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黃瓊儀 李錦
【摘?要】十余年來,北川羌族村落在恢復與調適中蓬勃發展。本文研究北川羌族村落學前兒童體質發展、社會性發展、認知和語言的發展現狀,為羌族村落學前兒童持續性發展提供支持依據。羌族村落學前兒童體格發育和身體素質發展呈隨年齡增加而提高的趨勢,營養問題需特別關注;具備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能較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行為控制能力表現較差;空間認知、數量認知和圖形認知發展較好,時間認知和類比推理發展欠佳;語言(漢語)理解和學前閱讀技能發展較好,看圖講述和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對此,應完善羌族村落地區學前兒童的健康管理服務,持續跟蹤與及時干預;選擇適用于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發展的課程或模式;擴大師資來源,加強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加大對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發展的投入,對村落學前教育發展實施動態監測。
【關鍵詞】羌族村落;村落學前兒童;學前兒童發展
【作?者】李靜,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黃瓊儀,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在讀博士;李錦,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在讀博士。重慶,400715。
【中圖分類號】G75? 【文獻識別碼】A ? 【文章編號】1004-454X(2020)03-0157-008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我國民族地區村落學前兒童成長問題研究”(16BSH108)。
一、問題提出
“5·12”汶川地震,北川羌族自治縣屬極重災區,地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585.72億元。自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至今,已10年有余。截至2016年,北川縣實現學前教育階段至高中階段公辦學校15年免費教育,共有3所公辦學前兒童園,23所小學附設學前兒童園,13所民辦學前兒童園,在園學前兒童總數為6600人,學前一年入園率達94%,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2%,普惠性學前兒童園入園率達89%。隨著《四川省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的推進,北川縣學前教育基礎設施逐步完備,學前兒童享受公平受教育機會的權利得到保證。隨著“入園難”問題的逐步解決,“入好園”的憂慮接踵而至。本研究通過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的發展現狀,了解北川災后恢復、經濟發展、衛生保健、教育和養育的狀況,考察北川學前教育發展的質量,為震后羌族村落地區學前兒童持續性發展提供支持。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兩個村落各一所幼兒園的3~6歲羌族學前兒童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測試時已過當年生日者年齡=測試年-出生年、測試時未過當年生日者年齡=測試年-出生年-1”計算學前兒童年齡。(1)體質測查采取整群隨機抽樣法,抽取6個班級共計52名學前兒童。其中,3歲組11人、4歲組12人、5歲組20人、6歲組9人,男童24人、女童28人。(2)社會性發展、認知與語言發展測查采取目的抽樣法,抽取6個班級共計39名學前兒童。其中,3歲組7人、4歲組11人、5歲組15人、6歲組6人,男童20人、女童19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基于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發展特點,參考《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幼兒部分)[1]7-46、《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手冊》[2]214-258等國內外相關研究項目所用工具和關鍵指標,結合《3~6歲學前兒童發展指南》[3]1-64編制調查工具,測查指標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
1.?體質測查
《我國民族地區村落3~6歲兒童體質測查表》,測試項目包括身高、體重、10米折返跑、立定跳遠、網球擲遠、雙腳連續跳、走平衡木、BMI指數8個項目,結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2014年全國3~6歲幼兒各項體質指標均值”[4]、WHO兒童生長標準[5]、《兒童健康檢查服務技術規范》[6]得到羌族村落學前兒童體質情況。
2.?社會性發展測查
《我國民族地區村落3~6歲兒童社會性發展調查問卷》,問卷共5個維度34個項目,每個項目分為4個等級,由樣本班帶班教師評分。
3.?認知與語言發展測查
