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茂文
重慶市合川區人民醫院燒傷科,重慶 401520
糖尿病足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并發癥, 是發生在糖尿病人群中, 糖尿病足會導致糖尿病患者出現殘疾以及死亡情況的并發癥, 糖尿病患者發生神經病變或者末梢血管發生病變后,會導致患者的足部出現嚴重的感染、潰瘍情況,更嚴重的患者的深部組織則會受到嚴重破壞,單純的糖尿病患者是不需要住院治療的, 只需要定期控制血糖即可[1-3],但是糖尿病足潰瘍感染則需要通過住院進行治療, 因為糖尿病足潰瘍會使患者的糖尿病潰瘍情況長時間得不到治愈,更嚴重的患者,則需要截肢甚至出現死亡, 對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所以, 臨床中應該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以及預后情況和預后的影響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4-5],該次研究,筆者從該院在2016 年7 月—2019 年7 月間,收治的糖尿病足潰瘍患者中隨機抽取60 例患者,根據患者是否得到治愈進行分組,分析治愈組與未治愈組之間的不同,進行多因素分析,分析糖尿病足潰瘍患者的預后的影響因素,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從該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潰瘍患者中隨機抽取60 例患者,根據患者是否得到治愈進行分組,治愈組患者有41例,未治愈組患者有19 例,治愈組中年齡最低的患者33歲, 年齡最高的患者為79 歲, 患者年齡平均為 (55.64±2.16)歲,未治愈組中年齡最低的患者31 歲,年齡最高的患者為77 歲,患者年齡平均為(53.24±0.18)歲,該次研究的患者在開展研究之前,筆者均逐一通知,詢問是否愿意作為該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均得到研究對象的同意,然后將該次研究的研究方案上交該院倫理委員會, 在得到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后,再開始進行該次實驗的研究,該次研究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其中包括:年齡、家庭情況、經濟情況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分析糖尿病足的預后的影響因素, 對患者進行小樣本的預調查,調查表的基本內容有以下幾項組成,患者的年齡、患者性別、糖尿病足的病程長短、糖化血紅蛋白水平(HbAc)、周圍神經病變情況、缺血情況、是否發生感染情況、出現潰瘍的數目,從而對糖尿病足潰瘍患者的預后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糖尿病足的病程長短,以10 年為界限,分為10 年以下,10 年以上;
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周圍神經病變情況: 主要是診斷患者的感覺喪失程度、肌肉無力以及萎縮程度、腱反射減退程度以及血管的運動情況;
缺血情況:0~1 期為輕度缺血,2~3 期為中度缺血,4期為重度缺血;
是否發生感染情況:無感染:患者不發生化膿情況或者沒有出現炎癥反應;輕度感染:患者出現化膿情況、疼痛情況、局部發熱以及紅腫情況,有2 個或者2 個以上的硬結,中度感染:患者的糖代謝情況比較穩定、蜂窩織炎的直徑超過2 cm,深部組織出現膿腫以及壞疽情況;重度感染:患者的全身出現毒血情況,沒有穩定的代謝,潰瘍位置[6-9]。
利用SPSS 18.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糖尿病足潰瘍患者通過治療, 治愈率達到了68.33%(41/60),未治愈率為31.67%(19/60),通過多因素分析,發現影響預后的主要因素有糖尿病足潰瘍患者的病程長短、糖化血紅蛋白水平(HbAc)、周圍神經病變情況、缺血情況、是否發生感染情況、出現潰瘍的數目,糖尿病病程越長、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越高、周圍神經病變發生概率越高、缺血情況的程度越強、感染的程度越強、潰瘍的數目越多,未治愈的概率就越高,就會對患者的預后產生嚴重的影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治愈組與未治愈組患者的各因素的分析結果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results of various factors in patients in the cured group and the uncured group

續表1Continued Table 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種常見并發癥, 糖尿病患者出現糖尿病足后,神經就會發生病變,下肢動脈會出現粥樣硬化,患者的下肢功能會受到嚴重的損傷,患者足部的損傷格外嚴重,足部功能大大減退,促使患者的足部受到創傷以及灼燒疼痛的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神經會出現嚴重營養不良的反應,血液供應會受到影響,就會導致患者的足部的血液循環功能受到嚴重的創傷, 創面就會難以愈合, 從而逐漸演變為潰瘍情況, 而發生潰瘍后,患者就極容易出現感染情況,導致糖尿病足患者長時間治療后,得不到有效的治愈,糖尿病足潰瘍患者會出現程度不同的骨質吸收破壞情況,患者的關節會出現變形。急性骨髓炎、壞蛆是常見的不良預后情況,臨床中患者的治療不及時,患者的生命安全就會受到較大的影響[10-14]。筆者通過對治愈患者以及未治愈患者治療的不同進行分析,分析影響預后的危險因素,包括:糖尿病足的病程長短、糖化血紅蛋白水平(HbAc)、周圍神經病變情況、缺血情況、是否發生感染情況、出現潰瘍的數目,從而得知糖尿病病程越長、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越高、周圍神經病變發生概率越高、缺血情況的程度越強、感染的程度越強、潰瘍的數目越多,未治愈的概率就越高,就會對患者的預后產生嚴重的影響。 該次研究,糖尿病足潰瘍患者通過治療, 治愈率達到了68.33%(41/60), 未治愈率為31.67%(19/60),王丹丹等人研究[15]結果表明:愈合率達到74.1%,未愈合率為25.9%,影響預后的不良因素有:病程、糖化血紅蛋白、周圍神經病變、缺血、感染情況,與該次研究結果大致相符。
綜上所述,臨床中應該對病程越長、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越高、周圍神經病變發生概率越高、缺血情況的程度越強、感染的程度越強、潰瘍的數目越多的糖尿病足患者進行密切觀察,防止出現影響預后的不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