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滿成
(陜西航空電氣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興平 713107)
根據JJG141—2013《工作用貴金屬熱電偶檢定規程》要求,檢定方法有雙極比較法和同名極比較法,根據單位的情況采用雙極比較法。其檢定原理圖應按照圖1所示進行。規程要求檢定時檢定標準與所有被檢熱電偶的參考端應全部直接插入1個0℃的冰點槽里,這樣經過轉換開關,由低電勢直流電位差計或其他等精度電測儀器測得的熱電勢值為E(t0),即檢定爐的爐溫t,相對于0℃的熱電勢值,經過標準熱電偶誤差修正后,就可以從熱電偶分度表中直接查得熱電偶所測實際溫度,或計算出被檢熱電偶的誤差值。
通常熱電偶的檢定方法有雙極比較法、同名極比較法,一般使用的是同名極比較法,其檢定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雙極比較法檢定原理示意圖
熱電偶在檢定前先清洗、退火、然后捆扎入爐。檢定在鋅(419.527℃)、鋁(660.323℃)、銅(1 084.62℃)3個固定點進行,開始測量時,其測量順序為由低溫到高溫逐點檢定,檢定爐爐溫偏離檢定點溫度不得超過±5℃,當爐溫升到設定檢定點后觀測到爐溫變化小于0.1℃/min(S型、R型熱電偶)時,開始測量,其測量順序為:

測量時每只熱電偶的熱電動勢測量次數不少于4次,整個測量過程爐內溫度變化低于0.5℃。測量讀數保留到小數點后4位(0.1 μv)。由于檢定點是在鋅、鋁、銅3個固定點進行的,合格的熱電偶在鑒定證書中還須給出300℃~1 300℃各整百度上的熱電勢值。計算式為:
et=e1φ1(t)+e2φ2(t)+e3φ3(t)
式中:et溫度t時的熱電動勢值,e1、e2、e3被檢定的熱電偶在3個固定點t1、t2、t3時的熱電動勢值,φ1(t),φ2(t),φ3(t),分別為t1,t2,t3溫度下的影響函數:
誤差來源主要以人、機、料、法、環5個方面分析。
1)一等標準鉑銠10-鉑熱電阻的不確定度評定為0.6℃,正態分布,取k=2.58。則:

3)測量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3。對分度號為S、編號為47-1S-11的熱電偶在短時間內測量8次,在銅點測量數據如下:
10.567 9,10.567 6,10.567 5,10.566 8,10.566 5,10.566 3,10.566 6,10.656 9
實驗標準偏差Sn=0.049℃,則標準不確定度:



1)總不確定度由以上8項不確定度合成,上述8項不確定度彼此獨立,因此合成標準不確定度uc:
2)拓展不確定度U=KUC=0.78℃(k取2)
被檢熱電偶在使用溫度上限允許基本誤差=1 600℃×0.25%=4.0℃
鉑銠10——鉑熱電偶檢定裝置的總不確定度為0.78℃,小于被檢熱電偶的允許基本誤差4.0℃,達到了計量標準設備不確定度為被校準檢測設備不確定度的1/3~1/10點要求,滿足熱電偶檢定要求。從以上分析中可知,由于在熱電偶檢定中采取了許多消除或避免誤差產生的措施,使得被檢熱電偶的總不確定度為最低限度。因此,在檢定工作中,要嚴格遵守檢定規程,不斷學習,要從人員、裝置、方法、環境及被檢熱電偶特性等多方面做些更細致的工作,使測量不確定度減小到最低限度,以保證熱電偶的傳遞精度。為企業更好更快持續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