《我國民族地區村落3~6歲兒童認知發展/語言發展測查表》,測查由經過專業培訓的研究者對學前兒童進行一對一施測;研究者根據學前兒童對圖片指認、實際操作、口頭回答進行即時評分記錄;施測時間持續45分鐘左右。
(三)數據處理
本研究使用SPSS24.0進行數據錄入、處理和分析。運用描述統計對羌族村落學前兒童體質、社會性發展均值進行分析;運用單樣本T檢驗,比較樣本羌族村落學前兒童體質數據與2014年全國3~6歲幼兒體質監測數據的差異及顯著性;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方差分析,檢驗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年齡、性別差異及顯著性;運用卡方檢驗,分析不同年齡、性別、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的認知和語言發展合格率1?的差異及顯著性。
三、研究結果
(一)羌族村落學前兒童體質發展總體情況
1.?體格發育狀況
(1)整體情況
羌族村落學前兒童所有年齡段身高均低于國民均值。單樣本T檢驗發現所有年齡段無顯著差異。
體重方面,除6歲男童體重成績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外,其余年齡段均低于國民均值。單樣本T檢驗發現,4歲男童的體重(t=-2.96;P<0.05)、4~5歲女童的體重(t=-3.32、-6.61;P<0.05)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
(2)年齡差異
經方差分析,各年齡段學前兒童的體格發育水平均存在顯著差異(F身高=27.61,P<0.001;F體重=12.50,P<0.001)。事后比較發現,6歲組學前兒童體格發育水平顯著高于5歲組,5歲組學前兒童體格發育水平顯著高于4歲組和3歲組??梢?,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的體格發育水平隨年齡增長而提升,發育趨勢良好。
(3)性別差異
羌族村落學前男童的體格發育均值(M身高=108.17、M體重=18.23)略高于女童(M身高=107.71、M體重=17.16)。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不同性別體格發育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2.?營養狀況
BMI指數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標準,以反映學前兒童的營養狀況。研究參照相關指標[7]25,了解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的營養狀況。結合圖2、3可知,羌族村落營養不良和消瘦學前兒童的占比達48%。其中,羌族女童(68%)的營養不良和消瘦情況明顯高于男童(32%),無肥胖現象。
3.?身體素質發育狀況
(1)整體情況
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的靈敏素質、上肢及腰腹肌肉力量、協調性及下肢肌肉力量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平衡能力在3~4歲段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但5~6歲段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爆發力在3~5歲段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6歲段趕超全國平均水平,具體來看:
靈敏素質方面,四個年齡段10米折返跑用時均慢于全國平均水平。單樣本T檢驗發現,4歲男童(t=2.98,P<0.05)、4歲女童(t=4.16,P<0.01)10米折返跑用時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
爆發力方面,3~5歲男童立定跳遠成績低4.20~18.17cm,3~4歲女童低1.03~8.05cm,而6歲男童立定跳遠成績高9cm,5~6歲女童高7.47~9.90cm。單樣本T檢驗發現,各年齡段立定跳遠成績與國民均值無顯著差異。
上肢及腰腹肌肉力量方面,除4歲男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外,其余各年齡段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單樣本T檢驗發現,3歲男童(t=-2.60,P<0.05)和6歲男童(t=-4.57,P<0.05)的網球擲遠成績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
協調性及下肢肌肉力量方面,除3歲女童快0.26s,其余各年齡段用時慢于全國平均水平。單樣本T檢驗發現,6歲女童(t=3.46,P<0.05)雙腳連續跳用時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
平衡能力方面,3~4歲男童用時快0.22~2.24s,3~5歲女童用時快0.04~7.95s,而5~6歲男童用時慢4.15~7.63s,6歲女童慢2.92s。單樣本T檢驗發現,各年齡段走平衡木成績與國民均值無顯著差異。
(2)年齡差異
如圖4所示,羌族村落學前兒童各項身體素質指標水平呈現出隨年齡增加而增長的總體趨勢。經方差分析,除走平衡木外,其余各項目均存在顯著的年齡差異(F10米折返跑=8.76,P<0.001;F立定跳遠=16.44,P<0.001;F網球擲遠=3.21,P<0.05;F雙腳連續跳=7.89,P<0.001)。事后比較發現,5歲和6歲組的靈敏素質顯著高于4歲組,6歲組的爆發力顯著高于4歲和3歲組,5歲組爆發力顯著高于3歲組,5歲組的上肢及腰腹肌肉的力量顯著高于3歲組;6歲、5歲和4歲組的協調性及下肢肌肉力量顯著高于3歲組。除平衡能力外,羌族村落學前兒童身體素質呈現出隨年齡增加而提高的趨勢。
