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構成,在推動市場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隨著中小企業的崛起,其在人員就業、經濟發展及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其也面臨一系列的現實問題。融資作為企業發展的必要手段,對于企業的經營與發展極為重要。但中小企業由于受到管理因素、環境因素及信用因素等影響,無法及時有效地在金融市場進行融資,限制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Abstract】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lay a key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With the ris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spects of personnel employ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y also face a series of practical problems. As a necessary mea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financ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Howev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management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credit factors and other factor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an not timely and effectively finance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which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成因;對策
【Key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ng problems; causes;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276.3;F832.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06-0084-02
1 引言
國家經濟實力的崛起,大幅提升了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尤其是市場主體對國民經濟的推動發揮了關鍵作用。當前,在市場經濟的發展結構中,中小企業對社會經濟的推動功不可沒,占據著絕對優勢地位。然而,由于受中小企業自身結構、管理及環境等條件影響,融資難一直是困擾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近年來,雖然國家針對中小企業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政策,但真正落地仍然需要克服諸多問題。因此,在“六穩”“六保”政策背景下,加強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解決,已然成為當前最為急迫的任務之一。
2 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
隨著中小企業所發揮的作用日益顯現,也引起了社會的足夠重視和關注,但其融資環境不利的本質仍未得到根本改變。一方面,受市場復雜競爭環境的影響,中小企業在經營和發展中面臨著諸多的挑戰,這些挑戰既來自市場,同時。也來源于企業自身。一般而言,中小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其自身的經濟實力極為有限,需要經營者承擔較大的決策風險。加之現階段我國的中小企業還未形成有利的管理局面,在經營中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中小企業面臨著市場及企業內部的雙重考驗。另一方面,社會融資的成本相對較高,尤其是基于宏觀的經濟環境看,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的信用體系構建不完善,缺乏必要的信用管理觀念,這導致中小企業始終處于較低的管理層次,難以獲得金融服務機構的青睞。此外,由于中小企業的科學管理能力不強,企業相關的經營信息混亂、不透明,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導致企業很難獲得有效的市場融資,即便符合相關的融資標準,其融資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3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成因分析
3.1 企業管理不善
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上普遍處于“亞健康”的狀態,在管理中存在著諸多的不適應性。一方面,中小企業的管理體制不完善。以民營企業為起點的中小企業,相較于大型企業而言,其內部管理結構、方式及制度都有著巨大差距,制度表面化、形同虛設。在經營管理與轉型升級過程中,難以滿足自身經營的實際需要,盲目的經營方式占據著主流。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受資金基礎、人才能力及技術實力等局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占據優勢,加上管理決策的隨意性,導致其經營十分被動,大大增加了企業經營的風險。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其融資目標的實現極為不利。
3.2 金融服務體系不健全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金融機構對于市場的動態變化異常敏感,已規避大部分的服務風險。一方面,對于處于市場不利地位的中小企業而言,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無形之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雖然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政策相繼出臺,但基本是以指導性的意見為主,真正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依據仍然缺乏,加劇了中小企業與金融服務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隨著金融服務對企業信用的關注,面對缺乏信用體系的中小企業,以銀行為代表的主要金融服務機構并不樂觀,為滿足規避風險的需求,通常不愿意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另外,受資本市場的影響,我國目前的金融服務門檻相對較高,以中小企業現階段的實際來看,只有少部分企業能夠正常地獲取融資,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活動。
3.3 金融機構的風險規避選擇
在經濟市場的驅動下,金融機構是以營利性質為主的組織,其經濟的主體正是來源于金融服務,風險也同樣來源于此。對于金融服務機構而言,中小企業大多表現為經營規模小、市場競爭力弱、企業經營存在不確定性等,加之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差、資產負債率高、貸款潛在的違約風險和管理成本較高等問題,使金融機構在面對經營風險時難以找到合理的理由給予支持,我國每年有約100萬家中小企業倒閉,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9年,因此,金融服務更傾向于大型企業。
4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應對策略
4.1 健全企業管理機制,提高綜合融資能力
現階段的主要問題是,中小企業必須改變傳統的管理思維,不斷提升自身在市場經濟中的適應能力,打通融資服務的認知渠道。一是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中小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科學的管理,完成經營者與管理者的分離,雇傭高級經理人才參與經營管理,發展具備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為企業的科學經營提供關鍵驅動力,降低市場經營的風險。二是完善企業治理結構。中小企業要完善以往滯后的管理框架,實施高效率的扁平化管理方式,加強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優化內部的管理環境和氛圍,提升企業運轉的效率。三是完善企業財務管理機制。財務管理是企業經營的核心所在,優質的財務管理模式將為企業的經營提供關鍵支撐,同時,也能夠改善經營中的管理缺陷,為中小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重要依據,從而塑造規范、科學、創新的企業形象,為企業順利融資創造積極的條件。
4.2 優化外部融資環境,拓寬多元融資渠道
俗話說“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興”。一方面,改善金融市場服務關系。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服務機構,良好的經營環境及企業的發展是其獲得利潤的根本所在,因此,中小企業應當加強自身的規范管理,注意經營信息的透明度,使各項資產、資金流動等都能夠置身于金融服務機構的監督之下,使中小企業能夠獲得更多的信賴,構建起“有借有還”的良好氛圍,使銀行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健全信用擔保體系。信用擔保問題是中小企業融資的最大阻礙,中小企業除了不斷優化自身信用體系外,還需要借助政府及政策的協調,由政府參與融資服務的引導,豐富信用體系的完善路徑,創新擔保服務機制,著眼于發展全局,切實配合好政府及金融服務機構工作,切實利用資信進行科學評估,使三方機構可以建立起暢通的融資渠道,實現中小企業融資的規范化、科學化,減少中小企業在融資中存在的干擾因素,保障中小企業融資的順利進行。
4.3 堅持創新產品和服務,不斷滿足企業需求
從金融服務機構的角度看,作為市場經濟發展協調的主體,金融服務體系應當從推動市場發展的高度出發,切實完善金融服務的體系架構。一方面,加強對中小企業金融產品的創新。對于正處于關鍵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尤其是創新型、技術型和科技型企業,應適當調整服務結構,依據資金需求特點和融資方式的差異,給予充分支持。同時,在產品線的豐富和創新上,應加強規范和研究,不斷結合中小企業發展實際以及國家支持政策,推出更適宜的金融產品,最大限度地滿足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營造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積極發展供應鏈金融。基于當前市場經濟發展走向,金融服務機構也應不斷完善服務模式,在抵押、質押和有效擔保等傳統企業授信的基礎上,進行中小企業產品創新,根據中小企業發展階段特征,拓展金融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建立以供應鏈金融體系為主體的創新服務模式,即以行業核心企業為主體,拓展上下游中小企業,充分運用金融科技,為其提供不斷迭代、滿足客戶需求的鏈式融資服務,這不僅有利于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服務,還可以有效控制風險。
5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中小企業市場作用的提升,解決其融資問題成為迫切的現實需求。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其必須契合市場發展的特點,提升企業自身的經營優勢,優化融資環境,為融資渠道的豐富提供必要支撐。對于金融服務機構而言,其需要以發揮市場金融服務責任為基礎,加強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和產品的創新,達到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的利益平衡,最大限度地完成兩者的結合,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解決提供全新路徑。
【參考文獻】
【1】于曉暉.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與金融創新現實需求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9(19):114-115.
【作者簡介】代建勇(1973-),男,四川眉山人,從事金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