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洪才
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云南昭通 657000
膿毒血癥經過不斷發展很有可能會合并急性腎衰竭以及其他多器官衰竭疾病, 如果膿毒血癥進一步發展惡化,或直接導致患者人體內的環境紊亂,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了較大的威脅[1]。 所以需要提高對治療膿毒血癥以及出現的急性腎衰竭并發癥的重視, 通過消除炎癥介質和毒素,調節好電解質,糾正酸堿平衡,有利于提高膿毒血癥患者急性腎衰竭的臨床效果[2]。 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治療方式為連續腎臟替代療治療, 能夠有效的實現疾病的治療目的,而且臨床效果和安全度都比較高,持續血液濾過治療模式就屬于其中的一種[3]。 該次研究也針對持續血液濾過治療2018 年6 月—2019 年9 月期間選擇的66 例膿毒血癥患者急性腎衰竭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該院進行該次研究的時候一共選擇了66 例符合該次研究標準的膿毒血癥并且具有急性腎衰竭患者66 例,根據不同的治療方式將患者分成了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例數分別為33 例, 所選病例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已經知情同意。 其中觀察組中的男女人數情況為男性15 例和18 例;年齡在28~59 歲,中位年齡為(40.34±1.24)歲。 對照組中的男女人數情況為男性16 例和17 例;年齡在27~60 歲,中位年齡為(40.35±1.22)歲,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在治療之前均進行常規治療, 其中包括改善酸堿平衡、抗感染、利尿、調整電解質平衡、補液等。 觀察組進行靜脈血液濾過模式治療,在人體的右側頸內靜脈或股靜脈進行三腔導管留置, 同時通過血液凈化系統、GAMBRO AN69 M100 進行聯合治療, 同時使用血液濾過置換基礎液,置換液中不含有碳酸氫鈉及乳酸。在儀器應用的時候將血液流動速度調整為180~200 mL/h,前后稀釋參數全部調整為1 000 mL/h,給予患者肝素抗凝。對照組進行靜脈血液透析濾過治療。 在人體的右側頸內靜脈或股靜脈進行三腔導管留置, 通過血液凈化系統、GAMBRO AN69 M100 進行聯合治療, 置換液為血液濾過置換基礎液,置換液中不含有碳酸氫鈉及乳酸。 在儀器應用的時候將血液流動速度調整為180~200 mL/h, 前后稀釋參數全部調整為1 000 mL/h,給予患者肝素抗凝。
主要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連續腎臟替代療法治療時間、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治療時間等各項指標情況、治療前后肌酐、血尿素氮、β2-微球蛋白水平、排尿量、內毒素、C 反應蛋白等生化指標情況進行觀察分析。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發現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觀察組在連續腎臟替代療法治療時間、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 住院治療時間等各項指標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指標情況比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indicators[(±s),d]

表2 兩組指標情況比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indicators[(±s),d]
組別 連續腎臟替代療法治療時間 住院時間 機械通氣時間 住院治療時間觀察組(n=33)對照組(n=33)t 值P 值5.4±3.5 5.6±3.8 0.222>0.05 17.3±6.7 17.2±6.3 0.062>0.05 15.5±4.6 15.2±4.2 0.277>0.05 27.2±6.7 26.8±6.2 0.252>0.05
觀察組的治療后肌酐、血尿素氮、β2-微球蛋白水平、排尿量、內毒素、C 反應蛋白等生化指標情況均優于對照組,但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個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表4。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情況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biochemical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情況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biochemical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s)
