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李寄斬蛇》與臨水夫人陳靖姑傳說研究

2020-08-05 04:08:26李姿瑩
閩臺文化研究 2020年2期

李姿瑩

(閩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0)

福建民間故事所描述的習俗禁忌很多來源于當地婦女的社會生活。傳統女子婚嫁之后,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傳宗接代”,生育在古代醫療條件不佳的情況之下,是一件賭命的大事。俗話說:“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梆”,表明了生育對于女性的危險性及其身份地位的影響。閩臺當地的產神信仰當推臨水夫人,而臨水夫人正是從女杰形象轉變而來的女神信仰,臨水夫人成神過程中有“脫胎救民”的傳說,因胎被妖所吃,遂立誓返回山門再次學法專為“救產護赤”,從而轉變為“護產女神”;同時還有“栽花換斗”改變嬰兒性別等功能存在,當然,這與傳統“男尊女卑”觀念有關。

除了是守護女性生育的女神,臨水夫人陳靖姑在傳說中的另一個形象則是女杰。福建女神的神格化通常是因其保家衛國或是為了鄉里犧牲自己,死后得以敕封,漸漸發展成為地方的守護神,同時又帶有傳統女巫的遺風,例如媽祖與臨水夫人則皆是如此。成為一地信仰之后,也流傳到臺灣寶島,以及東南亞各僑居地。臨水夫人之所以為女杰成神,是因為在其傳說中有“斬白蛇”的重要情節,本文即從此角度對“臨水夫人斬白蛇”情節與《搜神記·李寄斬蛇》進行對比研究,討論閩地的崇蛇遺風、人牲獻祭傳統與閩越土著、漢民勢力角力的變化;以及李寄的英雄歷險主題對于陳靖姑女杰成神的影響,并分析此一故事情節中所包含的歷史內涵,以及雜揉了豐富的福建地方文化元素之后的流變發展。

一、臨水夫人信仰來源與斬蛇情節

臨水夫人信仰從福建為核心輻射到浙江、廣東、臺灣,乃至于東南亞各地皆有其信仰,是一股重要的民間信仰勢力,稱作三奶派,或為閭山派的一脈。臨水夫人原名陳靖姑,又稱臨水奶、順天圣母、娘奶、夫人媽等。

陳靖姑傳說大致內容為:陳靖姑乃觀音滴血化胎,自幼穎異有異能,學法歸來劉杞為妻,因脫胎祈雨與宿敵白蛇精斗法,難產而死,化為護產育幼之女神。

茲引《古田臨水宮志》將陳靖姑傳說情節整理如下:

陳靖姑傳說情節出處建寧府徐清叟子婦懷孕,十有七月不產,舉家憂懼。忽一婦人踵門,自言姓陳,專醫難產。徐喜,留之,以事告陳,婦曰:“此易耳。”……陳令備數仆持杖樓下,候有物墜地,即捶死之。陳婦以產婦吹呵按摩,但見產一小蛇,長尺余,自竅而下,群仆捶殺之,產婦平安,全家舉手相慶。重以禮物謝之,俱不受,但需手帕一方,令其親書“徐某贈救產陳氏”數字。陳曰:“某居福州古田某處,左右鄰某人,異日若蒙青目,萬幸。”……后徐知福州,憶其事,遣人尋訪所居。鄰舍云:“此間止有陳夫人廟,常化身于世,救治難產。元·無名氏 《湖海新聞夷堅續志》[3]卷六 順懿夫人按《楓涇雜錄》云:唐大歷中,閩古田縣有陳氏女者,生而穎異,能先事言,有無輒驗。嬉戲每剪鳶蝶之類,噀之以水,即飛舞上下。嚙木為尺許牛馬,呼呵以令其行止,一如其令。……未字而歿,附童子言事,鄉人以水旱禍福叩之,言無不驗。遂立廟祀焉。宋封順懿夫人,代多靈跡。今八閩人多祀之者。元·無名氏《搜神記》[4]卷四 大奶夫人昔陳四夫人,祖居福州府羅源縣下渡人也……嘉興元年,蛇母興災吃人……遞年重陽買童男女二人以賽其私愿耳,遂不為害。時觀音菩薩赴會歸南海,忽見福州惡氣沖天,乃剪一指甲化作金光一道,直透陳長者、葛氏投胎……因諱進姑……進姑年方十七……匍往閭山學法……至今八月十三起,乃蛇宿管度,多興風雨霖雹,暴至傷民稼穡,蛇妖出沒,此其證也。后唐王后分娩艱難,幾至危殆,妳乃法到宮,以法催下太子,宮娥奏知,唐王大悅,敕封都天鎮國顯應崇福順意大奶夫人,建廟于古田,以鎮蛇母不得為害也。圣母大造于民,如此法大行于世,專保童男童女,催生護幼,妖不為災。良以蛇不盡殲,故自誓曰:“女能布惡,吾能行香普敕。”明·無名氏《三教源流搜神大全》[5]《閩都別記》沿《臨水平妖》以白蛇、長坑鬼為主要斗爭對象,但它又幾乎網羅了福州地區所有陳靖姑收妖除怪的傳說,加以重新編排演繹,于書中占有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清·里人何求《閩都別記》[6]或稱《臨水平妖志》,或《臨水平妖傳》,作者姓名無考,版本年代無考,現所見為「民國年間上海普及出版社鉛印本”和臺灣瑞成書局的翻印本,以及臺灣宮廟翻印的同名小說本多種。故事線索從單純的斗蛇、斬蛇增添了求雨,并將《海游記》中脫胎收蛇妖改為“脫胎求雨”。《臨水平妖》豐富了陳靖姑信仰傳說,但其中故事并非都產生于福州傳說,而是作者據當時各地流行的傳說匯集而成的,如蔡襄修洛陽橋故事……使長坑鬼有害胎、致陳靖姑殞難之結局。清~民國《臨水平妖》[7]

