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嵩澤 孫瑞雪
摘 ? ?要:城市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逐漸多樣化,相應的,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大幅度提升。我國是一個地域廣闊的國家,部分地區環境破壞嚴重,或是存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并且該市政給排水設計不合理,導致城市內澇和水資源浪費,極大地阻礙城市現代化建設發展。因此,應該加深海綿城市理念認知,滲透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及時有效改進其中的問題,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城市環境。
關鍵詞:海綿城市;市政給排水設計;應用
1 ?引言
在現階段我國各個城市運營管理中,給排水方面的問題不容忽視,因為給排水系統的運行不暢,很容易導致一些故障問題發生,致使城市相關區域的居民受到影響。基于市政給排水系統進行優化設計也就顯得至關重要,其中依托海綿城市理念進行改造優化成為關鍵手段,具備較高研究價值。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運用海綿城市理念往往需要關注于多個技術手段的靈活運用,以求更好解決傳統給排水運行問題,將海綿城市理念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2 ?海綿城市理念應用意義
從海綿城市的具體功能和運行特點上來看,其往往和市政給排水系統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對于市政給排水系統的優化運用意義重大,其中具體表現如下。首先,海綿城市理念的運用可以更好優化給排水功能,促使給排水系統可以更好服務于城市發展。從當前市政給排水系統的構建中來看,往往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給水管道以及排水管道的構建,對于人工給排水系統和自然給排水系統的結合要求更高。為了進一步優化運用自然給排水系統,注重海綿城市理念的踐行也就顯得至關重要。因為海綿城市的構建就涉及到了大量的自然因素運用,尤其是對于一些下沉式綠地或者是其他園林項目,都可以在給排水中發揮理想作用,明顯提升給排水系統運行功能。其次,海綿城市理念的運用可以更好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在當前我國很多城市運行中,內澇現象較為常見,尤其是遭遇降雨較為集中的時間,更是會出現嚴重內澇災害。從城市內澇問題的形成機制中來看,排水系統無法發揮積極作用成為關鍵原因,如此也就需要重點加大對于排水系統的優化構建,該方面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價值不容忽視。伴隨著海綿城市中一些強力蓄水設施發揮作用,在城市遭遇強降雨時能夠體現出更強的水資源處理能力,如此也就不容易發生內澇災害,排水以及凈水效果都比較理想。最后,海綿城市理念的運用還能夠提升水資源利用率。當前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困擾我國很多城市發展的重要問題,如何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規避水資源浪費,也成為市政給排水系統構建的關鍵著眼點。基于該方面訴求,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因為其存在強大的蓄水以及凈水功能,如此也就可以在城市缺水時及時供給,緩解市政給水面臨的較大壓力,同時達到較強水資源利用率提升效益,有助于綠色環保。
3 ?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運用
3.1 ?給排水設計中的人行道設計
在開展市政工程建設過程中,重要基礎設計之一即是人行道。通過人行道,行人的出行更加便利,同時也可以充分展現城市功能。在進行人行道設計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以海綿城市的理念為基礎進行設計。在以往市政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技術應用的路面一般都是不透水的,即使在陰天情況下,該技術水平下的路面會出現濕滑、積水的問題,從而導致行車出行的安全性受到影響。應用海綿理念,在選擇建筑材料的過程中,比較重視材料的透水性,以確保雨水有效滲入地下,避免出現堆積雨水的情況。同時,在對市場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道路設計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還需要有效控制地面的溫度以及濕度,有效補給地下水。在對道路設計的過程中,還可能會有其他因素影響土壤的滲水性,基于該種情況,相關的工作人員可以將排水管道放置到合適的地方,并保障有一定的坡度,有效實現排水功能。
3.2 ?車行道的給排水設計
車行道與人行道相似,在設計中也需要考慮地形、材料等綜合因素。但車行道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車行的速度遠高于人行,因而在設計車行道的給排水中應充分考慮車行道的特殊性。車行道上的排水系統應保持適應的密度,否則易對路面的平穩造成影響,從而增加行車安全風險。基于此,在海綿城市理論的指導下,車行道的設計中應注重充分發揮排水材料與地下給排水系統的功能。通過充分利用排水材料的作用,彌補路面排水設密度不足的問題。通過發揮地下給排水的功效,以彌補路面排水功能的不足。同時,車行道還應注重路面防滑功能的改善,在鋪設路面時,應考慮防滑材料的使用。在維持車行道基礎功能的基礎上,利用防水材料與防滑材料改善車行道的給排水功能。
3.3 ?海綿城市理念在綠化帶設計中的應用
海綿城市理念可以為綠化帶設計提高科學的指導方向,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是過濾雨水,在雨季經常會出現長時間降雨和突然降雨的情況,雨水中常包含著一定的有害物質,所以在回收利用雨水時要先過濾其中的有害物質,將處理合格的雨水資源用于城市綠化。第二是收集雨水,在鋪設綠化地帶時選擇透水性能良好的材料,當雨水滲透到底下時能夠匯集于綠化地帶,綠化地帶一般鋪設在市政道路工程下方大概20cm,保證雨水能夠順勢流進道路旁邊的盲溝中。第三是可以降低排水負擔,提高城市蓄水能力,因此在市政排水設計期間,設計團隊要根據綠化地帶的地形設計導流管道,城市的強降雨會帶來大量的雨水,管道的設計質量關系到城市的蓄水能力和雨水的回收利用率。最后是排放功能,通過連接綠化地帶的管道和地下管道,使雨水可以經過排水管道流出,城市降水量超出綠化帶承受范圍時,雨水就可以經過地下管道網絡流入地勢低的地方儲存起來,降低綠化地帶的儲水負擔。
3.4 ?海綿城市理念在附屬設施中的應用
路緣石和路肩邊溝屬于市政給排水中的重要輔助設施,其設計要遵循海綿城市理念的相關設計要求。路緣石有兩種類型,分別是平緣石和立緣石。平緣石的高度和附近路面的高度一致,目的是引導雨水流向綠化帶和雨水口,減少路面積水;立緣石比附近的路面稍高,下雨天時可以在雨水口匯集雨水,將立緣石進行豁口、打孔處理或者間隔式擺放,保證雨水順利進入綠化帶。以往采用混凝土的路肩邊溝設計,不但沒有美感,還經常出現堵塞現象,而且不能凈化雨水,現在一般運用植草溝的方式。
3.5 ?銜接城市綠地
在開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城市綠地與市政道路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借助城市綠地,能夠很好地促進道路徑流實現分流,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的生態環境。城市綠地還包括很多的滲透技術,如植被緩沖帶、雨水花園等。對水資源相對比較短缺的地方而言,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增強對雨水存儲和回收使用的功能,優化路面雨水的凈化效果,促進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對于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相關工作人員則需要加強雨水截污凈化技術的應用,有效降低或避免雨季出現凈流匯集現象。此外,對于污染比較嚴重的徑流,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首先治理污染,有效控制污染范圍,進而達到對污水凈化處理的目的。
4 ?結語
在當前市政給排水系統的設計構建中,為了更好提升運行效益,在降低自身運行壓力的前提下,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注重引入和應用海綿城市理念至關重要,這也是市政給排水系統設計人員需要關注的核心要素,可以綜合運用多個資源體現更強優化改造設計效益。
參考文獻:
[1] 黃源銘.“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安徽建筑,2020(1):248~249.
[2] 丁錫峰.“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19(24):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