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來 何曉

5月29日,“南洋華人首富”張弼士博物館在梅州市大埔縣西河鎮車龍村開工建設。這是該縣活化利用名人名居,充分發揮名人效應,助推鄉村振興的最新舉措,預計今年底完成并開館。
據了解,張弼士博物館規劃用地4230平方米,分為5棟建筑,建筑主體投資金額約2300萬元。該館將圍繞“文脈、商脈、綠脈”三脈來興建,以弘揚客家文化、客商精神,講好中國故事為抓手,引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來進行,形式新穎,內涵豐富,引人入勝。
張弼士(1841—1916年),原名肇燮,別名振勛,出生于1841年,大埔縣西河鎮車龍村人,是著名的客屬華僑實業家,愛國僑領、近代中國“實業興邦”的先驅、張裕葡萄酒創始人,18歲時只身闖蕩南洋,事業獲得驚人的成功,成為南洋華人首富,資產高達8000萬兩白銀,比當時清朝國庫年收入7000萬兩還多1000萬兩,被稱作中國的“洛克菲勒”。
目前,大埔縣進一步激活張弼士故居資源,以張弼士故居——光祿第和張弼士博物館為核心,整合周邊村莊、山坡、河流、農田,構建富有地方特色、客家民俗風情濃郁,集民俗與自然、游覽與休閑于一體的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