元代的傳說故事著重宣揚陳靖姑之異能與護產功能,特別是《搜神記》中的描述似于女巫,且未字而歿,與其他陳靖姑傳說有相當大的區別,此一描述并非是女杰成神,而應分類為孤娘信仰才是。由此看見,閩中巫覡風俗之盛,其中能看見的與童子相關聯事,是附童子身言事,這與孤娘信仰的占卜之術(觀三姑等)又有其關聯,卻未談及護童之事。明代開始即有殺蛇與護童護產情節出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提及蛇妖吃童男童女與助唐王后順產之事,便可認為是日后臨水夫人護產童職能的展現,往后以臨水夫人的前身(觀音血胎)加強其成神之正當性,與蛇妖的宿仇(同為觀音化身)則強調陳靖姑與蛇爭斗之必要性,同時添加了閭山學法與嫁劉杞之事,從助唐王后產到自身難產,尸解后成護產之神。

魏應麒是最早對臨水夫人進行研究的學者之一,他首先提出認為有關臨水夫人的傳說中,最主要的主題即是“斬蛇”。閩地多蛇,人身安全受到極大的威脅,因而需要驅蛇、斬蛇的英雄存在,同時人們對于自然界的一切帶有著神秘的崇拜,蛇的形象是陰類且具靈幻特質,于是產生了許多的傳說,將陳靖姑斬蛇情節整理如下:

陳靖姑斬蛇傳說 出處 備注學法救兄斬蛇 《三教搜神大全》[9] 年十七,兄陳二相困古田臨水村白村蛇洞中,乃往閭山洞王女學法,學成破洞救兄,斬蛇三段。得嫗授符祿之術,受閩王召斬蛇三段《十國春秋》[10] 閩王封順懿夫人,封子舍人,賜三十六宮女為女弟子,逃于海上不知所終。師從閭山許真君,斬白蛇化閩后,脫胎祈雨而亡《閩都別記》[11] 閩王封崇福臨水夫人,卒后加封昭惠。

臨水夫人斬蛇的傳說,可說是集許多傳說之大成,如《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當中的“蛇母興災吃人,占穴古田臨水,鄉人廟記,遞年重陽買童男女賽愿。”藍本即是出于干寶《搜神記》中的《李寄斬蛇》:

東越閩中有庸嶺,高數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長七八丈,大十余圍。土俗常懼。東冶都尉及屬城長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禍。或與人夢,或下諭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長并共患之。然氣厲不息。共請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養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嚙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又舉《酉陽雜俎》中許旌陽斬蛇的傳說:

