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王英
摘要:在德育工作中,我們班主任老師要努力想辦法使“不為者”轉化為“為者”,讓后進的一些學生也能有所作為。我們可以用“道德判斷一道德思考一道德踐行”這一德育新途徑來教育孩子,讓他們判斷自己行為是否正確,讓他們學會思考并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
關鍵詞:德育工作;效果;啟悟;新途徑
一、事例描述
小波同學是一名外地生,母親在他三歲時就去世了,自小跟隨殘疾的父親在紹興讀書。由于家庭貧困,且又得不到母親的照顧,剛來我們班的時候一是成績差,幾乎是我們班級的倒數幾位;二是個人衛生情況不佳,頭發和臉包括校服經常很臟;三是喜歡和其他班級的外地生交往,總愛動小腦筋怎么去玩。
1.借錢問題
一開始的時候我并不知道這個事情。直到有一天,我們班有個小男生在放學后偷偷跑來告訴我,說是上星期小波借了他20元錢至今還沒還。我本以為是件小事,應該很快就能解決。我找來小波問這個情況。沒想到小波竟一口否決:沒有啊,我沒借***的錢。結果是死無對證,因為事實就是做這事時只有兩個當事人。我也只好委婉地教育幾句。但過了幾天又有同學說小波借錢不還,同樣的,又是死無對證。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小波這孩子該不會到處騙錢吧,那還得了。但我知道再追究這事已沒有一點效果。于是,我在班主任日談話時專門提到了同學間如何處理借錢問題,也暗示小波切不可再做這樣的事情,就當我給過孩子機會了。
2.貧困金問題
為了幫助小波,在第一次的貧困生申請中,我留了一個名額給他。當時他很驚訝,聽他的意思是,我成績也不好,行為也不好,老師為什么要幫我呢?其實我是覺得這孩子很可憐,他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家庭的緣故,所以我決定要幫幫他。當我把學校資助給他的200元貧困金交到他手里時,孩子很是感動,對我說了聲謝謝。我當時挺高興的,至少我讓這個孩子明白老師在關心他。
但是在一個多月后的家長會讓我很是傷心。那天,小波的父親來開家長會,當我無意中提起這筆貧困金時,小波的父親競說不知道有這回事。也就是說小波拿了這筆錢自己花掉了。我當時心都涼了。第二天,我找小波談話。小波很是難為情,說是抵擋不了誘惑偷偷地將這筆錢買零食吃了。末了,還說了句:別的同學都有好吃的,我沒有……但是我知道錯了,以后不會了。這難道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嗎?
二、我的困惑
每每想起這個學生,心中多少有些遺憾。作為他的班主任老師,沒虧待過他,也算盡力在幫助他,但說到底畢竟沒有改變過他,這就談不上真正的幫助。
與小波相處的時間里,我一直在思考兩個問題:1.面對單親家庭的后進孩子,教育工作者怎么樣妥善教育?2.怎么樣才能真正幫助貧困生?
幾年的班主任工作,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小有成就,但事實上在與學生的相處與處理種種事情的過程中,內心還是很彷徨很困惑。我們的教育究竟該是怎么樣的?
三、德育新途徑給我的啟悟
在本學期授課時,讀到《國學與美德》里的一篇文章,即“有為”篇里的《不為者與不能者》,翻譯成現代文就是:
宣王說:“不愿意做和做不到有什麼區別呢?”
孟子說:“要一個人把泰山夾在胳膊下跳過北海,這人告訴人說:‘我做不到。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個人為老年人折一根樹枝這人告訴人說:‘我做不到。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大王您沒有做到用道德來統一天下,不是屬于把泰山夾在胳膊下跳過北海的一類,而是屬于為老年人折樹枝的一類?!?/p>
我恍然大悟,小波何以至此,不正是因為沒有理清“不為”與“不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嗎?他無所事事,自然不能安心于學業。蔡元培說:“給他們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這一點我不曾做好。我沒有幫助學生發展他們的能力,完成他們的人格。無論是在處理借錢事件上還是貧困金事件上,我不過想將出現的問題擺平,不讓它泛濫而已。至于給小波申請貧困金或許是出于對單親孩子的同情,而并沒有想過要發展他的能力,更別提要完成他的人格。我教育學生,目的性不夠明確,所提的高度還不夠。從他兩次對待貧困金的態度看來,他不過就是一個無知的孩子,他尚不懂什么叫尊重。也就是說我沒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他們在對待生活對待自己的態度上還不夠理想。
因此,在德育新途徑實施的過程中,我們班主任老師要努力想辦法使“不為者”轉化為“為者”,讓后進的一些學生也能有所作為。我可以用“道德判斷——道德思考——道德踐行”這一德育新途徑來教育這個孩子。無論是借錢問題還是貧困金問題,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先讓學生判斷這件事是否是正確的。再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件事是做錯的,接著引導學生在以后的事情中要用正確的道德觀去實踐。這樣才會將一個后進生引導到一條正確的道路上來。
事后我單獨找小波談話。我說“今天課上你聽懂了嗎?”他說“我沒有聽?!蔽姨岢鲈俳o他講一次課,他低著頭說好的。在我重又講了這篇文章的含義之后,我問他:“現在你懂了嗎?”他點點頭說表示已經懂了。我讓他把課文內容講給我聽。他按著我的意思認真地講了一遍。我說:“現在來講講你吧,你覺得你是不為者還是不能者?”他難為情地說道:“我是不想做?!薄盀槭裁茨??”他說:“反正沒有人管我?!蔽覐某閷侠锬贸鲆粋€信封塞到他手上說:“這是我替你申請的500元錢?!彼苁浅泽@,他一定在想為什么我還愿意相信他。他拿了信封走出辦公室,不一會兒又返了回來。
我望著他,他似乎紅了眼。他說“老師,我真的錯了。”“你錯在哪里?”“我不該騙您?!薄澳阒皇球_了我嗎?”“老師,我不是一個好學生。我連做人最起碼的誠信都沒有。”“那你知道該怎么做了嗎?”“我對自己會有所要求的,從今天起我得認真上課認真做作業,我要讓自己從‘不為者成為一個認真做事的人?!薄昂?,老師相信你并一如既往地幫助你,希望你能做到。”他很認真地點了點頭。
我想:今后這個孩子不一定會成為一個杰出的人,但這件事一定會影響他。如果因為我對他的關愛和引導能對他有一點點的改變的話,我將感到十分高興。接下去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將繼續用“道德判斷一道德思考一道德踐行”這一德育新途徑來指導工作,爭取將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