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方面,本文將結合教學實例闡述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獨創性和深刻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品質的培養
【作者簡介】柯雅麗,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陽翟小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方面,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傳授語言知識,訓練學生英語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從而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本文將結合筆者多年來在高段的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探索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以(閱讀前)主題頭腦風暴發展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普通心理學》 指出思維的敏捷性是指思維過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思維敏捷,是指人們在短時間內當機立斷地根據具體情況做出決定、迅速解決問題的思維品質。反應在英語課上,教師要創設情境,激活學生思維,訓練學生的敏捷度。
在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讀前活動,讀前活動不僅讓孩子的思維動起來,同時又要緊扣主題,如此才能為后續文本閱讀做好準備。我們常用的方式是頭腦風暴。如,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閱讀關于晚會的請帖,閱讀前頭腦風暴下各種節日的晚會,以思維導圖的方式,由晚會拓展到節日和其他晚會,由疑問詞When、Where、What分支引出,每個節日可以出現首字母提示,延伸到月份時也是只出現首字母,從而激起全班同學的積極參與,又順勢復習,同時也為任務的完成做了鋪墊。又如,PEP五年級上冊Unit 6 In a nature park,課前通過微課播放介紹廈門的兩三個自然公園,讓孩子知道什么是nature park,接著頭腦風暴下:Which nature park do you know in China or in the world? Or any other nature parks in Xia Men? 大家紛紛舉手,有的還提到了亞馬遜森林、美國的黃石公園、湖南的張家界、四川的九寨溝等,由此,孩子們對于今天的主題也更加深刻了,思維也活躍起來了。
教師應針對不同的主題采取不同的頭腦風暴的形式,如職業的話題就頭腦風暴下已學過的職業詞,可以以微課方式或思維導圖方式展現生活中的職業,圖文并茂或更生動的聲像,以此激起學生對職業的熟悉感,與生活拉近距離。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可以起到閱讀前就能激發學生的敏捷性思維,也為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思維奠定基礎。
二、以(閱讀中)體驗式任務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普通心理學》 指出,思維的靈活性是指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隨機應變程度。這一品質與思維的敏捷性聯系密切,可以說,沒有敏捷性,就沒有靈活性。思維靈活性應用到英語教學當中,就是培養學生對詞匯和句型學習的靈活掌握與應用。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能夠實質性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而教師是主導。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內化,說到底需要學生自己的體驗實踐。“體驗”,是指學生在通過親自參與獲得的認知與感受,它是建構學生新的知識體系及各種能力的生成過程。如,PEP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Read and write中,本課主要學習三個人物的夢想職業,首先,教師先以Hobby(What does he\she like?),Effort(What does she\he often do?), Place(Where does he\she want to work?), Dream job(What does he\she want to be?)為中心,以思維導圖方式幫助學生梳理脈絡,以提問的方式完成第一個人物的學習。后兩個人物讓孩子學會用思維導圖方式自學找答案,并在小組中分享;最后,在班上展示,教師適時引導,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學會了方法,也記得牢。在遷移中形成自己的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又如,PEP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Read and write中,本課主要學習四個廣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學習第一個廣告,找出標題、時間、內容、地點和聯系方式,并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展開,讓學生知道廣告的要素,接著讓孩子以小組方式學習其他廣告,大家都能以思維導圖方式畫出,找到答案。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知道了不同的廣告的特點和風格,為后面任務的個性創編廣告打下了基礎。所以,教師根據不同的主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但要以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前提,能激活學生的思維為目標,緊扣主題,完成教學任務。這樣的體驗式學習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在放手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靈活性思維。
三、以(閱讀后)適當留白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普通心理學》 指出思維的獨創性表現在是否善于獨立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圍繞教材主題適時以讀促說,以讀促寫,也能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而適當留白則可以培養他們多維度的思考能力,特別是思維的獨創性。
讀后活動如何深挖教材,如何針對教材延伸任務,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筆者更多的是結合教材,先示范創編,再留白給孩子們去填滿,既給支架幫助、降低難度,又給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間和舒展更多的個性。如,PEP六年級下冊Unit 2 story time,在以讀促寫的環節,讓孩子們說說上個周末自己過了個什么樣的周末,老師給予支架,適當留白,讓孩子自己填空,補上單詞,孩子們有的說是個繁忙的周末,有的說是個快樂的周末,剛好是自己的生日,有的說是個很累的周末,也有的孩子說是個令人興奮的周末。由此激活學生的思維,在分享中,也彰顯了個性。教師及時引導,要合理安排周末,讓周末過得充實有意義,勞逸結合。
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適當留白并且分層設計任務,給孩子更多的選擇空間,面向全體,分層設計,既有適合中下生的個性發展的空間,也要有優秀孩子的個性發展的空間,教師多搭建支架,適當留白,才能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四、以(閱讀延伸時)激發情感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普通心理學》 指出思維的深刻性指思維的深度。它集中地表現在是否善于深入地思考問題,抓住事物的規律和本質,預見事物的發展和進程。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痹谟⒄Z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格外重視學生思維深刻性的培養。為此,筆者非常重視層次性問題的設計,創設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問題語境,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和回答,提高他們的思維邏輯能力,幫助他們由淺入深,去發掘文本信息之間的內在關系,以及所要表達的深刻含義。如,PEP六年級上冊Unit 4 Read and write關于吳以凡的夢引發的故事。學后可以讓孩子談談自己的夢,談完后又讓孩子做深度思考,為什么吳以凡會做這種夢?做夢的原因是什么?從而激起大家的思考和討論,教師再繼續引導:How should Wu do? 有的孩子開始說:He should talk it about with his parents. He should ask for help. 于是,師生開始了新一輪的語言訓練,如何化解憂愁、焦慮、緊張等,開始說說自己的解決方式。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和生活緊密聯系,激發了大家的興趣,也激活了思維,從而讓思維走向深刻思考。
總之,在小學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把語言教學和培養思維品質有機地融為一體設計科學、有效、有針對性的思維訓練活動,通過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來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在平時的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能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思路開闊、思維敏捷、想象力豐富,使學生真正成為英語課堂學習的主人。 這也是每位英語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職責。
參考文獻:
[1]王雁.普通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慶粉.促進小學生思維發展的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探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