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宜玲



在校體育課的練習時間有限,學生如果不加以復習鞏固,技能水平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出現遺忘和降低,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后加強練習。傳統的體育家庭作業存在學生和家長不重視、不理解,家校對體育作業認知水平不同等問題,導致學生不知如何完成,家長不知如何輔導和監督。再加上教師對體育作業的檢查和反饋不到位,導致作業無效化。筆者使用微課共享的方式,利用網絡等便利輔助工具,通過家校溝通、家校共享、家校反饋,逐步解決教師、學生、家長對體育家庭作業存在的困惑,并將其方法運用到日常的教學中,希望對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借鑒。
一、家校溝通,讓家長和學生看懂體育家庭作業
如何才能使家校進行高效有用的溝通?筆者做了嘗試,如果將所有項目全部拍成教學視頻和練習方法,家長就可以更加直觀地知道輔助方法和測試標準。這樣的話,家長便可以通過多媒體方式和學生一起互幫互助、有指導地完成家庭作業。
如,在一分鐘跳繩項目里,筆者分享了跳繩材質的選擇和長度的調整,跳繩的材質和長度對于一分鐘跳繩的成績也很重要,這樣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自身情況采購適合的跳繩種類,孩子和家長都可以根據圖片對跳繩長度進行調整。
如,仰臥起坐項目中,筆者拍攝了家長幫助學生進行仰臥起坐訓練的輔助性練習,輔助練習里包括了輔助名稱、完成個數、完成組數、組間休息時間等要求,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一起鍛煉身體,提高運動成績。
如,在坐位體前屈項目中,家長如何幫助學生練習坐位體前屈的視頻里,筆者明確列出家長按壓方式、學生的呼吸方式以及常見的錯誤動作的糾正,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坐位體前屈項目的正確練習方式。
僅有微課視頻、輔助方法是不行的,學生還需要按照訓練計劃進行練習,教師按照國家體質健康項目制作好訓練視頻,家長可以根據學生的薄弱項目進行監督和指導學生完成體育家庭作業,每周只需練習3次,每次練習的時間不超過10min(包括準備活動和拉伸運動)。另外家長還可以通過評價方式了解動作的評價標準,更好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完成的情況進行評價和反饋。
以跳繩作業為例,一分鐘跳繩不低于130個為一組,練習3組,組與組之間休息30s。練習結束之后,家長對學生進行坐位體前屈的輔助練習,要求盡可能掌跟觸碰腳尖,停留30s的時間。家長通過教師布置的作業,知道練習個數、組次、休息時間,評價要求以及通過視頻輔助的方法。家長便可以對學生的動作起到監督、評價和輔助的作用。
如果家長每天都監督學生練習,無形之中增加了家長的負擔,為了減輕家長指導監督的負擔,筆者將國家體測項目編排出15min左右的鍛煉視頻,15min的鍛煉視頻由4個小視頻組成,室內操為準備活動,身體素質操為提高運動強度和運動量,特色操(啦啦操、武術操、繩操)在學校時都已經學過,為學校特色操,拉伸操為針對提升坐位體前屈所制作的視頻操,家長只需播放視頻,學生跟著視頻練習即可達到練習的目的,從而也減輕了家長的負擔。
二、家校共享:建立永久性的共享文件,形成體育檔案
家長QQ群里面的聊天記錄太多了,如果家長沒有及時進行保存,很快就失效、過期、打不開了。很多家長私信筆者,能不能再發一下。一開始以為是小概率事件,但慢慢地發現,這并不是小概率事件,當筆者發完教學視頻之后,家長回復了收到卻并沒有保存,或者是沒有到考試測試的時間無法引起家長的重視,之后筆者便開始嘗試能不能用共享云盤的方式,建立專門的文件夾。
于是,筆者注冊了百度云盤,建立了文件夾:健康檔案室。將國家體測項目的測試標準、測試方式、練習輔助方法等全部用文件夾進行分類上傳,設立永久有效的分享碼,將分享碼分享給家長。當筆者對“健康檔案室”里的內容進行更新的時候,只需分享鏈接,家長的分享文件里也會實時獲得更新。這樣便解決了文件過期、找不到的問題。
三、家校反饋:闖關小群組,打卡樂趣多
隨著體測時間的不斷拉近,筆者的QQ頁面全部都是和家長的聊天,有詢問動作是否標準的,有拍攝學生練習視頻進行打卡的……共享性文件夾僅僅是筆者和家長的高效對話,那么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自我主動意識呢?
得到每日夜跑群的啟發,筆者也建立一個體測闖關群組,將開學測試未達到優秀的學生全部拉進體測闖關小組,在闖關小組里面制定沖關目標,良好沖優秀、及格沖良好、不及格沖及格。目標制定好之后便開始進行訓練計劃,將每個項目的訓練計劃發給群里面的家長,學生根據自己的弱項進行練習。
每個學科都會有配套的教科書,而體育教科書,學生幾乎從來不看,更有學校都不發體育學生用書。那么如果將體育教科書視頻化,將每一節課錄成時長min以內的微課形式,微課中包括運動講解、練習方法、易犯錯誤、如何糾正等,分享到共享云盤中。教師在進行新授課時,要求學生觀看共享云盤中的課程視頻,建立運動模型,再結合第二天的新授課,學生在練習的時候便會回憶易犯錯誤,有效地進行避免。教師在課中拍攝優秀學生的風采分享給家長,讓家長知道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教師在課后進行反饋,家長可以根據視頻,在家中對學生本次課堂中所學的內容進行檢查和評價。
時代在進步,教師也需要不斷成長。學習新技術,運用新技術,通過微課共享的方式,將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展示給學生和家長看,用直觀明了的視頻化教材讓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讓家長監督指導練習過程,家校之間溝通無障礙。
隨著共享時代的到來,利用文件永久共享的方式,家長可以在無教師指導的情境下,完成對學生動作的教學和指導,進一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隨著動作技能形成分為4個階段:泛化、分化、鞏固、自動化。學生通過課后打卡的方式進行課后鞏固,慢慢將動作技能自動化。教師將體能訓練列入每日打卡內容中,學生通過每日體能打卡,增強體能,加快促進動作技能水平的提高。教師通過學生打卡的反饋,對學生的動作進行評價,教師、學生、家長三力之間得到正向積極的循環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