晉許旌陽,吳猛弟子也。當時江東多蛇禍,猛將除之,選徒百余人。至高安,令具炭百斤,乃度尺而斷之,置諸壇上。一夕,悉化為玉女,惑其徒。至曉,吳猛悉命弟子,無不涅其衣者,唯許君獨無,乃與許至遼江。及遇巨蛇,吳年衰,力不能制,許遂禹步敕劍登其首斬之。

魏應麒認為《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描述陳靖姑的斬蛇法術是師承閭山洞王女,以及《閩都別記》載陳靖姑師承閭山法主許真君(許旌陽),當即從此附會而來。第三則是白蛇幻為閩王后作亂遭陳靖姑斬殺或鎮壓的說法,當來自于《獨異志》:

蜀王李勢宮人張氏,有妖容,勢寵之。一旦,化為大斑蛇,長丈余。送于苑中,夜復求寢床下。勢懼,遂殺之。

即是《十國春秋》載“白蛇隱跡于宮禁,幻為人形。”《閩都別記》中所說的白蛇化為閩王后陳金鳳,似也有張氏化蛇的傳說演變的痕跡,故魏應麒認為臨水夫人斬蛇的的傳說,是眾蛇妖傳說的集合體,也是因應時代環境的需求所產生。

二、斬蛇之必要:《李寄斬蛇》之于陳靖姑傳說之影響與意義

“斬蛇”,可說是明代臨水夫人傳說中很重要的一個情節,然臨水夫人的神職功能主要在于“救產保赤”,但在民間傳說與后代小說當中,卻始終與斬蛇情節脫不開關系。一直以來,眾多學者認為搜神記中的李寄斬蛇即是陳靖姑傳說故事的原型:“也有人認為,陳靖姑與蛇斗爭的故事情節是源于晉干寶《搜神記》記載的李奇斬蛇的傳說。”又云:“陳靖姑的信仰,是和神話傳說同步發展而來,根據文獻記載,在魏晉時期流傳的《李寄斬蛇》傳說可能是陳靖姑的最早雛形。”

究竟為什么會認為陳靖姑斬蛇與李寄斬蛇有其關聯性,并無多加說明,而其兩者相關問題,應就《李寄斬蛇》故事談起:

東越閩中有庸嶺,高數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長七八丈,大十余圍。土俗常懼。東冶都尉及屬城長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禍。或與人夢,或下諭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長并共患之。然氣厲不息。共請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養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嚙之。累年如此,巳用九女。爾時預復募索,未得其女。將樂縣李誕,家有六女,無男。其小女名寄,應募欲行。父母不聽。寄曰:父母無相,惟生六女,無有一男,雖有如無。女無緹縈濟父母之功,既不能供養,徒費衣食,生無所益,不如早死。賣寄之身,可得少錢,以供父母,豈不善耶!父母慈憐,終不聽去。寄自潛行,不可禁止。

寄乃告請好劍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詣廟中坐,懷劍將犬。先將數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頭大如囷,目如二尺鏡,聞餈香氣,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嚙咋,寄從后斫得數創。瘡痛急,蛇因踴出,至庭而死。寄入視穴,得九女髑髏,悉舉出,咤言曰:汝曹怯弱,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乃緩步而歸。

越王聞之,聘寄女為后,指其父為將樂令,母及姊皆有賞賜。自是東治無復妖邪之物。其歌謠至今存焉。

《李寄斬蛇》的故事包含了幾個主要的情節,王青認為可以包容在AT300屠龍者以及AT303兩兄弟的故事類型當中,更為簡短的表現方法即是龍穴脫險(Dragon Rescue)的情節,龍穴脫險包含幾個要素:

1.貧窮的夫婦死后留給一對子女一間小屋與三只羊;

2.男孩繼承了羊,用羊換來三只怪異的狗;

3.途中遇到老者,得到老者贈與的魔劍或武器;

4.到達王城得知有一七頭怪龍,要求獻上少女,否則將掃平王城,結果公主中簽,須先獻祭;

5.國王許諾能救下公主者,能娶公主并得到半個王國;

6.男孩帶著狗前去救公主,成功斗龍,救下公主,最終與公主成婚;

