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英語學習活動觀可以全面落實學科素養,轉換現有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此次研究將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二第二單元Reading部分“An adventure in Africa”作為案例分析,通過文本解讀、制訂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等方面,深入分析英語學習活動觀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希望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朱蓓燕(1976.05-),女,江蘇太倉人,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中學一級,高中英語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主題閱讀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全面融合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各基本要素來建立英語學習活動,不斷轉變英語學習模式和方法,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與語言能力,通過英語閱讀教學實現語言應用價值。英語學習活動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習方式變革、提升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路徑。英語教師必須深入分析英語學習活動觀,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針對閱讀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基于教學實踐角度,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意義
英語學習活動觀主要是在主題引導下,學生通過知識學習、應用實踐的方式,全面體現出英語學習活動的實踐性和關聯性。英語學習活動觀注重語言知識與技能發展,不斷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踐主要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建議創新等路徑開展,將英語語言輸入逐漸發展為語言輸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不斷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二、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閱讀教學實踐
在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閱讀教學任務可劃分為以下步驟:步驟一,教師深度解讀語篇文本;步驟二,按照文本與英語學習活動觀,優化整合教學內容,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步驟三,在明確教學目標之后,按照活動觀要求,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索主題意義,深度理解語篇內容;同時注重學習語言知識,不斷提升技能水平,了解英語文化背景,踐行科學的學習策略。此次研究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二第二單元閱讀第一課時“An adventure in Africa”為例進行分析,全面闡述學習活動觀指導下,設計與實施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措施。
1. 深度解讀主題與內容。本課閱讀教學的主題為“非洲探險”,文章體裁是一封關于托比寫給愛華的有關他和他哥哥旅行計劃的非正式信件,信中主要呈現了他們在非洲的旅行路線以及他們的冒險活動。通過分析文章結構可知,這節課通過指導學生分析文本特征,幫助他們恰當運用閱讀策略,以此獲取有關文本內容和文本結構的信息。基于文本特征和內容進行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組織形式多樣的讀前、讀中和讀后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以及對文章結構的把握。
2. 深度解讀文體和語言。該文章體裁為書信格式,文章標題為An adventure in Africa,包括adventure(旅行)話題、Africa(非洲)焦點,學生可以圍繞文章的主題內容與思想,了解有關非洲旅行的知識,同時可以將語言文字描述轉化為旅行路線,建立相應的流程圖,學生可以通過流程圖復述旅游行程。通過分析文章語言可知,整體語言難度適中。例如,文章中應用了“We are going to visit so many exciting places and do lots of extraordinary things”“Since well be walking for almost two weeks, Ill need to buy a large backpack in advance to carry my supplies of food and water”等語句,結構比較簡單,便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整個文章時態為一般將來時,有大量語句使用“get”做連系動詞,涉及讓步狀語從句、賓語從句。
3. 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1)學習理解類活動。在教學之前,首先應當確保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并且對文章內容感興趣。教學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下自己想去的非洲某地的地名,同時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照片。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方式展示非洲的地理地貌與人文景觀。這種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初步了解文章內容,明確文化背景與語言知識。教師在呈現文本標題與首段內容后,可以通過一連串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旅行與冒險”這個話題。
通過整體閱讀與驗證,可以使學生掌握非洲旅游的基本信息,包括非洲的氣候環境、旅游景點、注意事項等。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提問與回答,保證總體教學目標與分部目標的統一性。由于文本內容是學生熟悉且感興趣的話題,可以充分調動積極性。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分發旅游小冊子,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如:“Which of these places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most? Why?”“Would you like to go to Africa? What place(s)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2)應用實踐類活動。學生完成學習理解環節的學習任務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世界地圖來閱讀文本內容,從而更好地了解非洲的地理地貌和人文景觀。由于學生對非洲不太了解,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紀錄片“Africa”片段,使學生對非洲有大致了解,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問“Have students write down the places that Toby will visit in Africa”,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掌握文章的重點詞匯與語言表達方式。
劃分小組之后,各小組的學生快速閱讀整篇課文,理清文章結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文本提及的地名,根據托比旅游行程畫出流程圖。分發閱讀任務后,學生會更加認真地閱讀文章內容,并且可以畫出清晰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在完成流程圖的繪制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流程圖基礎上,將托比的冒險活動以Spider Gram的形式填充到流程圖中。如圖2所示。采用層次化閱讀教學方法,可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提升其通過閱讀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3)遷移創新類活動。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教師還應當布置閱讀感悟活動,要求學生按照課堂教學與學習任務,圍繞閱讀文章,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見解。比如在“An adventure in Africa”的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按照繪制的流程圖,闡述托比的非洲探險活動。以小組為單位,介紹托比在Morocco、the River Nile、Kenya、Tanzania的冒險活動。通過閱讀感悟活動,教師提出“What should people take for an adventure in Africa”的討論問題,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確保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閱讀中,開展探究式、合作式學習活動,進一步提升合作學習能力;各小組成員在發言中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使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素養,可以通過寫作的方式來鍛煉,不斷提升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熟練度,加強語言使用能力。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結束后,可以引導學生圍繞教學主題進行寫作訓練。例如在“An adventure in Africa”的教學中,筆者最后通過“Post-reading :Write a reply to Toby”活動,讓學生參與到閱讀文本中,以自己的名義給文章中的主人公寫一封回信,讓學生進一步完善Toby與他哥哥的旅行路線及非洲的冒險活動。這種課后活動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內容,使用文本中所出現的篇章結構及語言形式進行寫作,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教學活動效果。在英語學習活動中應用“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對非洲的探險精神,并為讀后活動的寫作內容進行了很好的鋪墊。讀后活動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內容,讓學生學會使用文本中出現的篇章結構及語言形式進行寫作,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教學活動的設計要圍繞新課程標準和教材自身的特點而進行。本課教學設計注重文本特點,滲透閱讀策略,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英語閱讀,很好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因此,英語學習活動觀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閱讀教學不僅涉及學生的語言知識學習、素養能力建構,還可以通過閱讀方式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理解不同地區文化,獲得優質的學習體驗。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從學習理解層面、應用實踐層面、遷移創新層面全面開展閱讀教學實踐,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和語言學習能力,為英語閱讀教學提供實踐路徑。
參考文獻:
[1]米占東,張振敏.基于讀后續寫的高中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實踐與思考——以第三單元Reading Task閱讀課文A Night In The Mounting為例[J].英語教師,2019,19(19):85-93.
[2]童雪白.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以Unit 4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 But does it Matter?閱讀教學為例[J].英語教師,2019,19(19):81-84+93.
[3]朱夢潔.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閱讀活動設計——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5 A Trip on “The True North”為例[J].科技視界,2019,20(18):102-1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