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柱
摘 要:農村學生的審美情趣相較于城市學生普遍偏低,而這又進一步阻礙了學生更好地開展語文學習。因此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對文字的敏感度,在查閱了相關資料,開展了一系列實驗活動后,探索出了一套包括提升教師的審美情趣,帶領學生走出教室的能夠有效提升農村高中學生審美情趣的方式。
關鍵詞:農村高中語文課;審美情趣;培養途徑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培養已然成為當前語文教師開展工作的重點。但是由于農村地區的教學條件相對落后,非常不利于教師開展審美教育,所以農村教師需要采取積極尋找更為有效的方式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培養。
一、提升教師的審美情趣
教師作為語文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教學效果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提升農村高中生的審美情趣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農村教師的審美情趣。
1.使繼續教育成為習慣
繼續教育是教師需要堅持一生的事業,只有堅持繼續教育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才能夠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1]。因此,農村小學的領導者以及教育主管部門需要切實地抓好對教師的各類培訓工作,積極組織教師群體學習現代化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師持有的一些相對落后的思想觀念。而當教師在開展審美教育,開展有關提升學生審美情趣的教學活動的時候自然也就會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并有效掌握一些能夠提升學生審美情趣的教學方法。
相關部門在推動對教師的繼續教育活動的時候則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采取“整分式”培養模式。顧名思義,“整分式”培養模式是由教育部門組織農村教師一起開展一些類似讀書活動、知識講座以及學習探討等學習活動。讓教師在和他人交流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實現繼續教育,不斷提升個人的審美情趣。第二,采取“單列式”培養模式。也就是說,教師可以進行自我教育,借助網絡或者書籍等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以自我教育的方式進行繼續教育,最終達到提升教師審美情趣和提升教師對學生審美情趣培養技能的目的。
2.讓骨干教師培養成為制度
由于農村地區的師資力量相對較弱,教師數量明顯不足,所以如果僅僅讓教師與本校的其他教師進行交流,那么教師是很難在交流學習中獲得極大收獲的[2]。所以,學校要積極落實骨干教師培養,并大力推動骨干教師培養成為學校的一項基本制度。也就是說,學校需要讓一些潛力較大的教師積極“走出去”,經常到外校針對如何提高農村地區學生審美素養進行交流學習,不斷提升他們對提升學生審美素養的理解,讓他們學習一些切實可行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等這一部分教師有了一定的收獲后,就可以帶動該校其他教師更好地開展審美情趣教育,推動農村教師更好地開展審美情趣的教育活動。
二、帶領學生走出教室
審美情趣的提升需要更為廣闊的天地,因此如果教師在開展審美教育活動的時候僅僅讓學生在教室內開展學習活動,那么是很難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的。
1.鼓勵學生接近大自然
在農村上高中的學生很難欣賞到一些類似話劇、音樂劇等具有很強審美價值的藝術,但是他們卻可以與包含世界萬物的大自然進行親密的接觸。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大自然來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培養。更何況大自然是美的匯集地,大自然的山水、蟲魚、花草無疑都是美的載體,對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如果能夠對大自然進行巧妙利用,那么就能夠使自己的審美教育活動的開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能夠在接觸自然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感知能力,激發學生的情感以及思考,使學生能夠欣賞大自然的美。
2.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
農村地區的家長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沒有認識到課外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的,因此農村地區的高中生的閱讀量甚至不如一個在城市上小學的學生的閱讀量。而這種課外閱讀量上的短缺又會進一步導致學生很難接觸到更為廣闊的世界,很難從多個角度欣賞一個事物[3]。比如說,教材上的文章在描寫一個景點的時候所選取的角度是比較集中而單一的。在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接觸一些與教材選取的課文采用同樣素材但是從不同角度進行描寫的書籍,讓學生進行閱讀,進而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對同一景點進行欣賞,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春天》這篇課文進行閱讀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找一些描寫春天的文章,讓學生對這些文章進行閱讀,將這些文章進行對比,體會它們之間的區別以及不同文章的側重點以及亮點,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身邊存在的美好事物,能夠更好地欣賞自己身邊的美,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更好地領略文學之美、生活之美。
參考文獻:
[1]桑國勝.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審美素養的策略探微[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61-62.
[2]劉佩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探賾[J].成才之路,2019(28):51-52.
[3]鐘順蘭.在比較閱讀中開展高中語文文學閱讀的審美教育[J].語文月刊,2019(10):33-35.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定西市教育科學“十三五”2019年度課題《新課程背景下農村高中學生語文課中的審美情趣和創新問題研究》(課題號:DX[2019]GHB130)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