《李寄斬蛇》同樣是以除害為主要目的,而惡龍變成惡蛇,展現了閩中多蛇的狀態,所使用武器也是狗與劍,被獻祭的對象與勇者則是融為李寄一人,此是李寄與其他同類型故事中最為不同的地方,同時李寄也可以被認為是女神成神身分之一的女杰,只是她最后的身份轉換是經由王權聘為王后,比起屠龍者類型,確實與臨水夫人的故事情節其相似程度更高,并也包含了閩地遺風的意義。

(一)福建崇蛇信仰遺風

閩地自古多蛇,從“閩”字中就可以見一二,閩字為門中有蟲,即是門中供奉著蛇,《說文解字》許慎釋閩:“東南越,蛇種,從蟲,門聲。 ”這里“蛇種”就是“蛇族”,閩越人信奉蛇族乃因為閩地多溫濕丘陵,許多蛇類繁衍居生在此,對于閩越祖先的生產與生存造成極大的威嚇,而人們自然會由懼怕到崇敬,之后便形成了對蛇神的信仰。除了蛇對人類的生存威脅之外,成為信仰之后,蛇的習性甚至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與雨水氣候相關聯。《八閩通志·地理志》記載:延平府百姓旱災祈雨,要吃齋沐浴,手上拿一瓶子,登上高山,發現瓶中“有小蛇即雨”,“吃齋沐浴”即是信仰的部分,而以蛇來判斷雨水,更呈現了蛇與生活的不可分割,特別是古代農業社會中,雨水是農人們最重視的氣候變化。

李正學、王建萍認為,《李寄斬蛇》呈現了閩越一帶祭祀谷神的風俗,認為《李寄斬蛇》從時間(八月金秋乃豐收季節)到蛇出洞的誘餌(米餈是米糧),以至于對蛇的描述(頭大如囷的囷乃是糧倉),種種都帶有對于糧谷的暗示。此外更援引英國人類學家弗澤雷的意見指出,人的這類祭祀行為,一般都是企求五谷豐登的。而張育甄依《山海經》的說法,認為大蛇的出沒,更是預示了氣候的異常,如大旱或者大水,表示為求風調雨順,人牲的祭蛇文化于焉產生。黃韋云又提到無論是大水或是大旱,大蛇的出沒即是災害的預示,她認為閩地屬亞熱帶潮濕季風氣候,故事發生時間又恰是“八月朝祭”,故認為《李寄斬蛇》中的大蛇偏向于洪水的的預報。古代人類因大蛇受氣候影響的習性,想象氣候是由蛇神操控,于是對于蛇神的崇拜之風更盛,那么臨水夫人有與求豐收亦或水災相關的情節存在嗎?答案是肯定的,《臨水平妖傳》當中臨水夫人也有求雨的神職功能,甚至與其尸解成神的情節緊密結合,而雨水乃是豐收的最大條件之一,也能一同視之為求豐收。而明代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更有:“八月十三起,乃蛇宿管度,多興風雨霖雹,暴至傷民稼穡,蛇妖出沒,此其證也。”的描寫,顯示了與《李寄斬蛇》的時間相同在八月,可能遭受臺風侵襲,更直接將造成遭害的核心直指蛇妖作祟,也符合了對于蛇神的想象。

“斬蛇”是李寄與陳靖姑傳說故事中最大的情節共同點,黃韋云認為李寄的斬蛇是破除迷信的方式,祭祀與供品是不可分割的,古代人牲的習俗也在此顯現,“以人祭蛇”是兩個故事中都出現的情節,對于人類生命的威脅逐漸擴大,對于迷信的反抗即會產生,李寄的迷信破除就是如此而來,最后李寄的勝利并與九女髑髏的對比,彰顯了人類與蛇(自然)的戰爭勝利,姜麗鳳曾說:“九女的髑髏與李寄的勝利形成了直接的對比,有力的烘托著李寄的形象。”對于迷信的破除是人類的反抗,但對于自然力量反抗無效時,人類又會期待另一個力量的救贖。被神格化的臨水夫人即是一個有辦法與蛇神站在同等地位對抗的角色,臨水夫人與李寄都有見到數女骨骸的情況,兩者的處理方式不同,臨水夫人有神力且懷有女神的慈悲心,將36宮娥擺陣還陽;而李寄則是對著這些女孩的骸骨,指出她們因無法克服自身怯弱的而喪身蛇口;同時顯現了閩地應有“人牲”這個遠古習俗。臨水夫人成就了自身為救贖者的角色,不僅除蛇妖,還有“救產保赤”的神職功能,同時能拯救受難者,這就是閩地民眾推崇陳靖姑信仰的主要憑借。

