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升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每個教師要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習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會上講道,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作為教師,我認為應該具備“五心五力”,分別是事業心、慈悲心、責任心、包容心和感恩心,幸福力、學習力、行動力、思考力和領導力,具備這五心五力,才具備老師的素質。事業心,老師應該對待工作視為終生的事業去全力以赴,去認真對待。而慈悲心,作為老師,面對學生,心系學生的命運,與學生同進退,感悟學生的悲苦,才能全力以赴地為他們服務。責任心,作為一個老師,讓學生全力以赴地學習,幫助孩子們全面健康地發展,才是責任心的體現。學生作為未成年人,老師應該包容他們所犯的錯誤,客觀冷靜地分析他們的問題,從而解決他們在成長中的煩惱。而感恩之心,作為老師,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當中,應該感恩自己的工作環境,感恩國家,感恩周圍的導師,這樣做老師能找到幸福。幸福其實就是一種能力,作為一名老師,在職業的瑣碎的事情當中,能否發現每天的“小確幸”,讓自己感到快樂,天天充滿動力,這種幸福力是老師應該具備的,而學習力,現在是提倡終身學習的社會,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迎接不同年齡層的學生的挑戰,而行動力、思考力和領導力是在教師在不斷發展和成長過程當中必須具備的能力。
美國未來學家丹尼爾·平克曾說過,世界已經從過去的高靈性時代進入一個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時代,唯有感性和創新能夠讓你獲得人的優勢,有6種能力極其重要,設計感、故事感、交響能力、共情能力、娛樂感和探尋意義,所以教育永存,而老師無可替代,老師是高感性高創新的一個職業,所以未來是人機合一的新時代,而新的教師應該更加提倡人機合一,讓自己融入這個新的時代。那么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覺得他們的成長路上,應該經歷這樣一些階段,或者說,青年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不斷充電和學習。
一、青年教師成長之路
首先,青年教師應該有一個教師成長之輪,我認為青年教師應該從積極的心態、專業知識、呈現能力、課程設計和個人魅力,這樣一個成長之輪不斷螺旋式地積淀成長。
積極的心態,指的是青年教師,他具有積極的心態以及重視內在修煉的這樣的系統,他是青年教師成長的原動力,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作為青年教師有積極向上,不斷學習這樣的心態,是促進他成長的原動力;而專業知識在所學領域擁有系統的科學的可驗證的知識,這是青年教師的知識素養,青年教師站在講臺上所傳授給學生的知識,一定是正確的、客觀的,而不能是模棱兩可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呈現能力,如何通過語言動作及包括課件多媒體在內的形式來表達,讓學生聽得明白,聽得懂、消化得更快,這是青年教師的生存基礎。課程設計能力是指根據學生不同的需求合理設計課程的能力,這個課程可大可小,小到每一堂課,大到課程開發等,這就是國家課程的具體體現,這是青年教師入職的關鍵,后面,我會從各個角度來指導青年教師如何設計課堂教學。最后是個人魅力,這是比較高的階段,具備獨具特色的人格魅力以及教學魅力,這是青年教師成熟的標志。
其次,青年教師的三段式成長。我個人的感悟是青年教師的成長有著大體這樣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立足課堂,歷練儲能。第一個階段的核心法則是二八法則快速成長,那何為二八法則呢?我們打一個比方,把人的精力比作100分,那么教師成長之輪的五方面的能力,每個方面的能力均勻分配人的能力的20%,利用這20%的精力,讓各項技能快速提升到80分左右,這樣就保證了你全部精力用到了該用到的地方,而且實現了全面快速發展。第二個階段線上線下珍惜機遇,這個階段的要領是要利用系統來快速全面提升。這個階段我覺得關鍵是教師要敢于展示自己,通過各種活動各種賽課而不斷快速提升,因為賽課對于青年教師來說是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算是一條捷徑,通過參加一次賽課,在賽課打磨的過程就是青年教師集聚各方面的能量,來快速讓自己成長的過程,所以這一點非常重要。第三個階段是終身學習,奉獻引領。這個階段是高級階段了,青年教師通過前兩個階段的積累已經具備了優秀的素質,能夠與更加優秀的大腦互聯,這是青年教師成長的高級階段,這個階段青年教師不斷向專家、大咖以及非常優秀的教師同行學習,讓自己向專家、向引領者快速邁進。
二、青年教師教學之路
