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美玲 周驍
摘要:海派玉雕是中國四大玉雕流派之一,藝術風格獨樹一幟。其出現及發展的因素受到了多方面的影響,文章是通過對海派玉雕的社會環境的發展進行梳理,得出了海派玉雕出現及發展的原因。
關鍵詞:海派玉雕;出現;發展
中圖分類號:J31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5-0009-01
一、序言
海派玉雕是以上海地區為核心的雕刻藝術流派。形成于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發展至今。一種文化的產生脫離不開它所處的社會環境,上海地區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以及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相互影響。使之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在此交匯,蘇州、揚州等周邊地區的玉雕工匠聚集于此,形成了俊俏飄逸的“海派”藝術風格。
二、影響海派玉雕出現及發展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因素
從中外的藝術發展史來看,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對美術有著巨大的影響,它們二者之間是一種相互影響的關系。
海派玉雕的出現在十九世紀一、二十年代,當時上海正處于嘉慶帝皇帝統治時期,清政府這時期的社會生產方式是地主階級領導的大規模的農業生產。而同期一些西方國家正在興起第二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大大加強,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卓越,資本主義國家由于對落后的生產力和不平等的生產關系之間的不滿,他們開始通過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完成了工業革命,導致戰火殃及到了還處于閉關鎖國狀態的清政府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開放中國市場,而上海就是被開放的商埠之一。致使上海地區商會之間的貨物流通更為頻繁,其中就有玉器制品的傳播,這也為海派玉雕的出現及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基礎。
由于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爆發,將馬克思主義帶到中國,發起了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的國民政府還處于較為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在科技水平上也并不發達,而國外的一些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工業革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這使得這些資本主義國家和當時的中華民國之間生產方式不平衡,從而加深了對民國的侵略。
20世紀90年代創新繁榮階段,迎來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上海經濟特區的創立對引進外來資金和技術十分有利。從生產力的角度,上看,生產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計劃經濟大幅縮減,取而代之的是市場法則,農村的非集體化使農業生產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價格逐步開放和賦予企業部分自主權也促進了工業生產的成長,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可以施展抱負。海派玉雕在這一時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逐漸成為上海傳統手工藝的典范,承載著獨特的海派地域文化,推動了海派玉雕產業的發展。
三、影響海派玉雕出現及發展的自律性和他律性因素
1.影響海派玉雕出現和發展的自律性因素。海派玉雕發展是中華傳統文化繼承和延續,尤其是吳越文化,為海派玉雕的興起提供了基礎,開始孕育海派文化。在藝術角度,上,也鑄入了西方的藝術思潮,國人開始從哲學、美學、藝術史學等方面,注重從精神文化方面吸取西方的先進知識和理論。由于這種因素的影響,使得中國在思想文化及學術教育等方面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和沖擊。民國時期,由于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到來,在當時的玉雕創作題材方面都提倡以愛國精神源泉,民主創新為核心的思想。在玉石雕刻、繪畫等方面對造型藝術進行新的分析和解讀,這也為海派玉雕的形成和發展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的轉型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和方法啟迪。使這一時期海派玉雕的發展更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
2.影響海派玉雕出現及發展的他律性因素。貢布里希曾經說過“東西方兩種傳統在各自的道路上,無疑都創造了我們不能不為之永懷謝意的價值。”海派玉雕在當代藝術領域中起著推陳出新的作用,占據著主導地位。海派玉雕的發展自明清時期以來就廣為流傳,特點是迄今為止最為廣泛的藝術流派之一,它吸取了多種藝術精華,也同時接受了很多外來文化,如西方雕塑文化、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舉世聞名,以及后來的印象派的光影效果和繪畫技巧,都為海派玉雕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前提。民國時期,是西方文化不斷涌入國門的年代。在這一時期,西方國家工業革命的影響下,照相機出現,使西方藝術家們從具象寫實到畫面注重藝術表現手法,這一重大突破,當時的海派玉雕家們感同身受。在作品創作手法上,也不再拘泥于物體的表象,而是更加追求事物的特點和價值;在玉雕創作雕塑手法上,借鑒了歐洲早期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作品,思想方式活躍,極具創作性;創作題材方面,也借鑒了西方外來文化的影響,吸取了西方雕塑大師人物作品的精華。由于這種他律性的影響,賦予中國傳統人物雕刻更深的內涵,使得海派玉雕的藝術發展風格更為廣四、結語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藝術是渾然一體的,只有融入了一切種類的藝術,才能臻于最完美的境界”。海派玉雕的發展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海派玉雕的發展實質上是在被動的發展著,由此可見,一個藝術流派的產生和發展是離不開它的地理條件、政治面貌、以及社會環境的。海派玉雕在這種條件下形成與發展,這也是海派玉雕發展的核心,即海納百川。
參考文獻:
[1]高燮初.吳地文化通史[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
[2]俞偉理.中國玉雕——上海名家名品[M.上海:三聯書店,2013.[3]曾穎.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8.
[4]白吉爾.上海史-走向現代之路[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