(二)閩地土著與漢民的勢力角力

“斬蛇”故事傳說,除了除害之外,更展現了在閩地歷史發展過程中當地土著與南下漢民之間的勢力角力。李寄斬蛇中,李寄帶著狗前往蛇穴,與之決斗,除了符合AT300屠龍者的故事類型之外,閩地遠古最典型的圖騰為閩北地區為中心的蛇崇拜與沿海地區為中心的狗崇拜,王玉婷從圖騰的角度來解析“李寄斬蛇”中狗與蛇的決斗情節:

“狗”則為中國南方民族的重要圖騰,現存南方少數民族還流傳的盤瓠神話就是最好的印證。以狗咬死蛇的故事情節,象征南方文化對北方的抗拒與克服。李寄為閩人(福建),閩縣位于南方,當閩人以劍斫大蛇至死,也象征著南方文化對北方文化的勝利,所以李寄能當上南方之后,統理南方的國土。然而,更重有可能的解釋是:大蛇同時也是南方民族的圖騰之一。由“閩”字即可知,許慎認為閩人即是以蛇為圖騰崇拜的民族。 因此,蛇與狗之間的斗爭,也象征著當時南方部族間不同的文化斗爭。

由此可見閩地應是曾處在一個勢力角逐的時段,“李寄斬蛇”若為干寶所說“采訪近世之事所成”作為《搜神記》的成書時代,極可能就顯示出當地的族群勢力角力情況,王玉婷認為:

南北朝是中國政治上少見的混亂時期,就政治霸權的分布而言,南北兩方呈現對峙的緊張情況。就文化的發展而言,也呈現了多元的面貌。當北方士族因為軍事的失利,大量徙往南方時,刺激了南方的文化。

倘若李寄斬蛇可能反映了閩地南北朝時代漢文化南下的些微表現,兼以狗、蛇相爭呈現南方部族的爭斗,那么到了唐代的陳靖姑斬蛇可能就更可以進一步去理解為漢人勢力與閩地部族的角力成果。石奕龍認為:

有人認為,陳靖姑傳說的主要對手是蛇妖,這反映“浙閩山區多蛇,蛇曾是人類的天敵”的實際。這實際上只是陳靖姑傳說所反映的表層意義而已。陳靖姑傳說其實還有另一層面深層的象征意義,此即陳靖姑與蛇斗爭,并最終戰勝蛇妖的故事,象征著漢人入遷閩地后,最后取代了原來的土著民族——閩越人的隱喻。這是因為,閩——東南蛇種,蛇是閩越人的圖騰。因此作為一位漢人戰勝了白蛇精,并被地方尊為神靈,這就象征著:漢人在福建北部取代原來的閩越人,而成為當地的本地人——當地主人這樣的一個過程和結果。

由于陳靖姑是唐代中葉的人士,因此,這也象征著漢人在唐代中葉就已經從移民本地化為當地的主人,因此他們才會把在本地發生的與閩越人斗爭的事務神話。

假設陳靖姑的斬蛇是象征著漢人在唐中葉已逐漸成為閩地之主,此一說法應是呼應陳元光對于閩地的開發。而李寄斬蛇,經由殺蛇(戰勝閩地土著)而被聘為王后(身份成為統治階級)也有相同的象征,漢人勢力進入閩地,并且與閩地土著相爭的情況也許就要推前到魏晉時代了。

(三)英雄歷險與女杰成神

王玉婷認為“李寄斬蛇”合乎所謂英雄歷險的主題,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1904~1987)在《千面英雄》中談到英雄歷險的標準路徑:

