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秉樞
進入4月,我國處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經濟社會運行逐步趨于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各地開始積極推進各級各類學校實行錯峰錯時有序開學,不少地區畢業年級已經陸續開學。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成為全國兩億多大中小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主題。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的“復學”,也必將成為影響和牽動億萬學生和家長的生活與學習主題。
疫情,提升著學校體育的意義
2020年2月,本應于春節后開學的春季學期因疫情影響不得不按下“暫停鍵”。為了全國兩億多大中小學生居家學習,教育系統緊急行動,打響了一場“停課不停學”的攻堅戰。“注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鼓勵學生鍛煉身體、開展課外閱讀”“將戰‘疫先進事跡教育和防疫知識、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作為重要學習內容”。教育部2月12日《關于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和3月6日《關于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對“停課不停學”提出了明確要求。“要重視學校整體環境創設,幫助師生盡快調整好狀態,以健康樂觀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教學工作和學習生活”“穩妥開展校內文體活動,保護學生身心健康”“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教育部3月23日《關于做好2020年春季學期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對“復學”后的學校提出了明確要求。響應“在家不外出、不聚會、不舉辦和參加集中性活動”的要求。2月17日,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正式開通,平臺首頁溫馨提示:控制上網時間,保護視力,鍛煉身體!疫情期間,各大網站、網絡平臺、微信公眾號紛紛刊發居家體育鍛煉、居家運動健身、居家健康調控的信息、視頻、課程?!扮娔仙降捏w育之家和他的健身之道”“鐘南山:體育鍛煉的踐行者”“鐘南山:體育運動要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伴著鐘南山的名字,體育鍛煉進入戰“疫”中的千家萬戶。在“停課不停學”的挑戰面前,在統籌好疫情防控和復學的挑戰面前,政府、社會、學校、家長、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對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價值的認識首次達到了如此的統一。
我國政府歷來重視學校體育和學生體質健康。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就提出了不斷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健康素質的9條措施、9點要求。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提出了促進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有機融合,不斷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綜合素質的3個機制、4項重點任務、3項制度建設、6條實施措施。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提出了進一步推動學校體育改革發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15條實施措施。習近平總書記更是站在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高度認識體育的作用。“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既是國家強盛應有之義,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幸福快樂,強身健體十分重要”。然而,長期的安寧環境,嚴酷的應試競爭,使得“健康第一”的理念、增強體質的要求、多玩一玩的呼吁,被層層束之高閣,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在政府、社會、學校、家長和學生中的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認識。突如其來的疫情,無疑給人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免疫力、體質健康、心理健康、健康生活方式這些詞語無不與體育鍛煉相關,與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相連。居家這種特殊狀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統籌這一特殊環境,提升著政府、社會、學校、家長和學生對學校體育意義的認識。
防疫,豐富了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形式
2月17日正式開通的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首頁展示的有防疫教育、品德教育、課程學習、生命與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經典閱讀、研學教育、影視教育、電子教材。十分遺憾的是,在首頁沒有看到與防疫、生命、安全、心理、家庭、研學有著密切關聯的體育與健康教育。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容,以培養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和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為主要目標的課程。常態下,體育與健康課程、課外體育活動、課余訓練、體育社團活動、體育競賽等是其實現學校體育目標的主要手段。這些手段中,除了健康教育、部分體育知識的傳授是和其他學科課程一樣坐在教室中進行之外,絕大部分內容是在戶外或室內運動場上進行的,教師的示范、講解、保護與幫助、糾正錯誤動作與學生的動作技能學習、體能練習、戰術養成、比賽實踐交相輝映,在師生身體展示的互動中學生體驗學習和嘗試進步。顯然,這樣的學習方式與書本知識為主的學科課程教學有著巨大的差異。正因如此,常態下的視頻教學等多媒體手段往往在學校體育教學中作為輔助教學手段用于幫助學生進行動作技術分析、比賽對手情況分析、理論知識學習等。
疫情的非常態下,學生居家學習,活動空間小了,參與體育活動的伙伴變了。如果說“停課不停學”讓全國學生可以用互聯網直接學到最好的課程,讓教師有機會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那么,“停課不停學”則呼喚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必須結合疫情防控和學科特點,融入適合網絡教學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逼迫”體育教師從教書匠變為新知識、新技術的持續學習運用者,從面對面的教學指導、手把手的經驗教授轉向線上教學,成為學生動作練習、健康狀況的點評者、分析者,引導學生在主動探究、自主體驗、自我玩耍、家人互動中激發學習興趣,提升鍛煉效果,增進家庭和睦,增強意志品質。疫情防控期間,國家體育總局組織專家研究推出的多種居家健身方法,各地體育教師已經進行的多樣化網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嘗試,不僅在防疫期間為學生和家長居家健身、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作出了貢獻,也為疫情防控和復學統籌提供了經驗。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高新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智慧場館、可穿戴裝備在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將豐富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教與學的形式,推動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在廣度、深度上實現新的跨越。而這一切的實現,有賴于政府加大對學校體育數字化、智慧化建設的投入,有賴于高素質、專業化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
戰“疫”,促進了政府、社會、學校、家庭的互動
學校體育的發展,學生體質的增強絕不僅僅是教育部門一家的事情。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就要求“全面完善學校、社區、家庭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網絡”“鼓勵家長和孩子共同參加體育鍛煉”。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要求“加強政府統籌,完善學校、家庭與社會密切結合的學校體育網絡”。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要求“逐步形成家庭、學校、社區聯動,共同指導學生體育鍛煉的機制”。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廣泛開展健康社區、健康村鎮、健康單位、健康家庭等建設”。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探索建立社區健康促進服務中心”。然而,長期以來,師生家校社五位一體促進學校體育發展、增強學生體質的局面并未很好形成,社區健康促進服務中心、健康社區、健康家庭的建設任重道遠。
疫情發生后,“社區”一詞頻頻出現在每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會議上,各地政府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居家”帶動了親子運動、隔代親子運動。“停課不停學”推動了企業、社會組織與學校聯手打造網絡課程?!熬W課”促使教師把“教”減到最少,把“學”放到最大??梢云诖咔檫^后,戰“疫”精神將化為教育力量。政府將充分發揮線上教學對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重要作用,提供常態化的線上學習平臺,供學生自主學習選擇使用。政府將依托社會力量,提供更好的公共體育服務,為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運動提供選擇,為家長提供公益性家庭體育與健康教育指導服務,構筑政府、學校體育、家庭體育和社區體育四位一體的協同創新管理方式。學校將研究建立便于線上線下結合的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結構和內容體系,密切家校聯系,推動學校建立與家庭、社區的伙伴關系;家長將樹立科學育兒觀念,切實履行家庭體育與健康教育職責,營造家庭體育的良好氛圍。戰“疫”促進的政府、社會、學校、家庭的有機互動,將助力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健康知識、傳運動技能、練身體素質、育品德意志”目標的實現,幫助學生通過體育鍛煉“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