(3)性別差異
羌族村落學前男童的各項身體素質成績均值略低于女童。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女童的協調性及下肢肌肉力量顯著優于男童(t雙腳連續跳=2.11,P<0.05)。
(二)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情況
1.?整體情況
如圖5所示,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各維度排序為生活技能(M=3.46)>交往行為(M=3.04)>情緒管理(M=2.88)>交往品質(M=2.67)>行為控制(M=2.52)。具體來看,獨立脫衣、收拾物品兩項生活技能方面得分較高,但在表達愿望、交談、協商、自信心、責任心、好奇心、領導欲、移情、堅持性、注意力等方面得分較低,由此說明羌族村落學前兒童基本養成了良好的生活技能,具備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時還未形成穩定的社會交往品質,行為控制能力有待提升。
2.?年齡差異
如圖6所示,羌族村落學前兒童各年齡社會性發展總體水平呈波動樣態,4~6歲學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水平隨年齡增加而增長,各年齡段間社會性發展總體水平呈顯著差異(F=7.89,P (三)羌族村落學前兒童認知發展情況 1.?整體情況 圖7顯示,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的空間認知、數量認知和圖形認知發展較好,時間認知和類比推理合格率低于60%,發展較差。 2.?年齡差異 圖8顯示,羌族村落4~6歲學前兒童隨年齡增長,圖形認知(x2=10.345,P<0.05)的年齡差異顯著,其余各維度發展無顯著年齡差異。事后比較發現,6歲組兒童的圖形認知顯著高于4歲組。 (四)羌族村落學前兒童語言發展情況 1.?整體情況 圖9顯示,3~6歲羌族村落學前兒童整體語言發展較差,合格率低于60%,各維度合格率排序為:語言理解(87.2%)>前閱讀技能(84.6%)>看圖講述(35.9%)>語言表達(33.3%)。 2.?年齡差異 圖10顯示,3~6歲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的總體語言發展、前閱讀技能、語言表達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升。卡方檢驗發現,語言發展各維度無顯著的年齡差異。 四、結論與討論 北川羌族自治縣3~6歲村落學前兒童發展呈現出如下特征: (一)體格發育和身體素質發展呈隨年齡增加而提高的趨勢,營養問題需特別關注 羌族村落學前兒童靈敏素質、上肢及腰腹肌肉力量、協調性及下肢肌肉力量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目前,羌族村落學前兒童仍有48%的占比存在營養不良和消瘦的狀況,且女童比例更為嚴峻。究其原因,一是學前兒童的家庭成員缺乏科學喂養的相關知識,導致學前兒童沒有得到各類食物的均衡攝入。二是針對震后災區持續營養改善的關注力度不夠。為改善嬰幼兒營養狀況而對北川縣實施的營養包投放未能很好改善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的營養問題。三是村落學前兒童留守問題凸顯,學前兒童長期與照養人分離,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 (二)具備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能較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行為控制能力表現較差 80%以上的羌族村落學前兒童養成了穿脫衣物、收拾物品、飯前便后洗手的生活技能,也表現出樂于分享、合群、助人、問好道別等友好交往行為,具備較強的安全感和探究欲,但50%以上學前兒童在堅持性、完成任務、集中注意力方面的行為控制能力表現較差。從長遠來看,堅持性、集中注意力作為衡量入學準備狀態的重要因素[8],若沒有得到充分關注,將會帶來學業失敗、貧困以及貧困在代際的惡性循環。有學者指出我國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存在邊緣化、不易操作和實施難度大等問題[9],加之村落教育資源有限,學前兒童在日?;顒又泻茈y受到相關訓練。 (三)空間認知、數量認知和圖形認知發展較好,時間認知和類比推理發展欠佳 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羌族村落學前兒童對“星期”的概念認知感到陌生,尤其是對“星期六、星期日”的概念認知較差;類比推理方面,羌族村落學前兒童能夠感知“類”的概念,但在“多少、大小、功用”方面的推理表現較差。原因主要在于學前兒童無法直接感知上述概念,需結合大量知覺活動來建構。顯然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沒有充分利用教育機會,為學前兒童接觸時間、模式復制、模式擴展甚至創造概念提供機會。加之村落地區可使用的教材有限,教師為迎合家長,在一日生活中更注重教給學前兒童認識數字等實際知識,沒有依據學前兒童對任務的加工模式設計互動學習關系,幫助學前兒童調動注意、記憶、感知等策略。 (四)語言(漢語)理解和前閱讀技能發展較好,看圖講述和語言表達能力較差 羌族村落學前兒童對性別詞、同義詞、直接動作的掌握較好,能正確拿書,知道閱讀的順序,但整體漢語表達能力較弱,尤其是單詞組句能力較差,圖畫理解和口語表達能力較弱,沒有學前兒童能夠講述一個生動豐富且有一定想象力的故事。有研究表明,照養人養育知識水平越高,嬰幼兒語言發展越好。