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謙 朱晶蕾 沈恬 舒葉子 黃隆 陳國東



摘要:文章針對老年人助力把手這類產品進行市場調研分析,并結合使用群體特征,對現有產品的設計進行思考、總結,最后提出老年人助力把手的設計方向。
關鍵詞:老年人;助力;產品設計
中圖分類號:TN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5-0014-02
一、引言
“助力”一詞基本意思指“幫助,援助”,助力把手屬于助力工具的一類,那么人們為什么會使用助力工具?當一個人要完成超出自己力量范圍的動作時,需要借助外力來完成這個動作。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門把手、樓梯扶手、健身器材扶手等,廣義上都屬于助力把手。然而,比起普通人群,老年人群體則需要更多方面的助力,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老年人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市場上逐漸出現了能夠給老年人使用的助力把手,這種為老年人而設計的助力把手就是本次課題要研究的對象。
二、老年人消費群體的需求分析
人的老年階段屬于人生當中的退化階段,“退化”主要表現在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
在我們身邊經常會看到步履蹣跚的老人依靠把手起身或者坐下,他們難以完成一些簡單動作的原因在于生理上的障礙。一方面,老年人肌肉的正常活動因上下肢的衰退、骨骼肌衰減而受到影響,多表現于站立和走路吃力、握力不足等方面;另一方面,老年人的關節退化、骨質疏松使得身體產生畸變,關節的活動范圍也縮小,因此尺寸設計不合理的產品會使老年人產生抵觸的心理。老年人的心理變化也往往伴隨著生理缺陷一起出現,就像老年人的心理活動受感官功能的衰弱、智力下降的影響而逐漸減弱,伴隨著生理障礙,很難走出周圍的環境,從而他們對外界的敏感度降低,然而,他們依舊保持著自己固有的一套思維模式,久而久之,將很難適應新環境、接受新事物。與外界互動產生困難和行動不便很容易引發老年人自我否定、消極等不穩定的情緒。那么老年人更有可能會排斥那些異物感強、操作步驟繁瑣、功能性不符合要求的老年人產品。因此,設計一個適合老年人助力把手不僅要考慮其安全性、舒適性,還要求考慮并注重老年人的情感體驗。
三、現有市場助力把手的設計要素分析
(一)造型分析
通過對市場上的助力把手的調查,發現把手的造型大致分為以下四種(如圖1所示),可見國內市場助力把手造型普遍單一,并且把手尺寸有大有小,有部分不符合人機工程學,使用過程中甚至會硌手,不適合老年人使用。圖1的可翻轉把手,外觀以機械結構為主,其他三款看上去風格略微簡約大氣。由于老年人群體在選擇上更注重基本的安全性、舒適性和簡單易懂的操作方式,因此,助力把手在造型上需要看上去操作方便、易懂,把手的形狀也要符合老年人手的尺寸。
從銷量上看,大眾對目前市場上的助力把手接受度還是挺高的。從用戶心理角度來看,這幾款造型的助力把手能直觀的體現功能,尤其是老年人不用費盡心思去考慮它的用途。
(二)CMF分析
市場上的助力把手常見材料(見圖2所示)有SUS304不銹鋼、ABS塑料、鋁合金與泡棉組合、不銹鋼與抗菌尼龍組合、碳素鋼管,均屬于承受重力好、結實穩固、易加工且成本低的材料。其中尼龍和泡棉能夠在一年四季保持常溫,避免人與物接觸冰冷的感覺,用戶體驗較為舒適。在安全方面,ABS塑料和尼龍材質表面可以加工出防滑顆粒,增大接觸面的摩擦力,使用過程中能夠防滑。部分吸盤式助力把手的吸盤部分采用的是吸附力較強的PVC材質,可水洗,重復使用。不銹鋼屬于可回收物,體現環保意識。
工藝上采用彎管技術制作助力把手的彎角;塑料采用注塑成型;不銹鋼進行多層拋光,采用氬弧焊工藝焊接把手和把手底座。市場上的助力把手都是可以實現量產的。
色彩單一,以黃白為主。(如圖3所示)
(三)結構、功能分
按照安裝方式來分,市場上助力把手主要有兩種:吸盤式和打孔式。
吸盤式使用的是真空鎖定環設計,雙重鎖定結構隔絕空氣,可以隨時拆卸,方便移動,但其局限在于只能吸附光滑的表面,無法吸附于粉刷墻、天然大理石、壁紙等凹凸大于1mm的表面。牢固性受周圍環境影響較大,當濕度和氣壓的變化引起吸盤的松動,鎖定環的松動,用戶用肉眼很難判斷,因此吸盤式助力把手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且不易被用戶發現。
最常見的打孔式助力把手的特點是安全牢固,但是安裝過程比較繁瑣,需要請專業人士上門安裝,一旦安裝完成就不能移動,不便調整位置,環境適應性差。
除了助力功能之外,有的把手進行連接方式的改進,可以進行反轉收納,操作較為簡單。有些助力把手設計了熒光圈,能夠起到夜間指示的作用,這也是考慮到了安全的因素。盡管這些設計多多少少也做了一些改變,但是產品的主要功能還是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拓展。
總而言之,不管是吸盤式助力把手還是打孔式助力把手,結構和功能都是比較局限的,一些與用戶心理和安全掛鉤的問題也不能得到解決,比如助力把手不易攜帶,缺乏人機交互,不能調節長度(如圖3所示),很難與周圍環境融合等。而且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市場上也沒有看到帶有新功能的助力把手上市,還是有很多助力把手將人群定位定位普通人群和老年人以及殘疾人,設計缺乏針對性。這表明我國助力把手的產業沒有更加深入分析研究不同群體的行為,沒有把握用戶的潛在需求。
四、老年人助力把手的設計趨勢分析
(一)安全性
安全是一切活動的基礎和前提,舒適是從消費者體驗出發的最基本的需求。老年人助力把手除了要須符合國家醫療器械標準外,還應考慮到人體工程學并且增加醒目的交互提示功能。設計師應當觀察老年人行為,尋找解決安全問題的辦法,同時,在設計過程中應把握好人體尺時,避免老年人對產品的不適感。
(二)易用性
助力把手無論從操作方式還是外觀造型方面,都應當給老年人生理、心理上舒適的體驗。產品功能設置不能太過復雜,需要切實從老年人的需求出發且容易上手;產品外觀能夠讓老年人較快速地從視覺上識別產品的使用方式。
(三)環境適應性
市場上許多助力把手的功能不能滿足老年人居住的環境,適應性較差的同時還受設計師能力、成本、生產技術等因素的制約。設計師可以通過伸縮調節、折疊、可拆卸等方式對老年人助力把手進行結構上的改進,這一環節設計師應儲備大量機械知識、生產工藝知識,不斷進行方案改進。為了保證把手的強度等要素,產品生產前也應當做大量的性能測試,而且,要實現把手的批量化生產,需要對生產技術和設備也有一定要求。
五、結語
力把手的設計意義在于提升特殊人群的居家自理能力的把手,能夠給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以及心理上的關懷。設計助力把手前首先要對定位人群的特征進行了解,再進一步明確用戶需求,而不是為了提高銷量混淆不同的群體。總之,助力把手的結構、功能和造型有待進一步創新。
★基金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910341060X.
參考文獻:
[1]檀星宇,趙寅,黃楠,等.淺析老年人肌無力癥狀的助力器設計要素[J].戲劇之家,2018(24).
[2]楊秋穎.基于老年人居家活動的助力產品設計研究[D].北京:北方工業大學,2018.
[3]張玉江.市場上瓶裝飲料造型與色彩設計分析研究[J].包裝工程,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