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柳
摘要:傳統的動畫隨著現代技術的進步,逐漸的趨于數字化、信息化。而傳統的黃州農民畫以數字動畫的藝術形式作為載體來體現,是一種現代的傳播方式,使觀眾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其文化內容,從而有利于對其的保護和傳承。黃州農民畫與動畫的結合,即豐富了動畫的類型,也提升了動畫作品的文化價值。
關鍵詞:黃州農民畫;動畫;傳統;現代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8-0125-01
什么是農民畫?農民畫是通俗畫的一種,其構圖獨特,畫面中不留任何空間,色彩艷麗,內容豐富,情感飽滿。
黃州農民畫是一個地域性畫種,多為鮮活、歡娛的勞動和生活場面。楚風的浪漫和熱烈在黃州這些民間繪畫中得到盡情發揮和展現。黃州農民畫是黃州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有其獨特的文化特質,更是當地歷史創造的集體記憶與精神寄托,也是經過歲月的積累和沉淀。
黃州先后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農民畫家,其中創作的題材多為農村場院小景、農業勞動生活場面、自然風光和傳統圖案。黃州農民畫家吳春娥婆婆現在已經90多歲了,之前她畫的《鳥窩》已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該作品富有天真稚氣的藝術味道,同時也展現了她女紅功底,畫中也運用了織繡、剪紙的藝術方法。農民畫家陳繼光是黃州德高望重的農民畫家,他創作的首幅作品《魚鷹捕魚》入選中國第一屆藝術節,并被中國民間繪畫館收藏。農民畫家龍旭光的表現手法是從剪紙和皮影造型中借來的,他的畫則多以平涂的形式表現生產生活的場景。農民畫家杜細又(冷華),則顯示了他們這一代農民對于現代裝飾風格的敏感,于自然形態在平面上的編織中有專業畫家般的抽象與歸納。
動畫是一門集文學、表演、音樂、漫畫、電影等眾多藝術門類于一身的綜合藝術。現代數字化的時代,動畫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態,也是一種傳播媒介。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擦出美麗的火花。通過現代的數字化方式,將傳統的黃州農民畫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呈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并了解黃州農民畫。
湖北省群眾藝術館數字資源部從2013年開始就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手段,協助黃州農民畫館,多次組織各類專家為當地的農民畫家培訓、指導。將動畫與黃州農民畫結合起來,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黃州農民畫。讓黃州農民畫在動畫中“活”起來。先后制作了黃州農民畫風格動畫片《聽聽、肚肚和刀刀》,《牛》預告片,《牛》交互式小動畫等動畫作品。
從2013年開始,與黃州農民畫家們共同創作了黃州農民畫風格動畫片《聽聽、肚肚和刀刀》,這是與黃州農民畫家們合作的第一部黃州農民畫風格動畫,當時也遇到了很多的難題。農民畫家們大都是沒有系統的學習過美術,他們創作出的造型都很意象、夸張。為了能夠更好的體現出黃州農民畫的拙樸風格,更加的貼合農民的生活,多次安排專業的美術專家對黃州的農民畫家們進行培訓,輔導。在不斷的調整磨合中,創作出了第一部黃州農民畫風格動畫片。
第一次的合作讓我們學習到了很多,大家也一致認為還可以把黃州農民畫風格動畫片做的更好。藝術源于生活,第二次我們先通過實景拍攝,從農民畫家世代生活的環境,周圍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來取景拍攝,農民畫家再根據拍攝的取景創作出原畫,動畫制作者通過數字技術改變農民畫以往單一的呈現方式,在保留農民畫質樸的美的同時,讓人們感受農民“動”畫獨有的魅力。現在手機作為人們交流與溝通的重要工具,運用的越來越廣泛,并且對人們的生活影響日益重要。我們在制作動畫短片的同時也制作了手機移動端的交互式小動畫。不同于傳統的動畫藝術形式,交互式動畫在播放時可以和觀眾進行交流與互動。我們在交互式小動畫中,設置了一些科普知識、民俗文化類的小問答,觀眾可以參與互動答題,將這些生活中常見但又不是很熟知的“冷知識”通過這種方式教給大家,寓教于樂,讓觀眾在獲得歡樂的同時也獲得知識,實現農民畫自身的文化價值。將動畫與黃州農民畫結合的作品,既拓寬了黃州農民畫展示的途徑,又有利于其傳承與交流。
傳統的動畫制作最開始也是通過手繪來制作完成的,隨著現代技術的進步,傳統動畫的制作流程都可以在電腦中完成。動畫的制作、保存、復制與傳播都逐漸的趨于數字化、信息化。而傳統的黃州農民畫以現代化數字動畫的藝術形式作為載體來體現,是一種現代的傳播方式,使觀眾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其文化內容,從而有利于對黃州農民畫的宣傳、保護和傳承。黃州農民畫與動畫的結合,即豐富了動畫的類型,也提升了動畫作品的文化價值。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黃州農民畫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在現代數字化的快節奏時代,利用數字動畫的現代手段和手機、網絡等多媒體平臺,通過多種形式向大家傳遞和保護我國的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再次體現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擦出美麗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