英雄自日常生活的世界外出冒險,進入超自然奇跡的領域;他在那兒遭遇到奇幻的力量,并贏得決定性的勝利;然后英雄從神秘的歷險帶著給予同胞恩賜的力量回來。

所有的英雄冒險都遵循著一個基本的模式:召喚、啟程、歷險和回歸,以這個模式為基礎,英雄展開了各式各樣的冒險旅程。李寄斬蛇確實符合了召喚(獻祭給大蛇)、啟程(前往殺蛇)、歷險(與蛇的戰斗)和回歸(勝利回歸寄聘為后)。王玉婷認為:“英雄的歷險毋寧是一種原始社會‘成年禮’的儀式遺跡,通過成年禮儀式而成人,部族也賦予他婚媾的權利,這是英雄歷劫歸來最好的獎賞。”將成年儀式與英雄歷險結合在一起,最大的相同變化是經過一場變化之后,人生走向不同階段,也是人類生命中很重要的生命關口之一,英雄即成為典范:“文化英雄逐漸累積的經歷本身即具有典范性,并成為人生關鍵事例的序列。這些關鍵事例同種種過渡性儀禮相對應,而成年儀式通常居于遮翳一切的地位”。

巧合的是臨水夫人神職中有一大功能為護有,而護幼至成年,才算責任終了,于是成年儀式之于臨水夫人信仰,也是一大重要的儀式。

陳靖姑故事比起英雄歷險的歷程更近似于美國神話學者戴維·利明(David Leeming)將英雄生平細分為發生、成年、隱修、探索、死亡、降入地府、再生、神話等八個部分,其中居于考驗的核心——隱修、探索階段的心理意義是:

當英雄隱修于荒野、大山或山洞時,實際上是在為他的第二次誕生作準備,他從某種隔絕狀態中出現并在這種隔絕中獲得了神圣的品質。這種既包含精神也包括肉體的磨難,為英雄由隱修進入死亡作了準備。在大多數隱修的故事里,英雄都受到了色情的魔鬼或物質世界的強烈誘惑,所描述的誘惑阻礙人們去體驗內在自我,而這種體驗是達到心靈圓滿必不可少的。

陳靖姑故事合乎這八個部分——發生(觀音化胎)、成年(少而穎之)、隱修(閭山學法)、探索(面臨婚姻)、死亡(尸解)、降入地府(魂回閭山)、再生(成神救難)、神話(成為信仰),是為女杰成神的范圍。自此便與李寄斬蛇傳說產生了比較大的分野,但李寄斬蛇的故事痕跡卻一直在陳靖姑故事中重復呈現,下列將其作表格對比:

《李寄斬蛇》 臨水夫人綜合情節祈求豐收 從季節到蛇態的暗示與獻祭的祈求 脫胎祈雨斬蛇 最主要的情節敵人 最主要的情節敵人骨骸 9女 36宮娥身份轉換 除害后被聘為王后 封為順懿夫人

《李寄斬蛇》極有可能是臨水夫人傳說故事的原型來源,然而臨水夫人傳說故事的復雜與民間性,則應更加審慎視之。《李寄斬蛇》與臨水夫人傳說故事能夠交叉展現出閩地的獻祭風俗,以及重視巫覡的傳統,并且可以窺見閩地閩越人與漢人勢力之間的角逐。而臨水夫人的崇拜則混合了更多的民間生活內涵,雖不能將臨水夫人傳說故事與李寄斬蛇列入相同類型論之,但卻能認定為李寄斬蛇是臨水夫人傳說故事的原型之一。

三、結 論

從閩臺共有的重要女神信仰之一的臨水夫人陳靖姑傳說故事中,梳理出其傳說故事內容的流變,以及其被賦予眾多神職功能的歷史原因。從助產、護幼、祈雨到斬蛇,其中包含了許多的民間訴求,也展現了陳靖姑成為女神的社會生活基本要素。由此可見,“女杰成神”是閩臺女神信仰形成的必備條件之一。女杰猶言女英雄的形象,此一形象從李寄斬蛇中的英雄歷險主題而來,但與并不意味著成為女杰就必然能夠成為女神。在中國傳統女神信仰文化中,貞潔是一個難以回避的要素,一般都是處女成神,而陳靖姑卻是婚后脫胎求雨斗蛇而死后成神,于是便附會觀音助造洛陽橋中的因果為解釋,給予了陳靖姑是觀音化胎的天命,在此展現了觀音信仰對于中國女神信仰的重大影響。

