業態協同發展的產業鏈生態圈;同時,加快推進屠宰、食品加工、生鮮營銷產業發展,延伸養殖產業鏈,促進公司從傳統養殖企業向食品企業轉型。
成立項目建設理事會
全國人大代表,揭陽市水利水電技術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 陳旭斌
全國人大代表、揭陽市水利水電技術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陳旭斌長期深入農村,他注意到,目前農村不少建設項目管理審批程序冗長,一些項目建設照搬城市建設項目采取招投標的方式,不符合農村建設的實際要求,推進建設工程各地在不同程度上還存在“政府熱、百姓冷”和“政府干、農民看”的現象。
如何最大限度動員村民參與建設、投資投勞的積極性?陳旭斌建議,應明確行政村為實施主體,村委會為項目責任主體,成立項目建設理事會作為建設主體,負責施工組織、材料采購、財務管理、質量監管等具體工作,針對進村入戶、技術要求不高、村民能夠自建的農村小型工程項目,推行由村級組織和農民工匠帶頭人承接的村民自建方式組織實施。
在陳旭斌看來,采取“農民工匠”法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有諸多好處。不僅節約建設成本,簡化設計、財審、圖審、招投標等流程,還能公平公開公正接受村民監督,通過召開村民大會(村民代表會)決定項目建設的農民施工隊,是村民自己選出來信得過的施工隊,可能會比采取招投標的監理有用。
陳旭斌建議,各地要根據基層工作實際,進一步細化簡化農村項目建設流程,確保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完成美麗鄉村建設各項目標任務。
提高直銷比例加快冷鏈物流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河源市連平縣順意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謝舒雯
對于以種養為生的農民而言,農產品只有賣得出去才能增收致富,這要求有順暢的流通渠道。
全國人大代表、河源市連平縣順意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謝舒雯通過多年的觀察發現,目前國內的農產品流通仍然存在數量巨大、供應分散、物流成本較高等問題,導致農產品價格上漲,但農民收益并未隨之增加,因此,加快推進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進一步降低流通成本迫在眉睫。
謝舒雯分析認為,一方面要提高農產品直銷比例,探索外地農產品進入本地銷售的產銷對接模式;另一方面,針對農產品運輸中損耗率較高且儲藏期縮短等問題,要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利用政府引導農戶與企業進行直接接軌,加快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有效減少流通損耗。
謝舒雯認為,推動農業發展,冷鏈物流有很大空間,需要將之作為流通體系建設的重點內容。在銷售后端上,她建議,要對地方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整體布局和科學規劃,并加強監督管理,對批發市場進場費、攤位費等管理費用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大幅度縮減農產品在批發環節的費用,有效降低流通成本。此外也應當鼓勵當地選擇在合適的時段和區域,免除攤位和場地費用、管理費用的收取。
加快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
全國人大代表、豐順縣豐良鎮下山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彭唱英
這次疫情沖擊使農業生產受到影響,不少農民減產減收。注意到這一現象的全國人大代表,豐順縣豐良鎮下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彭唱英呼吁,要加快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建立一套有效的農業生產防災保障機制。
農業保險被稱為是三農的穩定器,但在彭唱英看來,許多農產品遭災并沒有保險賠付,損失只能由農戶自己承擔,極大挫傷農業經營主體的積極性和穩定性。
彭唱英介紹說,目前我省列入財政補貼的農業保險范圍較窄,其中有中央財政補貼的只有水稻、玉米、花生等9種;省級財政補貼的品種有荔枝、龍眼、香蕉等幾種種植險和農業設施險。而像蔬菜等常規的農產品都沒有列入保險范圍,此外,我省正在積極推廣的名特優新產品,也未列入保險范圍。
對此,彭唱英建議,盡快加大農業保險的覆蓋面,加快保險匹配名特優新農產品的發展,讓種植戶對農業發展有信心、收入有保障、日子過得有安全感。
解決村醫編制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天龍油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馮 毅
民生熱點依然是在粵全國人大代表最為關注的話題。不少代表建議圍繞群眾工作生活中的痛點和難點問題展開。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天龍油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毅在鄉村振興調研中發現,現階段鄉村醫生仍然擔負著村級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等重要任務,但在很多農村依然缺乏鄉村醫生,原有的醫生大多數已經轉行或者退休,農村初級衛生保健陷入困境,不便于部分農民就近就醫。
對此,馮毅建議,將村衛生室改為事業單位,由此強化村衛生室的主導地位和公益性,引導村衛生室離開與私人診所在醫療市場中的競爭軌道,改變逐利行為。同時建議將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實行一體化管理,以此增強村一級醫療衛生服務保障力量。
在村醫人才引留方面,馮毅建議,可以參照民辦教師轉正的方式,分步解決歷史遺留的鄉村醫護人員待遇編制問題,同時運用城市人才入鄉激勵機制,鼓勵引導高校畢業生特別是農村生源地的畢業生回村補充專業衛生技術人員。
推動區域城市集群聯動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高州市果留香番石榴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溫錦玲
希望能繼續推動區域城市集群聯動,把物流、電商、農特產定點聚集起來,帶動高州乃至茂名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改變農產品‘看天吃飯的現狀,讓農民走可持續的致富道路。
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食品與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長? 劉? 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現在還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響,就要重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能恢復,與貧困群眾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增強“造血”功能。
根據各地農村資源稟賦和優勢,創新和完善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推動和扶持一批產業多元、市場競爭力強、帶動區域發展效果好的農業龍頭企業、與合作農戶利益聯結緊密融合發展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或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
要防止因疫情影響,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規模優勢成為規模風險、規模效益成為規模損失,應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政策扶持的重點,實施融資專項支持,并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強化農村金融服務。
建設和完善村居醫療站點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東華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黃海橋
建設和完善村居醫療站點,可以保障群眾“小病不出村”。一方面,可以減少村居群眾外出就診的時間和成本;另一方面,也能讓醫療資源得到更合理分配。建議全國符合實行條件的農村推行農村衛生站“一元錢”看病機制,讓村民足不出村即可診治一般常見病、多發病,改變村民“小病拖、大病扛”的就醫習慣,保障基層群眾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