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內容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各學科的教學,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態勢,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創造最佳的教學時機。而核心素養成為當前教育領域最熱門的話題,其主要目的在于踐行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緊密地結合起來。本文以高中語文古詩詞的課堂教學為例,結合文中所提到的教學策略,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升到教學日程上。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對古詩詞進行深刻地解析,探索有效的途徑,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視閾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所謂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積累知識的過程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建構知識體系,運用多樣化的學習方法,掌握學習心得,總結學習規律,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文化素養、道德情操以及人文涵養,真正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和進步打好基礎。古詩詞是語文學科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陣地。只有找到古詩詞教學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聯系,課程教學改革才能全面開展起來。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細致地分析古詩詞的內涵,對核心素養的培養進行深刻地解析,關注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中的情感變化,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播,強化學生對古詩詞的記憶和理解,與學生一起鑒賞古詩詞,從而達到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那么,在核心素養視閾下,高中語文古詩詞課堂中存在哪些問題,又是運用哪些有效的策略,以提高教學效果呢?
一、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
1.古詩詞的語言建構不夠科學,無法開發學生的語言組織素養
語言的學習和建構,是運用語言的有效方式。但是在傳統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由于學生對語言的理解缺乏足夠的認知,不知道如何去進行積累、整理,不能形成獨特的語言個性,學生學習古詩詞,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問題。諸如,
找不到古詩詞學習的凈化,其語言的運用規律不能進行科學地研究,學生品讀語言時,感受不到其中的藝術韻味,養不成好的語言組織習慣,導致學生的語言總結能力不強,最終影響到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2.古詩詞的教學模式不夠豐富,影響學生語文思維發展
隨著知識層次的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當務之急。然而,應試教育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在全面推進中,并不能如愿以償,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不能成功的開展起來,許多的合作活動,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學生對合作的認識意識不強,其思維的發展受阻,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空間狹隘,對于不同的內容缺乏理解,學生總是依靠機械式的記憶,提煉不出古詩詞的本質,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舉步維艱,不能達到總體水平的提高。
3.古詩詞的教學手段不夠靈活,無法提高學生的語文審美能力
學生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的提高,與知識的體驗、感受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實際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許多的一線教師,依然沿用常規性的教學手法,許多知識的傳授,依靠口述講解或黑板書寫的形式,學生只能通過對課本去感受和體驗古詩詞,作品所蘊含的魅力,得不到真正的發掘,學生不會運用恰當的語言進行古詩詞的鑒賞,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受到影響。
4.古詩詞的教學活動不夠精彩,阻礙學生文化素養和意識的增強
文化的傳承和弘揚,與豐富精彩的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雖然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活動很多,可是許多的活動,與學生的需求達不到完美的融合,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無法自主地進行學習,對于優秀內容的研究,停留在表面,博大精神的文化,得不到有效的開發,致使學生文化素養和意識的提高,受到限制。
二、核心素養視閾下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的研究
1.創設語言建構情境,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語言氛圍的營造,與情境的構建密切相連。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把握古詩詞教學的方向,以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為航向,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旨在探索古詩詞的韻味,把學生置身于不同的語境中,去感悟、賞析,與學生的情感更為貼近,鼓勵學生通過重點的語句,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激發學生探索語言的情感,促使學生語文感悟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比如在進行《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的古詩詞學習中,教師可以先通過經典的朗誦,把學生帶入到優美的意境中,了解古典詩詞的格式,抓住關鍵詞語與重點語句,品位這首詞的語言藝術與剛勁風格,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語言建構、運用水平和感悟能力。
2.運用豐富的小組合作學習,發展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
講解古詩詞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能簡單地進行傳授。而小組合作交流,能夠為學生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學科思維的不斷發展。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考慮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具有創意性的小組活動,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積極地實施小組交流,探索出有效的途徑,得出更豐富的成果,以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比如在進行《離騷》(節選)/屈原的古詩詞教學中,可以組織合作學習,先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朗讀競賽,然后布置合作任務,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每個小結的內涵,了解屈原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激發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影響學生的語文思維,達到古詩詞教學的最優化。
3.運用趣味性的現代化技術,增強學生的語文鑒賞水平
課堂教學的生動有趣,與現代化技術的運用,有著密切的關系。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靈活地組織古詩詞教學,運用生動直觀的方式,呈現古詩詞豐富的情感,以多元化的形式,把學生帶入到古詩詞的學習中,促使學生保持最佳的狀態,體會古詩詞的情感,把握古詩詞的內涵,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探究熱情,掌握文章的主旨,以促使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不斷提高。比如在進行《念奴嬌·大江東去》的古詩詞學習中,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歌曲,把學生的思想帶入到古代戰場上,走進三國,走進赤壁,去感受蘇軾豁達的胸懷,體會詩詞的意境,從中體驗美,欣賞美,了解蘇軾的創作風格,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4.組織精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促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不同的活動,將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感受,促使學生真正置身于精彩的世界里。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以古詩詞的特征為出發點,不斷地進行活動的研究和探索,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模擬詩詞中人物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把握詩詞所表達的情感,真正步入到深層次的學習中,以達到學生語文涵養的提高。比如在進行《琵琶行并序/白居易》的古詩詞學習中,教師在引導學生了解這首古詩大意的基礎上,對古詩進行擴展,讓學生分角色扮演白居易,讓學生依據詩歌內容,在角色扮演中,感受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技巧,以促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總的來說,古詩詞教學,是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也是深化教學改革的主要途徑。而以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為契機,組織古詩詞教學,尤為必要。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注重古詩詞的教學實踐,認真地分析以上問題,針對具體的問題,實施有效的策略,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學活動,依托課堂教學改革,把古詩詞的精髓發掘出來,升華古詩詞教學的情感目標,打破死記硬背的方式,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組織教學創新和改革,對古詩詞的內容進行科學的解讀,幫助學生掌握優秀的古詩詞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勝超.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034(07):277-278.
[2]劉曉紅.核心素養培養理念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思考[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23(15):211-212.
[3]呂曉陽.核心素養背景下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幾點思考[J].文理導航.2019,25(11):299-300.
(作者單位:河北省寧晉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