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學清
摘要:美育在我國鄉村音樂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培養審美與健全人格的作用。近年來,由于大量的農民外出務工,留守青少年逐年增多,凸顯出鄉村音樂教育對留守兒童的美育教育功能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廣西桂平市中小學的鄉村音樂教育進行實地調查,調查得出鄉村音樂教師比例嚴重失衡、學科教育不夠受重視、師資力量失衡等問題,針對當前現狀進行問題剖析,以尋求提升桂平市鄉村音樂教育質量的策略,以期達到美育的審美感受力、審美創造力及審美情趣的教育作用。
關鍵詞:美育;鄉村音樂教育;發展現狀;策略
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文件,明確與規定學校所要開設的美育課程。其中,音樂課程首當其在。近年來,桂平市農民工大量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和青少年逐年增長,通過音樂這門學科,向中小學生展示美,這有利于對留守兒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對其審美感受力、審美創造力及審美情趣的培養。美育的本質在于審美教育,即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不僅要提升審美的素養,還要培養影響美、塑造美的審美情趣。本文通過對廣西桂平市中小學的鄉村音樂教育進行實地調查,調查當前中小學鄉村音樂教育現狀,針對現狀進行問題剖析,如何在鄉村音樂教育體現美育的本質與價值,以尋求提升桂平市鄉村音樂教育質量的策略。
一、桂平市中小學鄉村音樂教育現狀
桂平市地處廣西東南部的縣級市,是歷史上的潯州舊址。這里屬于南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北回歸線橫貫中部。通過實地調查,桂平市目前中小學鄉村音樂教育分布于28個鎮的鄉村,筆者發現桂平市中小學鄉村音樂教育有如下幾個問題:
1.音樂教育資源投入不足
桂平市的教育投入與教育資源分布,出現城鄉分布不均,出現二元分化甚至多元割裂的情況。教育資源包括教育經費、師資比例以及軟硬件設施,筆者將從以上三個方面闡述桂平市鄉村音樂教育資源投入不足的問題。
(1)資金投入比例偏低
該市中小學生的每年人均經費不足千元,城市教育投入比例達60%以上,而農村教育投入比例僅為23%。鄉村音樂教育資源能夠獲得投入則會少而更少。這是由于國家與省級財政對義務教育投入比例過低,重擔壓在縣鄉兩級財政上,這是財政開支很大的一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音樂教育資源投入不足也只能為下策。
(2)城鄉師資比例不均衡
城鄉教師的投放因多種原因造就了城鄉師資比例不均衡的問題。一方面,由于農民工大量外出,人口外遷務工與人口基數的銳減,鄉村學校學生也相應減少,教師編制無法按照每個學校的實際需求進行教師的安排落崗;另一方面,由于鄉村音樂課程不是升學主課長時間不受重視,鄉村偏遠、農村頂崗音樂教師往往不是專業的音樂教師在授課,不像城市學校的音樂教師專人轉崗,這就造成了桂平市城鄉音樂教師比例不均衡的現象。
(3)軟硬件投入差距大
在城鄉音樂教育中,一般而言城市教育設備都較為完善,多用多媒體教室、配備精良的音樂設備給學生提供并使用。然而,鄉村音樂教育中,很多鄉村學校沒有足夠的條件配備多媒體教室與音樂設備,僅憑口傳心授進行教學或者因為條件不符取消音樂教學。城鄉音樂教育軟硬件的投入,決定著教育出口的效應性,不融忽視。
2.音樂教師師資嚴重缺乏
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是教學的主體,占有不可取代的主導作用。教師、學生與學生家長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占有重要的教學作用。教師師資的缺乏,將嚴重制約著教學的發展。通過鄉村學校走訪,筆者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桂平市鄉鎮的音樂教師與學生家長進行隨機訪問,發現桂平市鄉村音樂教師師資嚴重缺乏,有以下幾點原因:
(1)音樂教師編制無法落實