經過多年經驗的總結和分析,我認為青年教師的教學之路有5步教學法,分別是備、聽、改、講、思。備就是備課,而備課,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作為新老師,剛入職的前5年,甚至前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應該更好地堅持手寫教案,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手寫一遍教案,除了更好地幫助自己記憶教案的內容之外,對于理清思路,打開各種感官刺激,加深備課的印象,以及主體思路的呈現是非常有用的。其次,提前一周備課。作為青年教師,備課一定要提前,提前一周自己下一周所講授的內容熟悉,做到心中有數。“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這個道理。在備課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一點,作為理科老師掃描習題尤為重要,在備課中提前將這一節的習題或者本章的習題做一個全面的掃描做題,通過刷題你就會覺得更加具有方向性,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另外,作為理科老師,備課中實驗的準備尤為重要,要參考現成的教案,仿寫教學設計,還要研讀課標,對于教學內容的總體要求要有基本的認識。并且要理清課堂的主線,這是備課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幾個問題。聽課,對于青年教師尤其是新崗教師來說聽課是一個必備環節。聽課要講究,主要是緊跟師傅,同組前輩,博采眾長,觀察細節,突出記錄,師生互動,思考緣由,主動求教,重在模仿。在備課的基礎上,聽課對于新崗教師來說是成長的必經階段,也是一條捷徑。因為聽課會讓你在頭腦當中形成初步課堂的框架,并且所聽的課一定是前輩的成熟經驗,有前面的師傅做示范或者前輩的引領,對你備課的思路,引領的價值會更加明顯。
我始終認為青年教師的成長離不開一個團隊的支持,有了團隊的協助,再加上個人的努力,才能實現長遠的發展。有句話說,一個人可以跑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以我本人為例,在個人成長過程中,我想到了三個關鍵詞,學習、融入、成長。學習必須要有榜樣的引領:在我的教學之路上,我的師傅,老科組長雷社良老師,雷老師作為建校元老,她是深圳市優秀教師、南山區十大杰出教師給予我很大的幫助,是一位德藝雙馨的教育工作者。她就是我教學路上的一盞明燈,為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在入職的前三年我每學期聽課近100節,三年聽課500多節,撰寫教學反思400篇,論文15篇,而且,我積極承擔科組的各種教研活動,以賽課任務向級組長級組室學習,我收獲非常多。融入其實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融入,我覺得精神的融入要體現一種精神,一種傳統和一種氛圍的融入。在科組團隊中,精神非常重要,一個優秀的科組應該具備這樣的精神品質,吃得苦,耐得煩,靠團結,勇爭先,這樣的精神引領,能夠讓整個科組具有更強大的凝聚力。在科組團隊結伴而行的過程中,青年教師要融入這樣的集體,認真貫徹科組的優秀傳統,這種傳統應該是大家一起學著干,舍得干,科學干,一起干。這樣的傳統,能夠耳濡目染地感染科組的每一個人,實現共同發展。作為融入的另外一個方面的氛圍同樣重要,這個氛圍就體現在集體備課和課堂教學兩個方面。在集體備課中,老教師帶新教師共同研讀課標,共同研究教材,這對青年教師在自己備課的學習中的成長,這也是不可或缺的環節。第三個方面就是成長,這方面我覺得是非常幸運的,在科組團隊的努力下,我首先通過個人的努力和團隊協助,實現了第一次突破,就是在南山區首屆百花獎,通過三輪的角逐,過五關斬六將,最終拿到了最高獎,也是唯一的特等獎,實現了我自己夢想的突破。在這之后,在教研專家的引領下,我主講了深圳市教科院主辦的市級化學公開課《構成物質的微粒》,受到廣泛的好評。通過這樣一個過程,我深刻明白,只要青年教師心中有夢,未來就一定是可期的。在后面三年的不斷努力下,以及學校領導的支持下,我也順利地成為南山區最年輕的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和小伙伴們一起研究,一起閱讀,一起分享,我們就是教學的共同體,也是生命的共同體,更是命運的共同體,在不斷的努力中,我們工作室在第一年的考核中被評為年度名師工作室。無獨有偶,我所在的科組,經過4年的努力和打造,我們共同努力,被評為南山區首批優秀科組,我也被評為南山區首批優秀科組長。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我作為青年教師,以我個人的經驗,想給所有的青年教師和新崗教師分享幾句寄語,“不是因為有了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了才有希望,不是因為會了才去做,而是因為做了才能會,不是因為成長了才去承擔,而是因為承擔了才會成長,不是因為擁有了才付出,而是因為付出了才擁有,不是因為有了收獲才去感恩,而是因為去感恩了才有收獲”。我們的國家正處在偉大復興的快車道上,需要我們廣大教師齊心協力,培育好祖國未來的棟梁。我也堅信每位青年教師,只要你心中有夢想,處處皆是希望的陽光。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