陳靖姑的女巫形象,乃是閩地傳統重視巫覡的遺風影響。在李寄與陳靖姑的傳說故事中,“斬蛇”都是最重要的一個情節,也是她們最主要的敵人,背后呈現了破除閩地崇蛇的迷信意義,以及蛇信仰與農業氣候關系和圖騰部族、漢民南下的勢力角力種種復雜因素。而閩地的巫信仰中為閭山教的蛇信仰最為突出,來自于遙遠的閩越時代,陳靖姑所創的三奶派就是閭山教的主要流派之一,因此也產生了微妙的沖突與關聯,臨水夫人也因為其女杰的武神形象又兼是護產護童的母神形象使其成為萬能解厄神,因此信仰幅員更加擴大。

注釋:

[1][8]李姿瑩:《中國民俗學福建時期的女神信仰研究:媽祖與臨水夫人》,收入《2017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8年,第257頁,第267頁。

[2]葉明生、鄭安思:《古田臨水宮志》,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10月,第392頁。

[3](元)無名氏撰,金心點校:《湖海新聞夷堅續志》,《古小說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222頁。

[4](元)無名氏:《搜神記》引《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35頁。

[5]王秋桂、李豐懋主編:《三教源流圣帝佛祖搜神大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匯編》(第一輯·第三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第 178~180頁。

[6](清)里人何求:《閩都別記》(校注本)(上中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6 年。

[7]無名氏:《臨水平妖》(民國年間上海普及出版社鉛印本),臺中:臺灣瑞成書局。

[9]佚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第178~180頁。

[10](清)吳任臣:《十國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

[11](清)里人何求:《閩都別記》(校注本)(上中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6 年。

[12][16](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79 年。

[13]丁如明:《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第 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72頁。

[14]“奇字應為寄”。石奕龍:《關于臨水夫人信仰研究的若干問題》,《婦孺保護神——臨水夫人/臺閩陳靖姑信仰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999年 ,第79頁。

[15]葉大兵、葉麗婭:《陳靖姑信仰及其傳說的研究》,《婦孺保護神——臨水夫人/臺閩陳靖姑信仰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999年,第28頁。

[17]王青:《論中古志怪作品在民間故事類型學中的價值——以《搜神記》為例》,《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

[18][20][23][34]黃韋云:《破除崇拜蛇神的迷思——以〈李寄斬蛇〉與〈女俠荊兒記〉為例》,《學問集》第16期,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系,2009年,第203頁,第203頁,第205頁,第202頁。

[19]何綿山:《閩文化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1頁。

[21]李正學、王建萍:《〈李寄〉主題當議——兼議六朝文學中的女英雄形象》,《中國文言小說研究》,2003年,第139~141頁。

[22]張育甄:《論“搜神記”中屠龍與英雄歷險典型》,《中興大學中文研究生論文集》(第5輯),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系,2000年9月,第145頁。

[24]王秋桂、李豐懋主編:《三教源流圣帝佛祖搜神大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匯編》(第一輯·第三冊),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第 178~180頁。

[25]姜麗鳳:《一個智勇兼備的少女形象——<搜神記·李寄>評析》,《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7年第3期。

[26]劉建朝:《女性主義是腳下的李寄形象》,《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3年第3卷第6期,第95頁。

[27][28][31][32]王玉婷:《中日蛇故事類型比較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第75頁,第74頁,第90頁,第93頁。

[29]石奕龍:《關于臨水夫人信仰研究的若干問題》,(《婦孺保護神——臨水夫人/臺閩陳靖姑信仰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999年 5月,第79頁。

[30]喬瑟夫·坎伯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新店:立緒文化,1997年,第29頁。

[33](俄)葉·莫·梅列金斯基著,魏慶征譯:《神話的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第253~255頁。

[35]簡齊儒:《臺灣中南部之萬能解厄神——大奶菩薩陳靖姑》,《婦孺保護神——臨水夫人/臺閩陳靖姑信仰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999年 5月,第158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中日韩在线| 日韩午夜伦| 成人日韩视频|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人妖无码第一页|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在线国产91|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亚洲aaa视频|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99在线观看国产| 青草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在线欧美a|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亚洲九九视频|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 a级高清毛片|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伊人色在线视频|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观|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国产jizzjizz视频| www.91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色网站在线视频|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18| 欧美久久网|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 制服无码网站| 欧美色丁香| 91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日本国产在线|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婷婷丁香色| 黄片在线永久|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亚洲视频黄|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国产迷奸在线看|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