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思 李寄

2018年12月,西湖區被列為浙江省人大加強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設試點中杭州市唯一試點區,西溪、轉塘街道被列為試點街道。過去一年多來,在西湖區人大常委會的指導下,西溪、轉塘街道先行先試、大膽創新,高標準、高要求、高質量推進各項工作,試點工作交出高分答卷。
目前,該試點工作成功登上2019年浙江省僅有的10個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紅榜,且是浙江省人大系統唯一上榜案例。街道居民議事會制度的實踐經驗被納入《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條例》。
試點工作“碩果累累”
試點工作做什么?怎么做?西湖區人大堅持“制度先行”,精研細磨街道人大相關制度。
結合省、市試點工作精神,西湖區人大常委會探索形成具有西湖特色的“886”街道人大制度體系,建立健全了重大事項決策、街道預算審查、國有資產管理、居民議事制度、代表履職登記等系列制度,建立了定期匯報、聯系指導、委托交辦、監督聯動、考評激勵及服務保障等長效機制,提升了街道人大工作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此次改革試點中,一大創新舉措是大力實施街道居民議事制度,構建起人大代表和街道居民議事會議成員共同參與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框架,讓群眾有了參與社會事務管理的渠道,有效落實更多老百姓在意的“關鍵小事”。
為此,兩個試點的人大街道工委制定了街道居民議事會議工作制度、議事規則,對會議召開形式、議程、日程、內容及閉會期間活動方式等進行了明確和規范。
制度落定,招兵買馬。轉塘、西溪街道分別推薦產生了街道第一屆居民議事會議成員。這支新生力量,將代表街道全體居民了解街道的整體工作情況、財政情況和資產情況,票選產生街道民生實事,通過一系列行動,讓居民參與社會治理的機制下沉到街道,進一步保障居民的知情權,也讓他們有了更多的參與感。
2020年1月13日,轉塘街道第一屆居民議事會第三次會議召開,票選產生了“最多跑一次”就近辦服務點優化布點項目、龍塢區域茶園汀步建設項目等六大民生實事項目。
同時,街道居民議事會議成員還聽取了轉塘派出所、區法院上泗法庭、街道區域建設管理辦公室3個單位2019年工作報告,現場進行了評議。
除了“盯住事”,居民議事會議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管牢錢”。
在2019年1月召開的第一次居民議事會上,轉塘街道率全市之先,建立了財政預決算、國有資產管理、意見建議交辦3個監督小組,對街道國有資產進行全面盤點清查。
在75位街道居民議事會議成員集思廣益下,轉塘街道聘請了第三方專業機構,用3個多月的時間摸清了街道十多年來固定資產賬實不清、賬實不符的長期歷史遺留問題。3800萬元!真實“家底”浮出了水面。“不容易,積壓了十幾年的糊涂賬總算明了了。”轉塘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鄭順祥感慨。
會議以外,議事會成員如何發揮作用?
西湖區人大常委會聚焦人大履職陣地調整優化,打通居民議事“最后一公里”。以全面提升人大代表聯絡站、居民議事廳建設作為做好試點工作的重要載體,堅持站點特色化、選址親民化、配置標準化,堅持接地氣,打造西湖特色“民意蓄水池”。
西溪街道打造“群眾身邊的聯絡站”,首創“智匯人大”信息系統,采用現代化智能屏,多層鏈接、實時點播,成功打造服務老城區“小場地”的“智能化”站點。
轉塘街道利用行政服務中心資源,打造人大代表、議事會成員、選民共商共享的“民意綜合體”,并結合區域實際,突出“網絡化”“專業化”建站,打造云棲小鎮、龍塢茶鎮、藝創小鎮等特色小鎮平臺聯絡站。
一年來,試點工作碩果累累。
街道人大工作“全面開花”
今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全國的節奏,影響了百姓的生活,企業之難、民生之難,各種新問題也迎面而來。
在這個關鍵時刻,西湖區人大常委會組織了全省首個“網上代表聯絡站接待”活動,10個街道人大20余家代表聯絡站于兩天內通過釘釘、微信群及視頻會議功能,組織101位省市區鎮四級人大代表、180位居民議事會議成員及377位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選民群眾共同參與,收集有關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綠碼使用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共計240余條,現場解決問題達69個。
而在同一時刻,全區人大街道工委及轄區人大代表、議事會議成員紛紛行動起來,宣傳疫情防控相關政策知識,主動為隔離戶提供上門服務,積極參與值守和社區管控任務,幾乎所有的代表和議事會議成員都投身“一線”,形成疫情防控和助力復工復產的強大合力。
人大在基層治理方面的制度優勢、隊伍優勢逐步顯現,而這也是得益于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設試點經驗在全區的推廣。
“我們要求試點街道先行,其他街道積極準備。”在試點工作取得成效后,西湖區人大常委會走一步學一步、走一步推一步、走一步帶一步,堅持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積極向其他街道推廣試點經驗做法,擴大試點范圍,在全區各街道形成了“全面開花”的可喜局面。
2019年5月,西湖區人大常委會召開試點工作首次推進會后,全區所有街道按照省人大試點方案要求和兩個試點街道的做法,緊跟試點街道步伐,制定各自的實施方案,完成規定動作,做好必答題。
如在健全交辦機制方面,2019年初區人大常委會全面聽取了所有人大街道工委的工作報告,并對所有人大街道工委交辦工作。在加強街道財政預算和國有資產監督方面,也是對所有街道做到了“三個全覆蓋”。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學習試點工作經驗做法,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西湖區人大常委會指導各鎮街道開展“一鎮街一品牌”創建活動,要求各個街道結合實際,更好體現本地特色,做好“自選題”“創新題”。各個街道積極響應、不斷嘗試,特色工作多點開花。
