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俊
農村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的基礎,只有建設一支堅強過硬的農村黨支部,才能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廣大農村得到貫徹落實。
要建強支部這一“戰斗堡壘”。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黨支部就是黨的根基。建強基層黨組織當前有兩個重點任務:補短板,持續開展軟弱渙散整頓;強引領,建強區域綜合黨委。農村區域綜合黨委是適應鄉村振興需要而創新的組織體系,就是按照地域相鄰、人緣相親、文化相通、產業相融、治理相關原則,在街鎮黨(工)委和村黨支部之間,創新設置區域綜合黨委,每個區域綜合黨委下轄若干個村黨支部,明確街鎮班子成員擔任綜合黨委書記,推動村級組織以強帶弱、抱團發展。
要抓好書記這一“領頭羊”。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當好“管黨書記”。首先,要夯實陣地,不能讓組織“軟”。最大化發揮黨群服務中心服務群眾功能作用,積極開展各類黨員群眾活動,真正讓基層陣地建起來、用起來、強起來、活起來。其次,建強班子,不能讓支部“弱”。充分調動村“兩委”成員的積極性,做到思想同心、目標同向,感情同步,事業同干,共同做好村里工作。最后,培養黨員,不能讓隊伍“散”。當前農村黨員年齡結構老化現象仍然存在,處于青黃不接時期,長此以往,黨組織的戰斗力就會大大削弱。村支部和書記一定要有意識重點培養、選拔一批品質好、有文化、能力強的年輕黨員干部,穩定骨干力量,發展新生力量,培養后備力量,促進黨員素質全面提升。當好“致富書記”。現在農村存在的問題,說到底是發展問題,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發展經濟、帶富鄉親,是村書記第一職責要務。要圍繞作出的任期目標承諾,確定科學可行的發展思路、發展路徑、發展措施,解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走好良性循環的致富路。當好“貼心書記”。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多深入群眾,多跨群眾的家門檻,尤其要關注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殘疾人、五保戶、貧困戶等特殊群體,串串門、拉拉家常、暖暖心,力所能及地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當好“治安書記”,護一方穩定。隨著經濟形式多樣化、利益關系多元化的發展,農村出現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同時群眾的法律意識、對民主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為此,村書記必須適應新的形勢變化,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提高民主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切實維護好一方穩定。
要用好黨員這一“排頭兵”。在疫情防控期間,廣大黨員當好一線沖鋒員、群眾服務員;在鄉村振興中,帶頭流轉土地,帶動農戶參與流轉;在鄉村治理中,主動承擔村塆環境保潔、森林防火等工作,形成“黨員帶頭、全民參與”良好氛圍,以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領農村新風尚。同時,也要看到村黨員隊伍還存在結構不夠優化,黨員帶頭能力有待提升,黨員教育管理不夠精準規范等問題。要對照落實組織工作要點,擇優培養入黨積極分子,注重向返鄉能人、致富帶頭人、畢業大學生、退伍軍人等群體傾斜;要規范創新組織生活方式,規定動作不能少,但也要有本村自選動作,比如給黨員上黨課、開展民主議事、志愿服務等,突出黨性鍛煉,防止表面化、形式化。還要加強流動黨員的管理,特別是要加強對外出黨員的經常性聯系。
(作者系武漢市新洲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