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四云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不斷推進,學困生教學引起了小學教師廣泛關注。數學在小學科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授課內容對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以及抽象思維形成具有積極作用。部分學生在接受教育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再加上家庭環境與教師授課方式等原因,導致他們無法在數學課堂中較好地理解數學解題思維與方式。本文針對學困生學習情況與需求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形式,使其數學解題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解題能力;策咯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5-0251-01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學困生解題能力受到廣泛重視,諸多教師開始逐步發現傳統教學體系中的不足,并積極創新與發展新型輔形式。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困生知識薄弱之處與學生學習需求,并基于他們不同的思維創設多樣化的課堂引導形式,使其能夠跟上整體數學教學步伐,數學解題思維得到很好鍛煉。在以往課堂活動中,諸多學生學習注意力不夠集中,使得其學習表現不足,所以教師不要局限于提問學優生,更要給予學困生充分關注。
一、督促掌握基礎知識
對部分學生而言,其學習與復習自覺性較差,無法有效把握課堂中有效時間來練習與鞏固基礎公式與定律,往往不重視一些基本公式的運用練習,他們認為只要數學只要理解就能正確解題,更不會認真記憶基礎公式。這樣錯誤的學習方式使其在做題中消耗大量時間去推導與驗算,以至于他們做題時事倍功半,這種低效率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師要在完成教學任務后,引導學生把課上提及公式摘記到小本上,并在早上或做習題前背誦一遍。以這種形式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其自學意識,當學生遇到相關題目時就能夠立刻聯想到與題目契合的公式,幫助學生節省大量時間,還使其做題正確率與效率得到提升。興趣是掌握數學解題能力的先解決條件,教師可在課堂練習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對數學興趣。一旦他們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就會堅定不移的自覺學習基礎知識。數學教師可在傳授解題方法之余舉一些數學家的故事,如陳景潤、華羅庚等,并讓學生建立一個知識目標,實現目標的學生可以給予適當獎勵,從而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使其鞏固堅實的數學基礎。
二、訓練學生的解題思維
小學生思維處于發展階段,他們在思想、智力、思維與基礎知識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多數學生更需要在練習中掌握并靈活應用理論知識。所以教師可在教學中注重“勤能補拙”,指導學生利用勤奮來彌補自身不足,通過同類題型反復的練習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實現學生解題思維培養與鍛煉,提升他們解題靈敏度。以《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為教學案例,在學生復習除數、被除數與商的概念關系后,帶領學生掌握除法法則:(1)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用除數試著除被除數前一位,前一位不夠除就除前兩位;(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寫商;(3)每次除得余數必須比除數小。考慮到部分學困生理解能力較差,教師可引導學生練習大量習題養成思維習慣,布置問題:“同學們,若學校內有80面國旗,每個班級分得2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級呢?”以簡單題題目鍛煉學生速算與口算能力。其后要加大練習難度,布置算式:(1)576-18=?(2)93=31=?(3)217+16=?教師在演示第一題后,指導學生練習第二、三題,但仍存在部分學生將商的位置寫錯,所以針對部分學困生情況,教師要典例為基礎,多出幾道題讓出錯率高的同學進行練習,使其按照正確解題方式慢慢模仿,有效掌握除法運算法則與解題形式,從而達到訓練解決思維的目的。要在課外要求學生每日定量計算訓練,基于迅速準確完成題目情況下將基本運算公式熟記于心,實現學困生全面提升自身解題能力。
三、個性化課內外輔導
數學教師在課堂中往往將關注點放在整體學生共性上,而無法兼顧到部分學困生學習進度,所以教師要實現個性化課內外輔導形式,利用好課堂教學剩余時間了解與精講不同學生困惑之處與沒有掌握的解題思路,并以課外練習題鞏固其基礎,使得不同層次學生取得共同進步。具體而言,教師要著重詢問各個成績段學生的個性問題,可根據學生自身的成績高低將他們分成A、B、C三類并通過分層化教學的方式提升他們的學習水平。C類學生對答題中運用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教師可依據小學生的特點和認知規律,運用演示、操作法幫助他們認知知識結構,并在課外對學生不懂的地方進行演示,提高教學有效性。基于課堂講解內容與習題練習,基礎較好的A與B類答題能力往往更強,這時教師要在課內教學結束后利用課外輔導環節,如教學《小數的加法與減法》后,要為學生歸納解題步驟:引導他們將小數點對齊,即相同數位對齊,再導入商店買糖與童話書情景讓學生計算1.25與6.17小數和。以這種針對性分層模式能夠提升學困生學習積極性,使得每個層次學生形成激烈競爭氛圍,促使其解題水平不斷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在完成教學任務同時注重學困生解題能力提高,合理轉變學困生指導方法,在課堂中督促其掌握基礎知識并訓練他們的解題思維,最后通過個性化課內外輔導形式培養學生解題思維與習慣,提高學困生解題能力與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吳媛媛.提高高中數學學困生解題能力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8(62).
[2]覃誠.小學數學學困生解題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