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莉
新泰市新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心醫院兒科,山東新泰 271200
支氣管哮喘又稱為哮喘, 是由多種細胞與細胞組分參與所致的慢性氣道炎癥, 隨著炎癥介導的氣道反應性增高,可進一步誘發反復發作用氣促、喘息、咳嗽、胸悶等癥狀[1]。 由于兒童的呼吸系統尚未完善,加之免疫功能較差,所以是哮喘病的高發群體。 目前,臨床對于兒童哮喘尚無統一的治療方案, 普遍采用β2 受體激動類藥物、激素類藥物、抗過敏與抗白三烯類藥物進行治療,以期抑制疾病進展,改善哮喘發作[2]。 近年來,臨床對于兒童哮喘發病機制有了新的認識, 即兒童哮喘與氣道神經源性炎癥有關[3]。 為了進一步完善兒童哮喘的治療方案,2017 年5月—2019 年5 月該院對45 例哮喘患兒應用了孟魯司特與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治療, 觀察并分析患兒的臨床療效、 治療前后氣道神經源性炎癥變化及藥物不良反應,現報道如下。
研究患兒為該院收治的哮喘患兒, 共計90 例。 納入標準: 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對于兒童哮喘制定的相關標準,有家族或自身過敏病史。 該次研究內容已告知患兒家屬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肝腎功能隨意;合并肺結核、肺炎等其他肺部疾病;對研究中的藥物過敏;其他原因所致的咳嗽。90 例患兒以隨機數表法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與研究組各納入45 例。對照組:男25 例,女20 例;年齡4~12 歲,平均年齡(7.5±2.0)歲;病程3~12 個月,平均(4.5±1.0)個月。 研究組:男26 例,女19 例;年齡4~12 歲,平均年齡(7.3±1.8)歲;病程3~12 個月,平均(4.7±1.8)個月。 兩組在性別、年齡與病程構成對比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應用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 (批準文號:H20090242), 其中包含100 μg 丙酸氟替卡松+50 μg 沙美特羅,1 吸/次,2 次/d。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孟魯司特(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083372) 治療, 睡前口服,1 次/d,5mg/次。 兩組1 個療程為3 個月。
①根據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對于兒童哮喘制定的相關標準[4]評價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 顯效:咳嗽、氣急、胸悶等臨床癥狀消失,哮鳴音和濕啰音消失,1 s 用力呼氣量(FEV1)與最大呼氣量(PEF)增高≥50%;有效:臨床癥狀、哮鳴音和濕啰音明顯改善,FEV1 與PEF 增高在20%~50%; 無效: 臨床癥狀、 哮鳴音和濕啰音無變化或加重,FEV1 與PEF 增高不足20%。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對比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外周嗜酸性粒細胞(EOS)與神經營養素-3(NT-3)的變化。 患兒空腹狀態下采集靜脈血5 mL, 靜置1 h 后以3 000 r/min 的速度離心20 min,血清分離,放置在冰箱內待檢。其中NT-3 以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同時采集2 mL 血液標本在光鏡下計算EOS 計數。 ③觀察兩組患兒治療期間所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
通過SPSS 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該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數據資料,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結果對比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結果對比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75.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對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n(%)]
治療前兩組EOS 與NT-3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治療后研究組EOS 與NT-3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與治療后EOS 與NT-3 的變化(±s)Table 2 Changes of EOS and NT-3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與治療后EOS 與NT-3 的變化(±s)Table 2 Changes of EOS and NT-3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組別EOS(×109/L)治療前 治療后NT-3(ng/mL)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45)對照組(n=45)t 值P 值0.44±0.20 0.45±0.18 0.249 0.804 0.13±0.18 0.30±0.20 4.238 0.000 56.20±10.54 56.42±10.40 0.100 0.921 23.50±5.60 38.20±5.42 12.653 0.000
兩組患兒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期間所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n(%)]Table 3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n(%)]
哮喘屬于兒童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主要與炎癥反應所導致的呼吸道反應性異常有關,給兒童的健康與成長發育質量帶來了巨大的影響[5]。目前,針對兒童哮喘臨床主要采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糖皮質激素、β2 受體激動劑等治療,然而不同藥物所取得的臨床收效卻參差不齊[6-7]。 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是一種新型的吸入型藥物, 具有強效的抗炎機制,且局部用藥全身不良反應較少[8]。 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包括丙酸氟替卡松與沙美特羅兩種成分,其中丙酸氟替卡松屬于糖皮質激素,具有抗過敏、改善肺功能、減少微血管滲漏與局部抗炎功效;沙美特羅屬于長效β2 受體激動劑, 不僅可以緩解支氣管痙攣狀態,且能夠擴張支氣管,改善患兒咳嗽、氣促、胸悶等臨床癥狀。 然而,有研究發現,由于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屬于吸入型藥物,兒童使用的依從性不夠理想,且不正確的吸入方法可以減少肺部與周圍氣道的有效劑量, 導致整體療效不佳[9]。 因此,探尋一種安全且高效的藥物提高哮喘患兒的臨床療效十分必要。
部分研究發現,白三烯是誘發哮喘、促使哮喘進展的重要炎癥因子,其由肥大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嗜酸粒細胞與中性粒細胞等形成, 可以參與到哮喘發病的多重環節,促使炎癥細胞聚集,增強血管通透性與氣道平滑肌收縮,甚至引起氣道重塑與氣道高反應性[10-11]。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對于白三烯具有較高的選擇性與親和性,可能效緩解粘膜水腫,繼而抑制氣道壁上的炎癥細胞浸潤,調節氣道的高反應性。 孟魯司特屬于特異性的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其對半胱氨酰白三烯D4 受體具有強效的選擇性抑制作用,可以糾正氣道敏感性,改善黏膜分泌炎性物質與平滑肌痙攣狀態[12]。 學者鄧文濤[13]對72 例哮喘患兒分別應用了單純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治療與孟魯司特聯合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治療, 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組治療的總有效率97.22%高于單純治療組的72.22%(P<0.05)。 該文研究結果與上述結果相近,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75.56%(P<0.05)。 結果可見, 在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的基礎上應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能夠阻斷白三烯所介導的炎癥途徑,快速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EOS 主要由造血干細胞分化而來, 是咳嗽變異型哮喘神經源性氣道炎癥反應的效應細胞。 NT-3 則是神經營養因子中的主要成員,在神經細胞的發育、生長中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且參與了炎癥疾病的發病與進展[14]。 該文研究中, 治療后研究組EOS (0.13±0.02)×109/L 與NT-3(23.50±5.60)ng/mL 低于對照組(0.30±0.03)×109/L、(38.20±5.42)ng/mL(P<0.01)。結果說明,孟魯司特聯合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能夠改善神經源性氣道炎癥, 究其原因可能與兩種藥物對神經細胞生長具有促進作用, 繼而抑制了神經源性炎癥反應有關。 從不良反應情況來看,研究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4.44%與對照組4.44%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并未增加藥物的不良反應,安全性較佳。
綜上所述, 孟魯司特與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治療兒童哮喘療效確切, 且具有調節神經源性氣道炎癥反應作用,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