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賢
摘要:中國畫與陶瓷淵緣,自原始陶瓷的產生到今天的陶瓷的成熟,同根植在,存于中華民族文化的沃土當中。從多角度講述了陶瓷裝飾藝術與中國畫之間的異同,以及它們之間互相引用、互相互補、互相進步的關系。
關鍵詞:中國畫;陶瓷裝飾;相互進步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8-0175-01
中國畫與陶瓷淵緣,自原始陶瓷的產生到今天的陶瓷的成熟,同根植在,存于中華民族文化的沃當中。中華陶瓷藝術美麗多彩,中國繪畫藝術繁華多樣,特別是唐、宋、元、明、清時期陶都與瓷都的藝術家,巧妙發揮陶瓷的優秀藝術特點,運用熟練的中國畫技法制作了千年領首,精美絕倫的青花、紫砂、陶藝等各種陶瓷藝術作品。他們的親緣決定了相互依存,一起反映出各個歷史時代的社會美學特點和民族文化的內在元素。
中國陶瓷傳統裝飾:青花、陶刻、陶藝等。多數陶瓷設計者普遍使用中國繪畫裝飾手法的表現。利用中國畫的技法畫好陶瓷基本功來訓練,故陶瓷裝飾手法的形成普遍屬于中國繪畫表現技手法的影響。
一、中國畫技法對陶瓷裝飾的帶動
全國陶瓷生產發展至現在,同中國畫結下的情緣。官窯在陶瓷配寫詩情畫意,是元代文人對人物畫、對陶瓷裝飾的重點。例明、元末、明初官窯青花陶瓷上的彩繪,鳥、獸,魚,蟲,它的繪畫風格與當時著名國畫家揚州八怪風格有類同的相似,宜興紫砂的陶刻、彩陶的彩繪,精陶用了中國畫手法及書法精髓融入到作品中去。中國繪畫風格是國畫家在創作中表現出來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由于畫家的生活經歷、立場觀點、藝術素養、個性特征的不同,表現手法和運用語言等方面各有特色、創造出優秀陶瓷裝飾佳作。
中國畫在陶瓷裝飾中使用是隨著社會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的傳播,陶瓷裝飾的手法,普遍由匠人作品逐漸形成知識文人味裝飾風格。陶瓷裝飾的藝術性,是建立在廣大群眾基礎的民族風格藝術,其同人民群眾的審美意向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中國傳統陶瓷裝飾在歷史上曾獲得輝煌業績,深受國人和藏家興趣。
在民國初期,一群文人墨客進入陶瓷領域。例如擅長人物的王少胃,山水陳西父子,花鳥張金光等,均以淡雅的國畫技法打造當時的傳統風格。在陶瓷裝飾上,這類畫面使用不多,只有花卉、蟲鳥才被廣大市民所喜聞樂見的裝飾內容。他人說,花在自然中的形象和色彩異常豐富多彩,采用它作為創作內容,世界人民應該接受,常人說,花沒有國界差異。此話言之有據的,如何有選擇地開展應用,非閉門在造車、照樣畫人所能達到。
二、陶瓷裝飾吸收了中國畫的技法來表現
(一)采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方法
古畫長卷《清明上河圖》和當代創作《新豐江長圈》是采用了散點透視構圖方法,從陶瓷創作的器面上如不采用中國畫的散點透視構圖,也就無法繪制通景山水、人物、等內容。
(二)留白當墨
“留白”是中國畫形式中特有的重要表現形式。畫面強調著眼處白,落筆處黑的虛實聯系,算白守黑在新彩設色除渲染著色之內,但有洗染,接色法,中國畫藝術之法則,大體上和陶瓷裝飾相同。陶瓷工匠一般都是民間美術的繼承人,它的民俗性的基本特征肯定了表現形式的方法,但它并不影響陶瓷表現中的韻味。
(三)寫意形神兼備
中國畫的重點“像與不像之間”是一代宗師齊白石對寫意花鳥經驗的看法,揚州“八怪”的寫意畫,用筆不多,出神入化,國內畫雞大師張志安的用筆寧靜,天真,流暢,秀美,及具裝飾功效。那種傳神的描繪方法在陶瓷裝飾藝術上得到發揮和創新;顯示了中國畫技法使用在陶瓷繪制上美的表現,畫家對自然和生活醇厚情意通過陶瓷裝飾淋漓盡致的抒發。形和神、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形是揭示事物外延的,因此說它是外在的,表象的、具體的、可視的;而神是揭示事物內涵的,所以說它是內在的,本質的,抽象的,隱含的,塑造出感人的藝術形象。
從陶瓷裝飾到中國畫創作手法中可以發現,兩者的裝飾方法就可看到;從構圖立意到創作。
中國畫的表現方法主要有工筆,淡彩,兼寫,設骨寫意,潑墨等,主要講究骨法用筆,白描勾勒,頗擦點染,構圖上注意筆法,追求立意及詩、書、畫,筆墨是作畫的方法手法,不是目的,有時以筆為主,有時以墨為主,畫家的個性不同,對筆墨的使用也不一樣,從陶瓷裝飾藝術結構到技法與中國畫材料的不同存在區別,終究達到和諧美觀。
中國繪畫線條的運用。如人物“十八描”法等,是陶瓷裝飾手法上所運用和借鑒的線描技法。以簡練的線條,這點對陶瓷制作是至關需要,歷代名作輩出。
三、陶瓷裝飾與中國畫技法的相互聯系
中國繪畫的技法使用在陶瓷裝飾,陶瓷裝飾與中國畫藝術相結合。
四、中國畫技法在陶瓷裝飾的創作中運用
宜興之所以冠以“陶都”之名而享譽全球,不僅因為紫砂的名貴,色彩艷麗的彩陶,千姿百態的均陶,還有陶瓷相結合的精陶等。“古為今用,藝人之德。”年代在變遷人們的生活要求和審美方式,審美觀點去看待現代藝術,將難以有效地掌握新時代陶瓷裝飾的審美需求。
因為裝飾情況不同的陶瓷工藝品,從創新的中國畫,陶瓷制作藝術品與中國繪畫在用筆、墨意境上手法相同。尋求在陶瓷裝飾藝術,構思、工藝、材料和裝飾的手法上變革,才能更好地利用中國畫技法使用到陶瓷裝飾中,方可創作出與時共進的陶瓷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