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全寄宿制;高中生;自我意識;團體輔導
【中圖分類號】G444【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20)48-0018-03
【作者簡介】朱海兵,江蘇省啟東市第一中學(江蘇啟東,226200)教科室副主任,高級教師。
高中生一個主要的心理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自我意識非常強,特別重視自我需求的滿足。全寄宿制高中生的學習和生活空間除了教室就是宿舍,他們在一起學習生活,更要學會認清自己的特點,與同學和平相處,更快更好地適應全寄宿生活。
本次團輔活動以宿舍為單位進行分組,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交流,正確認識自己,充分了解同學,學會更好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充分適應并享受寄宿生活。
帶殼花生、彩筆、A4紙、多媒體設備。
了解什么是自我意識,正確認識自己,從而確定自己的目標,不斷提升自己,尋找自己在集體生活中的合理位置。自信、自尊、自愛、自強,學會與同學和諧相處,適應全寄宿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享受全寄宿的學習樂趣。
一、團體暖身階段:各有所長
教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為大家準備了禮物——花生,啟東話又叫長生果,祝同學們新的一年心情愉快、學習進步,祝你們的爸爸媽媽工作順利,祝你們的爺爺奶奶健康長壽。大家每人一顆,請仔細挑選、認真觀察、用心對待屬于你的那一顆花生。
活動規(guī)則:學生以宿舍為單位進行分組,每個宿舍的舍長領取花生(宿舍有幾個人就領幾顆)。每人選擇一顆,然后仔細觀察這顆花生30秒。觀察完畢,舍長重新收齊整個宿舍的花生。教師打亂花生,讓學生尋找剛才自己選的那顆花生。
學生分組交流活動感受。
學生1:我一下子就選對了,因為我在觀察那顆花生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特點。與眾不同不一定是缺點,也可能是特點。
學生2:我選錯了,因為讓我仔細觀察時,我想這太容易了,不用觀察了。我學習上總沒有進步,可能與這種掉以輕心的特點有關。
教師:接下來請符合以下條件的同學們走到臺前來。選到最小的花生的同學,選到最圓的花生的同學,選到最多裂縫的花生的同學,選到不規(guī)則的花生的同學。
教師:請上來的學生講講感受。
學生1:我的花生最小,當時有一點不開心,但聽說小花生更香時,我心里又高興了。
學生2:我的花生是裂縫最多的,當時想我怎么這么倒霉,但聽到老師說這樣更容易剝開時,我就笑了。
設計意圖:通過“我的花生在哪里”游戲讓學生融入課堂,感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不要自卑,也不要自大,友好相處才能形成一個友愛的小家,為后面正確認識自己的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二、團體轉(zhuǎn)換階段:認識自我
游戲:我的自畫像。
游戲規(guī)則:在A4紙上畫出自己,可采用多種方式表達,如抽象的、形象的、寫實的、動物的、植物的。根據(jù)自己的第一感覺來畫,把心中最能代表自己的東西畫出來。畫好后在小組內(nèi)展示,輪流解釋自己的畫(盡可能描述自己的性格特征),并回答組員的提問。
學生1:我畫了一個籃球,當我心情不好時我就打籃球,通過打籃球我交到了好朋友,籃球就是我生活與學習的動力。
學生2:我畫了一個日食。我從來沒有直視過太陽,因為它的光線太強,只有日食的時候正眼看過太陽。我覺得有時我的心情就像日食,幾乎全是黑的,好在還有一點微弱的亮光,那就是我的信念。所以我把自己畫成日食,我就是那樣的人。

學生3:通過自畫像,我剛才與小敏和好了。上次在宿舍里我弄臟了她的布娃娃,當時她非常生氣,我笑她這么大人了還帶布娃娃上學。現(xiàn)在我才知道,原來她性格內(nèi)向,不開心時要跟布娃娃說話心情才會好點。今天我已經(jīng)和小敏說過了,我愿意做她的布娃娃,讓她不開心時和我聊聊。
設計意圖:通過自畫像活動,學生有一個自我認識的過程,對自己進行系統(tǒng)的反思。分享交流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對自己的認識更加豐富透徹,也使同學之間更好地了解彼此,在情緒不好時找到傾述對象,緩解負面情緒,增進友情。
三、團體工作階段:展示自我
教師:請完成表1《一個特別的我》。
學生1:我發(fā)現(xiàn)一些我以為的缺點在同學眼中反而是優(yōu)點。我以后遇到問題時要多和同學交流,這樣會給我更多的思考角度,就不會再鉆牛角尖了。
學生2:我寫不出自己的長處,常常感覺自己很沒用。今天通過交流,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同學眼里還是有很多優(yōu)點的,原來同學們還是很關心我的。現(xiàn)在我好像沒有那么迫切地想放假見父母了,與同齡人一起吃飯、睡覺、聊天還是很開心的,原來寄宿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設計意圖:通過填表,學生對自己的優(yōu)缺點進行集中剖析,看清自己的長處與短板,并感受被同學關注的喜悅。
四、團體結束階段:塑造自我
教師:同學們,請思考以下問題,并在組內(nèi)討論。我的限制是什么?我該怎么做?專心想一想!做做看!做得怎么樣?
學生1:我的限制是不善交流。我想首先在心理課上做到積極與同學討論,今天我已經(jīng)開始這么做了,發(fā)現(xiàn)也沒有我想象的那么難。現(xiàn)在我在全班同學面前發(fā)言,就是我最好的進步。我這周想要做的事是每天與每個舍友講話不少于10句,這也是寄宿生活的好處,以前不寄宿時,放學就急著回家,沒機會和同學交流。
學生2:我的限制是數(shù)學不太好,所以數(shù)學課上總開小差。我準備下次數(shù)學課上用剛才小組討論的辦法,把數(shù)學老師當成我喜歡的明星。回宿舍也可以與同學交流數(shù)學學習的問題,同學間的交流也是收獲滿滿。
設計意圖:“五步法”小游戲讓學生思考如何對自己的短板進行補救與改善。一個宿舍的同學在一起交流,可以增進彼此間的友情。這種交流模式還可以遷移到平時的宿舍交流中,讓學生學會更好地溝通,適應寄宿生活。
本次團輔將學生以宿舍為單位分成若干小組開展活動,讓學生在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拉近與舍友的距離,感受群體生活的溫馨。每一個活動都緊緊圍繞主題有坡度地展開,學生自然進入狀態(tài),很好地投入到活動中。學生的自我發(fā)展程度不同,在團體活動中,有的學生主動熱情,有的學生被動勉強,教師要注意不能操之過急,避免對學生造成心理傷害。教師要特別關注活動中的生成性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會反映出學生自我肯定和自我悅納方面的需求,關注并解決這些問題也是團輔活動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