“教師編制是國家進行教師資源配置的重要杠桿,是教師隊伍堅實的關鍵環節。”農村教師編制的落實,首先在社會地位與身份認同給予了農村教師體制身份的認可;其次,編制的落實與教師的福利待遇直接掛鉤,這實際的物質利益對農村教師的吸引力是很大的。由于近年來我國人口出生率的逐年下降,農村學校的生源減少,大量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存在對教師編制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處學校合依然不能滿足相應學生的數量匹配相應音樂教師的條件。另一方面,學生向城鎮化流動,農村學生數量不多是制約教師編制無法落實與教員無法投放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2)鄉村音樂教師待遇不高
鄉村音樂教師待遇低下,它不僅僅是因為工資低、環境差的問題,此外長遠發展空間的考慮。調查中,六成受訪者表示鄉村教師的待遇偏低;一半受訪者認為鄉村教師的社會地位較低;四成受訪者表示鄉村教學環境偏于艱苦:四成受訪者認為鄉村教師的教學負擔過重。結合調查問卷的數據,筆者發現鄉村音樂教師流失大,這主要歸結于鄉村音樂教師待遇不高,留不住人才。
城鄉經濟發展差距化的拉大,導致了城鄉二元結構的固化向兩極發展,這些都是導致教育資源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教師工資待遇低下,這是鄉村音樂教育的瓶頸。建立健全的保障制度機制是破解瓶頸的關鍵,為鄉村音樂教師的發展保駕護航。
3.學校不夠重視音樂課程
目前,桂平市鄉村中小學學校所面臨的現狀對音樂課不夠重視。通常,音樂課都被主科搶占或者直接上課,甚至一些農村學校連音樂教師沒有配備,無從談起音樂課教學。在鄉村中小學,音樂課程沒有得到足夠的校方重視,課程大多沒有開設音樂課程。
筆者通過實地調查,發現桂平市中小學鄉村音樂教育存在音樂教育資源投入不足、音樂教師師資嚴重缺乏以及學校不夠重視音樂課程等問題。這些原因都是制約著桂平市中小學音樂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解決與提升音樂課程教學質量是美育教育的關鍵。
二、提升鄉村音樂教育質量之策略
針對桂平市當前中小學鄉村音樂教育現狀進行問題,桂平市中小學鄉村音樂教育效果并不明顯,究其原因是因為多個原因共同造成。為更好地提升桂平市鄉村音樂教育質量,改善鄉村音樂教育教學環境,提升鄉村音樂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高鄉村音樂教育的發展水平,進行以下幾個方面作策略設想。
1.加大鄉村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的中提出,要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推動城市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等。根據桂平市財政報告對義務教育近五年的資源、資金的投入比例逐年增長,市級與縣鄉級財政愈加重視鄉村義務教育。加大對鄉村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必要的政策傾斜與資金投入,這是提升鄉村音樂教育的質量的有力保障。
2.加大鄉村音樂教師的崗位落實
鄉村音樂教師身處社會基層,他們最關心的就是生計問題和將來發展空間問題,教育主管部門應制定措施和制度來解決鄉村音樂教師的后顧之憂。在政策的制定上,相關部門應在特定的領域向農村教師傾斜,首先要保證他們工作崗位的落實。崗位的落實包括鄉村音樂教師編制的發放、鄉村音樂教師崗位的安置以及在桂平市中小學的將來的發展空間,確實做好鄉村音樂教師的崗位落實系列工作,是一項有利于鄉村音樂教師安心工作的民心工程。
3.提升鄉村音樂教師的專業技能
音樂教師掌握嫻熟的業務能力水平,在鄉村音樂教育中尤為重要。上文中提到鄉村音樂教師的較多“一崗多用”,這將在時間與精力掣肘音樂教師的業務能力。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三種方式提升專業技能水平:(1)招聘經驗豐富的音樂教師,為鄉村音樂教師注入新的活力,帶動音樂課程的有序進行;(2)以老帶新,定期開展教學幫扶活動,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幫助與指導新入職教師提升教學業務水平;(3)繼續教育提升計劃,有計劃地對鄉村音樂教師送往專業的音樂院校進行業務提升。例如,每年桂平市教師發展中心都會有定期的中小學教師培訓項目,邀請廣西知名教授與名師進行授課講學,提升中小學教師的業務能力。
三、結論
當前,桂平市的鄉村音樂教育對于留守青少年的培養審美與健全人格的仍擔負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廣西桂平市中小學的鄉村音樂教育質量的提升策略的探討,以求獲得達到美育的審美感受力、審美創造力及審美情趣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