北山街道代表“民生圓桌會”架起“百姓暖心橋”;翠苑街道“一鍵呼一桌議”積極聽取和回應群眾呼聲;靈隱街道成立“代表專家組”形成督辦合力;古蕩街道對接“四個平臺”打造選民意見辦理閉環系統……
有章、有績、有力、有特色,西湖區街道人大工作穩步向前。
提供基層治理“西湖經驗”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些年來,隨著城市化的加速推進,街道的數量越來越多,經濟總量也越來越大。街道層面由于沒有人民代表大會、沒有本級人大代表、沒有健全的人大組織機構,使人大的監督工作在街道出現了“盲區”。浙江開展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設試點,可謂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打通治理的“神經末梢”,助推省域治理現代化的關鍵一招。
那么,西湖區人大這項工作究竟成效如何?實際成果與社會口碑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2019年,“西湖區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設試點案例”經過初評、實地調研、二輪專家評選、網絡公眾投票等層層關卡,最終從來自省直和各地市的260個案例的激烈角逐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全省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以優異的成績向省人大和全區百姓交出一份試點改革的高分答卷。
“重要性、創新性、實效性”是此次案例評選的標準。
“我們將試點工作作為深化全區改革的一大抓手、推進基層治理的一大機遇、補齊發展短板的一大舉措。”西湖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施迎利表示,試點工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是推進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十四屆六中全會決策部署落地生根、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基層生動實踐的一大舉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西湖區作為全省的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設試點,積極作為,勇于創新,扎實推進,在加強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設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實際效果,群眾對街道事務的參與和監督日益廣泛深入,而且在加強人大街道工委組織和干部隊伍建設,提升改造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建立實施街道居民議事制度,建立完善街道財政預算審查機制等方面,有不少創新做法,為浙江省有關街道人大工作法律制度建設提供了經驗。”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丁祖年對西湖區人大試點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和風細雨、潤物無聲。人大街道工委、居民議事會等名詞從過去的“鮮為人知”到如今的“口口相傳”,街道百姓從過去的“求助無門”到如今的“眾人事眾人商量著辦”,試點工作為街道居民參與轄區社會經濟事務管理提供了平臺,為融洽基層干群關系搭建了橋梁,為推進基層良治法治善治提供了思路,街道服務群眾更精準、更有效、更全面。由點到面的嘗試與論證,百姓的支持和口碑都證明,這些做法在基層是行得通、做得到、可復制的。
改革沒有終點,服務沒有盡頭。不斷夯實基層民主法治的制度基石,讓民意“走”上陽關大道,讓民生“走”到群眾的心里,是推動西湖區街道人大工作不斷“深化、完善、提升”的動力。
2020年1月1日,《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條例》正式實施,做好街道人大工作不僅有了“依據”,也有了“支撐”和“抓手”。
“我們把2020年確定為條例‘宣傳年‘貫徹年‘落實年。”施迎利表示,要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推動西湖區街道人大工作的整體提升和基層民主治理與時俱進。
“以貫徹條例精神為契機抓深化;以打造‘西湖樣板為目標促完善;以推進基層民主法治為宗旨強提升。”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的《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條例》推進會上,西湖區街道人大工作的“下半篇”文章已然書寫了良好的開局。
“在深化完善‘886制度的基礎上,建立‘街道人大工作協同機制。”
“突出規范性、創新性、獨特性,打造全省街道人大工作的‘西湖品牌。全區各人大街道工委要嚴格按照條例規定要求,逐一逐項落實,做到‘規定動作全到位。要繼續‘不止步、邁大步,以創新的思維,在西湖實現履職實行‘代表碼,議案建議‘掌上辦、實事項目‘線上督、接待群眾‘云上會,再創各自工作的新亮點。”
…………
藍圖已繪就,只待再揚帆。我們相信,西湖區人大街道工作必將書寫嶄新篇章,為推動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貢獻人大智慧,為浙江當好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貢獻人大的積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