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冰
(許昌龍崗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許昌 461000)
近年來,新能源在我國能源總量中的占比逐步提高,清潔能源加大利用的同時,火電機組調峰越來越常態化、深度化。由此對火電機組的深度調峰運行帶來一系列考驗,如低負荷脫硝系統效率低、氨逃逸高引起空預器堵塞問題,嚴重影響機組安全、經濟運行。因此,加強對氨逃逸率的控制以及如何預防、治理空預器堵塞,提高火電機組深度調峰能力,在當前形勢下是現實的亟需解決的工程課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大多數火電廠脫硝技術主要采用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SCR反應器布置在省煤器與空氣預熱器之間,當進入反應器的煙氣溫度達到320℃~420℃,多數催化劑在這個溫度范圍內有足夠的活性,可獲得較好的脫硝效果。
脫硝反應過程中,由于煙氣成分的復雜性和氧的存在,會發生一系列副反應,部分未參與反應的NH3隨煙氣進入下游煙道,溫度在140℃~210℃,氣態氨與SO3反應生成NH4HSO4,NH4HSO4溫度在150℃~230℃呈液體,黏性較大,易沉積在受熱面,同時將煙氣中灰塵黏附在空預器中,在溫度低于150℃時呈固體板結狀態,造成空預器低溫段受熱面堵塞和腐蝕[1]。硫酸氫氨生成的反應式為:NH3+SO3+H2O→NH4HSO4。由此可見,脫硝系統引起空預器堵塞主要因素是NH4HSO4,減少NH4HSO4生成需要較低的SO2/ SO3的轉化率,合適的SCR反應溫度,并嚴格控制氨逃逸。隨著火電機組參與深度調峰日益頻繁,低負荷脫硝反應器溫度較低,SCR催化劑活性不高,為了保證環保參數,往往氣態氨呈過噴狀態,氨逃逸較高,加劇了空預器堵塞。
當空預器本體溫度高于酸露點溫度時,一般不會形成低溫腐蝕,導致空預器堵塞。但當空預器本體溫度低于酸露點溫度時,會由于低溫腐蝕而造成空預器堵塞。空預器冷端傳熱原件溫度可由下式計算:
tk=0.5(tpy+tkkp)-5
(1)
式中,tpy代表排煙溫度;tkkp代表空預器進口風溫。
由公式(1)可知,當機組負荷較低時,排煙溫度將隨之下降,在冬季時空預器進口溫度也會較低,此時空預器本體溫度將會下降,當溫度低于酸露點溫度時,會因低溫腐蝕造成空預器堵塞。
在實際運行中,空預器的吹灰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容易導致達不到理想的吹灰效果。①吹灰蒸汽的壓力、溫度不足,未帶達到設計要求,導致吹灰效果差,往往低溫蒸汽更容易導致空預器堵灰現象的發生。②空預器吹灰器配置不合理,吹灰管道泄漏,導致空預器無法吹灰。③操作人員未按規定進行吹灰,或者減少吹灰次數,導致空預器積灰,空預器差壓上升,并未及時處理,引起空預器堵塞。
空預器堵塞主要表現在空預器差壓的增大,引起爐膛負壓波動,尤其當堵塞不均勻,或兩側空預器堵塞程度偏差較大時,引起一、二次風壓和爐膛負壓周期性的大幅度波動,易發生風機搶風、喘振現象,威脅機組安全運行。另外,煙道阻力增加,不但造成風機的電耗增大,而且導致局部煙氣流速變快,加劇空預器局部蓄熱元件磨損。同時,空預器堵塞會降低空預器換熱效率。
