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摘要:目前,民族聲樂廣受大眾喜愛和關注,它是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和體現,而傳統民歌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組成部分,它通俗易懂、題材豐富,和大眾生活密切相關。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性。本文以此為基,展開對傳統民歌的研究,從內涵著手,主要探討其在民族聲樂中的價值性,并提出具體的發展策略,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民族聲樂;傳統民歌;意義分析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8-0097-01
一、傳統民歌和當代民族聲樂的內涵
傳統民歌通常是勞動人民共同創作而成的,它是勞動大眾對自身情感、意志和祈愿的表達,也最大化最直觀反應出大眾的生活情感狀況,更是一種藝術文化載體。傳統民歌的特征是曲調較為短小,結構精煉,容易上口,歌詞通俗易懂又極具詩意化,且富含了濃郁的地方特色。
當代民族聲樂的突出代表是我國各大音樂院校中民族聲樂,它有別于民歌、說唱、戲曲等演唱形式,承繼和發揚了諸多傳統演唱藝術特色,且吸取融合了多種歌唱理論和優勢,是融合了民族性、藝術性、時代性、科學性等的一項歌唱藝術。本文所要探討的傳統民歌簡單講是唱法上借鑒西洋聲樂理論,演唱方式上也逐漸多元化發展的傳統民歌類型。
二、當代民族聲樂中傳統民歌的意義分析
第一,當代民族聲樂是以傳統民歌為基礎而獲得不斷發展的。傳統民歌是當代民族聲樂的發展源動力,當代民族聲樂起源發展中隨處可見傳統民歌的影子。傳統民歌是經典藝術文化的代表,不單是當代民族聲樂的音樂基礎,且為其發展提供了動力。比如許多當代聲樂演唱曲目都是根據傳統民歌曲調進行編纂的。改編民歌、創作民歌其實都是對各個地域傳統民歌的改編創作,藝術歌曲則是對傳統民歌的變體創作,無論曲調還是歌詞中都會彰顯出傳統文化。民族歌劇中很多經典唱段都是取自于傳統民歌。古典本身當中包含有傳統民歌。所以說當代民族聲樂的發展是以傳統民歌為基礎的。
第二,傳統民歌為當代民族聲樂發展提供了有效指導。傳統民歌中民族性、經典民族音樂文化內容等都對當代民族聲樂的發展起著較強的指導作用。我國傳統民歌歷史悠久,寓意豐富,如我國記載最早的一部民歌詞集是孔子的《詩經》,又如屈原的《九歌》也是膾炙人口的作品。盡管已經歷經千年,但從這些詩歌中我們仍能感受到時代氣息,通過對這些詩歌的演奏,我們依舊會產生一種置身于那個時代的感覺。
第三,當代民族聲樂為傳統民歌內容發展提供豐富素材,使之變得更為科學化、更富時代性。當代民族聲樂發展既承繼了傳統民歌民族特色,又為傳統民歌提供了新的時代內容和科學形式。當代民族聲樂教學中,傳統民歌演唱語言都是用普通話進行演唱,語言具有一致性。表演方式上,當代民族聲樂中的傳統民歌可以通過獨唱、對唱、合唱等方式進行,加上伴舞或者舞美,表演多樣化特征更為明顯,更加突出了時代特色。
第四,當代民族聲樂中的傳統民歌,是其民族性的具體表現。傳統民歌中民族特性非常顯著,倘若當代民族聲樂不以承繼傳統民歌為基礎,則其民族性特征會大大削弱。當代民族聲樂民族性的表現,主要是承繼了傳統民歌中民族語言、文化內涵、曲調等。各個民族差異化的語言習慣形成了特色化的音樂語言,各民族文化內涵對傳統民歌民族曲調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性。當代民族聲樂恰是承繼傳統民歌的民族性,所以深受大眾喜愛與歡迎。
三、當代民族聲樂中傳統民歌的運用舉措
1.創建民歌數據庫。相關部門要組織建立民歌數據庫,來為當代民族聲樂教學提供廣泛、直觀、科學的教學材料,促進民族聲樂教學發展。傳統民歌地域性特征非常明顯,僅僅靠教師采風是無法做到完全化了解的,因此必須通過數據庫方式來對民歌進行搜羅和分類。
2.對傳統民歌要展開合理化學習。傳統民歌學習要配搭特定適宜的音樂教學模式。不能僅僅靠民族聲樂理論來完成教學。當代民族聲樂老師要與傳統民歌教授老師進行協作教學,根據年級差異、不同學生基礎水平的不同展開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
3.要注意理論結合實踐。當代民族聲樂發展過程中,要想實現更好的承繼和發揚效果,必須理論結合實踐。自老師角度看,可以對傳統民歌理論知識進行全面教授,進而對傳統民歌文化音樂特征進行講解,然后邀請當代民族聲樂藝術家開展相關的知識講座活動,增強活動中交流頻率和密度,在總結中提升自我水平。
當代民族聲樂要實現長遠化發展,必須深入挖掘傳統民歌精髓,不然民族聲樂會喪失最根本的動力源,難以為繼。民族聲樂如果不吸取接納傳統民歌的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內涵,那就相當于丟掉自身最大的價值優勢,而反過來,傳統民歌的時代化發展也需要民族聲樂的助力,因此兩者是一榮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在現實教學中要注意密切結合,發揮合力,使兩者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建.淺談中國民歌一民族聲樂教學的基礎[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7(05).
[2]張曼.當代民族聲樂對于傳統音樂因素的傳承[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8(04).
[3]李俊勝.新媒體時代民族聲樂藝術特征探討[J].中國報業,2018(33).
[4]蕭喻.傳統民歌在現代民族聲樂中的應用價值[J].音樂時空,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