[10]在收集到的照養人基本信息中,94.2%照養人的學歷為高中或中專及以下,雖沒有直接研究表明照養人學歷低是導致學前兒童語言發展弛緩的直接原因,但交通閉塞、教育資源有限、沒有親子共讀互動,是限制羌族村落學前兒童語言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重“輸入”輕“輸出”也使得學前兒童沒有得到充分“說”的機會。 五、支持對策 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家逐步將兒童早期發展納入扶貧規劃中,頒布了《健康兒童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等文件,明確提出“堅持兒童成長早期干預基本方針”,將兒童早期發展為重點的干預措施上升為國家戰略和發展規劃。但村落學前兒童仍面臨著高危生存樣態,主要包括早期養育水平低、缺乏接受學前教育的機會、心理問題突出、兒童福利與保護不健全等問題。[11]37-38結合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發展的現狀,如何有效支持與干預促進其成長和發展,具體建議及對策如下: (一)完善羌族村落地區學前兒童的健康管理服務,持續跟蹤與及時干預 研究表明,針對學前兒童缺乏營養元素提供營養包補充項目,為農村貧困地區每個學前兒童每天補充一包富含鐵及微量元素的營養包,在初期可以降低貧血率、促進兒童早期發展,但長期僅靠營養包的補充無法保證持續性的效果。[12]考慮到當前鄉鎮醫療資源有限,創建定向服務于學前兒童發展活動的社區機構,出臺相應的營養改善與干預措施政策跟進,既保障了村落入戶的覆蓋面,也能對照養人開展形式多樣且全面的營養指導,以此促進羌族地區村落學前兒童的全方位健康成長。 (二)選擇適用于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發展的課程或模式 研究發現,絕大部分的教師認為在日常教學中,市面上流通的課程教材難以直接落地村落,很多問題只能依靠自己摸索,例如教師對于可供選擇和利用的民族文化認識不全面,而對于選擇哪些內容作為課程資源也缺乏相應的評判標準,就目前村落教師所具備的能力,構建和開發適用于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發展的課程難度太大。近年來國家推動的“一村一幼”“養育未來”項目,都在不同程度上為提升村落學前兒童認知、語言、運動和社交情緒能力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三)擴大師資來源,加強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 目前羌族村落仍存在師資隊伍短缺、專業性不強、教師流動性大的問題,建議在逐步提高教師待遇的同時,采取多種形式拓展師資資源,同步加強教師專業化培訓。目前貴州省設置學前教育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幼兒教育行政干部和教研人員,統一部署幼兒園師資培訓和質量提升工作,為提升我國村落學前教育服務質量提供借鑒。政府、教育管理部門、社會組織和地方高校,可采取“對口”支援的方式,提供各種援助手段(資金、設備、職業指導、心理輔導等)促進村落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 (四)加大對羌族村落學前兒童發展的投入,對村落學前教育發展實施動態監測 《四川省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提出,到2020年,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以上,民族自治地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0%以上。由此可見,當前四川省城鄉間學前教育的發展存在著差距,尤其是民族村落地區與城市間差距在短時間內難以縮小,因此在規劃財政投入時,應更注重需求為導向的投入方式,建立針對村落學前兒童的專項資助制度以解決羌族村落學前教育發展的問題。同時應圍繞各項規劃、政策的實施成效進行質量監測評估機制,以評增質。 參考文獻: [1]?國家體育總局.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幼兒部分)[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2]?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學前教育研究室,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手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國家體育總局.2014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EB/OL].(2015-11-25).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227/7328132.html. [5]?WHO?(2006)?WHO?Child?Growth?Standards:?length/height-for-age,?weight-for-age,?weight-for-length,?weight-for-height?and?body?mass?index-for-age:?Methods?and?developments.?Geneva:?WHO.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印發新生兒訪視等兒童保健技術規范的通知[EB/OL].