由于空預器堵塞,煙道阻力增大,高負荷時風機運行容易超出設計出力,引起風機喘振、失速現象,無法滿足機組滿負荷運行需求。出于安全考慮,往往造成機組限出力。據某火電廠運行數據顯示,當氨逃逸達到 5 mg/L時,半年以上空預器阻力就會比之前擴大1倍,就必須停爐清理空預器堵塞問題,嚴重影響火電廠生產[2]。
空預器堵塞嚴重時,機組被迫長期維持低負荷運行,或機組參與深度調峰日益頻繁,造成反應器溫度無法維持在SCR最佳活性溫度,脫硝效率降低,容易引起局部噴氨量增大,氨逃逸升高,又進一步加劇空預器堵塞,形成惡性循環。
在線高壓水沖洗是空預器在正常運行中利用高壓水,將粘附在空預器換熱片上的積灰、焦粒沖起,隨煙氣帶走,達到減緩空預器堵塞的目的。沖洗水壓力控制在30 MPa 左右,投入后不得隨意中斷,水沖洗前后通過空預器出口煙道入孔門檢查積灰變化情況。該方法短時間就能有效緩解空預器堵塞,但往往需要搭建安裝臨時給排水管道及水泵設備。
硫酸氫氨加熱150℃以上即由固態變為液態,加熱至200℃左右時,將逐步氣化分解為NH3+H2SO4。熱分解法是指減少一側空預器的送風量,提高其出口排煙溫度將硫酸氫氨氣化分解,通過持續空預器吹灰沖走軟化的板結積灰,達到緩解空預器堵塞的目的,一般維持出口煙溫180℃。操作過程應注意升降溫速率,防止空預器膨、縮不均引起轉子卡澀,還應注意另一側空預器排煙溫度不能過低。該方法操作簡單,無需增加設備,但需要長時間持續投入才可獲得滿意效果。表1是某電廠兩種方法的對比試驗數據[3]。

表1 某電廠在線水沖洗及熱分解效果對比
預防空預器堵塞主要應考慮防止脫硝反應器噴氨量過大,降低氨逃逸。噴氨量除受SCR催化劑活性影響以外,噴氨格柵及反應器流暢不均也會形成局部噴氨量過大。在機組負荷變化,脫硝出口氨逃逸率增大,以及SCR出口NOx含量與脫硫出口凈煙NOx偏差增大情況下,需要對AIG噴氨格柵進行優化調整,減少局部過量噴氨導致氨逃逸率增大,提高脫硝效率。以龍崗電廠為例,該廠3、4號機組為660 MW 超超臨界機組,采用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脫硝裝置,還原劑制取采液氨氣化法(后改為尿素水解法),該廠自2019年進行脫硝系統優化改造,增加反應器各區域氨逃逸測點,可實現不同區域噴氨量的獨立精準控制,有效降低了氨逃逸。
為了徹底消除液氨的國家重大危險源,并且消除冬季脫硝系統溫度低的缺陷,龍崗電廠進行了液氨改尿素的技術改造,加裝了暖風器提升溫度,活化了反應,成效明顯。
隨著深度調峰的日益常態化,660 MW超超臨界機組頻繁按照調度要求調峰至150 MW甚至更低,而且當前環保壓力巨大,三項污染物小時均值超標,甚至瞬時超標均會被納入嚴肅考核。如何在日常運行中通過運行精心調整,保證安全、經濟、環保協調管控成為了亟待解決的課題。首先應當完善調峰管理預案和技術措施,建立標準操作票,加強重要參數的日常監視,特別是脫硝進口溫度作為關鍵參考指標。其次,擇機進行技術改造,助力精細化監盤調整。第三,嚴格環保管控措施,加強重要備品、備件儲備和落實環保值班管理。
深度調峰加劇空預器堵塞的主要原因是低負荷反應溫度低,引起局部噴氨量增大、氨逃逸升高加速硫酸氫氨的生成,可定期對噴氨系統進行優化調整,保證噴氨量分布情況與煙氣流場中NOx分布情況匹配,最終提高脫硝效率,降低氨逃逸率。高壓在線水沖洗和熱分解均可以有效治理空預器堵塞,兩種方法有不同的優缺點,各廠可根據實際情況需要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