組別觀察組(n=33)對照組(n=33)t 值P 值治療前肌酐(μmol/L)385.3±123.5 400.2±133.5 0.471>0.05治療后肌酐(μmol/L)167.2±73.3 181.7±82.2 0.756>0.05治療前血尿素氮(mmol/L)20.6±10.4 20.4±10.1 0.078>0.05治療后血尿素氮(mmol/L)12.4±4.5 12.6±4.3 0.184>0.05治療前β2-微球蛋白水平(μg/L)6.1±1.3 5.7±1.2 1.299>0.05治療后β2-微球蛋白水平(μg/L)3.2±1.4 4.1±1.6 2.432<0.0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情況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biochemical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情況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biochemical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s)
組別治療前排尿量(mL/g)治療后排尿量(mL/g)治療前內毒素(pg/mL)治療后內毒素(pg/mL)治療前C 反應蛋白(mg/dL)治療后C 反應蛋白(mg/dL)觀察組(n=33)對照組(n=33)t 值P 值325.7±85.5 314.1±85.4 0.551>0.05 1 659.4±148.8 1 657.4±147.5 0.055>0.05 49.7±14.2 51.5±11.2 0.572>0.05 14.4±8.3 16.2±9.9 0.800>0.05 2.6±1.3 2.4±0.6 0.802>0.05 0.4±0.5 0.5±0.3 0.985>0.05
膿毒血癥合并急性腎衰竭屬于膿毒血癥患者疾病發展到急性期所產生的不良癥狀, 臨床上主要通過連續腎臟替代療治療[4],該種方式在應用過程中能夠對患者血液中存在的炎性因子及幫助代謝廢物進行有效清除, 而且臨床效果顯著[5]。 在連續腎臟替代療治療方式中,主要包括CV-VH、CVVHD 和CVVHDF 3 種模式,我國臨床上使用持續血液濾過治療比較廣泛[6]。
該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持續血液濾過和靜脈血液透析濾過兩種治療方式都屬于連續腎臟替代療治療的一種,對于清除劑體內的炎癥因子有著十分有效的作用, 同時可以調節人體內的電解質平衡和酸堿平衡, 保證機體內部環境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下[7]。 另外在接受連續腎臟替代療治療的時候都需要對患者進行血液濾過治療, 該種治療方式能夠有效的清除大分子溶質, 并且要優于透析的臨床效果[8]。 在臨床治療膿毒血癥合并急性腎衰竭的時候最主要的治療目的就是清除人體內的炎癥反應, 兩種治療模式都能夠起到該效果, 另外還可以借助濾器的吸附及濾過作用, 對人體血液中的其他炎癥因子和毒素進行徹底的清除,具有較高的效果,能夠有效的控制膿毒血癥的進一步發展,也可以緩解患者出現的急性腎衰竭癥狀,有利于維持患者生命健康, 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9]。在治療之后,患者的肌酐、血尿素氮、β2-微球蛋白水平、排尿量、 內毒素、C 反應蛋白等生化指標均有著明顯的優化, 表明持續血液濾過治療模式能夠有效的作為細胞因子類的炎癥介質,有效的阻斷炎癥級聯反應的發展,從而維持患者的內部環境和生命體征穩定, 能夠有效地控制患者疾病的發展。
在該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治療效果(96.97%)高于對照組(69.69%)(P<0.05)。觀察組在連續腎臟替代療法治療時間、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治療時間等指標情況分別為 (5.4±3.5)、(17.3±6.7)、(15.5±4.6)、(27.2±6.7)d,均要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兩組患者在一般指標方面無明顯的效果差異,均具有較高的臨床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前后肌酐、血尿素氮、β2-微球蛋白水平、排尿量、內毒素、C 反應蛋白等生化指標與對照組相比不具有明顯的差異,但是均要優于對照組,相比之下持續血液濾過治療的效果更高,但是兩組對比(P>0.05),臨床效果均較高。在昌建祥[10]的研究中,觀察組的連續腎臟替代療法治療時間、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治療時間等指標情況分別為(5.3±3.6)、(17.4±6.8)、(15.6±4.7)、(27.1±6.8)d,均要優于對照組,與該次研究結果相比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 持續血液濾過治療膿毒血癥患者急性腎衰竭臨床療效顯著,能夠有效的控制急性腎衰竭的發展,從而緩解膿毒血癥的進一步惡化, 患者在治療后的生化指標得到明顯的優化, 相關的治療時間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給患者帶來更加有效地臨床治療效果,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上發展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