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遠遠

為助力全面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省人大常委會把聽取和審議省政府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的報告列為2020年重點監督議題。2020年4月,常委會6位副主任分別帶隊,赴8個設區市及8個縣(市、區)開展專題調研。2020年5月14日下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了省政府《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的報告》。
依法防控,組織有序
“志愿參與村里防控工作,不講報酬、只講奉獻!”19個鮮紅的手印,堅定地按在桐鄉市河山鎮八泉村的一份志愿書上。
“向危而上,讓黨旗在防疫一線高高飄揚。”嘉興市委主要負責人說,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依托“網格連心、組團服務”建立的4365個網格黨支部或黨小組,嘉興全市24.6萬名黨員沉到網格里,把支部建在火線上,沖在第一線,戰在險要處,拉起一張“防護網”。而這只是我省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底”的一個縮影。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省政府見勢早、行動快,率先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構筑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率先成立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統一把關,定期研判“疫情、輿情、社情”,協調解決具體問題;督促各級政府履行屬地管理職責,構建高效運行防控體系,層層壓實防控主體責任至社區網格單元,推動形成全省域閉環管控。
構筑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公安、醫療衛生機構、大數據部門、基層黨組織和機關、村社干部協同作戰,疊加大數據和社區網格的功能,地毯式排查人群,及時鎖定重點人員采取管控措施。
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各項防控工作。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省人大常委會關于依法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等法律法規規章,嚴厲查處和打擊各類哄抬物價、破壞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及時消除涉疫風險隱患,保障社會安定有序。
動態防控,精準有效
“幸好有了網上申報,從遞交申請到正式復工,我們只用半天時間便完成了所有程序。”2月24日,順利拿到復產審批的浙江貴望食用菌有限公司負責人葉旭表示,網上申報給他帶去了極大便利。
根據省、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工作部署要求,云和縣結合實際,實行 “二維碼+審批”模式,簡化復工手續。
從“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分區分級動態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在全面閉環管控階段,部署實施“五個更加”“五場戰役”“十個最嚴”工作舉措,精準落實“八大管控機制”,強化封閉式管控,確保全省不出現大規模傳播、擴散、蔓延疫情。
在堅持“兩手抓、兩戰贏”階段,率先推出“五色疫情圖”,構建完善了以“一庫一圖一碼一指數”為核心的精密智控機制,率先以縣域為單元分區分級精準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在常態化防控階段,重點抓好境外疫情輸入防控,成立工作專班,開發國際版健康碼,建立省海外僑胞回國信息預申報平臺,摸排僑胞返鄉意愿,強化關懷引導;建立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堅決把住排摸、入境、通道、隔離、救治等關口。精準篩查、管控無癥狀感染者,加強對重點地區來浙人員的核酸檢測,堵住可能導致疫情反彈的漏洞。
強化保障,調度有力
疫情發生之初,浙江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服產能基本為零,到如今基本需求得以滿足,浙江是如何扭轉醫療防護物資供應難局面的?
缺人工,志愿者上;缺設備,動手改造;缺原料,自己研發。除了千方百計解決醫療防護物資生產企業的需求,針對浙江紡織企業密集的特點,省經信廳還鼓勵有條件的服裝生產企業轉產加入口罩生產的隊伍。數據顯示,疫情防控期間,浙江具有資質的醫用物資生產企業從36家迅速增加到204家,并已形成配套產業鏈企業860家。
千方百計加強各類物資的生產供應,全力以赴滿足疫情防控救治需要,保障人民群眾正常生活。
快速提高醫療物資供給能力。探索“抗疫生產十法”,推動企業擴產、轉產、協作生產,多措并舉增加物資供給。啟動醫療企業應急審批程序,支持有條件的盡快轉產擴能。加大緊缺醫療物資外采力度。
精準實施調撥調配。建立醫療應急物資調撥令、調配令和配送令制度,重點保障國家調撥、援鄂醫療隊和省內醫療機構,保障關鍵卡口和一線重點單位,全力做好醫療物資國際援助工作。
穩定市場滿足生活需要。充分發揮農貿市場主渠道作用,加大供應配送頻次,拓展線上業務,強化產銷對接,確保市場供應。實行醫療應急、生活生產物資綠色通道制度,確保重點物資運輸車輛“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
同舟共濟,大愛無疆
4月18日,我省第六批返浙的援鄂醫療隊175名隊員結束在安吉的14天集中隔離休養,回家與親人團圓。這是我省最后一批撤離武漢的醫療隊,至此,我省援鄂醫療隊2018人全部回家和親人團聚。
在武漢期間,他們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為戰“疫”寫下重要篇章。援鄂歸來,戰斗還未結束,接下來,他們將馬不停蹄地回歸各自的崗位,繼續投入到新的抗“疫”階段。
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堅持“責任包干、落細落實”,先后派出17批次共2018名醫務工作者,全力支援武漢、荊門抗擊疫情,累計經管患者3021人,診療重癥危重癥患者826人,其中治愈出院2039人。6個集體、21人被表彰為全國衛健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是全國除湖北外獲得表彰數量最多的省份。
派出12名醫療專家赴意大利支援抗疫。做好穩僑暖僑助僑工作,組建線上醫院,24 小時在線為華僑問診,開展關愛海外僑胞和留學生科學防疫直播活動。全省社會各界積極踴躍捐贈款物,自發籌措抗疫物資,馳援海外華僑。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戰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