(2012-05-02).http://www.nhc.gov.cn/zwgk/wtwj/201304/d8a8bd0cb3c242fe86a4804a8810e741.shtml. [7]?李靜,學前衛生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8]?柳倩,農村學前兒童入學認知準備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9]?嵇珺.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實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今日教育,2015(2). [10]?李英,等,中國農村貧困地區兒童早期認知發展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 [11]?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中國兒童發展報告2017:反貧困與兒童早期發展[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7. [12]?岳愛,等.中國農村貧困地區0~3歲嬰幼兒面臨的挑戰及可能的解決方案[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 A?STUDY?ON?THE?DEVELOPMENT?SITUATION?AND?SUPPORT?OF?PRESCHOOL?CHILDREN?IN?THE?QIANG?VILLAGES?OF BEICHUAN?AFTER?TEN-YEAR?OF?THE?EARTHQUAKE Li?Jing,?Huang?Qiongyi,?Li?Jin Abstract:Over?the?past?ten?years,?the?Qiang?villages?in?Beichuan?have?flourished?in?recovery?and?adjustment.?This?study,?researching?on?the?physical?development,?social?development,?and?cognitive?and?linguistic?development?of?preschool?children?in?the?Qiang?village?of?Beichuan,?provides?supportive?evidences?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preschool?children?in?the?these?villages.?The?findings?show?that?in?the?Qiang?villages,?preschool?children's?physical?growth?and?quality?is?increasing?with?the?increase?of?age,?but?their?nutritional?problems?need?special?attention;?that?these?children?have?good?abilities?of?self-care?and?manage?their?emotions?preferably?well,?but?perform?relatively?poor?in?behavior?control;?that?they?perform?relatively?well?in?spatial?cognition,?quantitative?cognition,?and?figure?cognition,?but?not?in?time?cognition?and?analogical?reasoning;?and?that?they?develop?well?in?(Chinese)?language?understanding?and?prereading?skills,?but?their?ability?of?picture-read?narrative?and?language?expression?is?poor.?In?terms?of?these?situations,?following?suggestions?are?put?forward,?such?as?to?improve?the?health?management?service?of?preschool?children?in?the?Qiang?villages?so?as?to?keep?tracking?and?intervening?in?time;?to?choose?suitable?curriculum?or?mode?for?the?development?of?preschool?children?in?the?Qiang?villages;?to?expand?the?source?of?teachers?so?as?to?strengthen?the?professional?construction?of?teachers;?and?to?increase?the?investment?on?the?development?of?preschool?children?in?the?Qiang?villages?so?as?to?implement?the?dynamic?monitoring?of?the?development?of?preschool?education?in?these?villages. Keywords:The?Qiang?villages;preschool?children?in?villages;the?development?of?preschool?children ﹝責任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