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立
摘要: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文藝創作也在朝著大眾化、群眾化的方向發展。因此逐漸形成了親民化、世俗化的大眾文化背景,在這樣的格局下,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對策,推進群眾文藝創作的創新發展,打造出更加精美的文藝作品,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筆者針對大眾文化背景下的群眾文藝創作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關鍵詞:大眾文化:社會背景;群眾;文藝創作;發展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8-0180-02
一、前言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因為經濟水平得到了提升,信息技術大力發展,群眾的生活質量也越來越好,所以對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曾經提到過“建設文化強國”的指示,要求開展文化工作建設工作,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而群眾文藝作為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但滿足了人們在文化方面的需要,而且也放松了他們的身心,促進了我國文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推進群眾文藝創作.工作的開展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的工作。
二、什么是群眾文藝創作
這里所說的群眾文藝創作,指的是人們為了滿足自身的精神需要,采取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娛自樂的方式,所創作出來的文化作品。群眾文藝創作顧名思義,也是來自于群眾當中、貼近群眾生活的文化作品。在如今的大眾文化背景下,因為信息技術大力發展,社會也在進步,所以人人都可以是文化的建設者、創作者、傳播者,所以很多群眾也開始參與文藝作品的創作,涌現了諸多優秀的文化作品,使得我國文化界展現出了百花齊爭鳴的狀態。通過對文藝作品進行創作、宣傳和推廣,不但提高了人們的精神修養,而且也在人與人之間形成了良好的傳播和影響作用,對于建設和諧社會,有著極大的幫助。同時,群眾文化的創作和傳播也要求人們必須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文化創作和交流的氛圍甲。
三、群眾文藝創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經費不足或欠缺
群眾文藝創作包括了很多內容,比如文化培訓、表演、展覽、講座等,必須有足夠的資金才能順利開展這些工作。如果缺乏經費,就可能產生中途天折的現象。些地區的群眾文藝創作經費有限,導致創作者的想法不能實現。而且文藝講座、作品研討會、表演和展覽都會因為經費缺乏而不得不停止。也有一些地區因為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從未開展過群眾文藝創作活動,創作者們只能自掏腰包,因為缺乏生活體驗,所以創作出來的作品缺乏生活性、藝術性,因此不利于文化事業的發展。
(二)文藝創作脫離了群眾
在大眾文化背景下,文藝作品必須是貼近群眾的。只有展現出群:眾真實生活的藝術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好作品。然而很多創作者沒有深入到群眾中間去,也沒有進行采風,難以發現生活的亮點,所創作的作品脫離了實際,無法被群眾所接受。另外,一些創作者只追求藝術性和高雅性,忽視了群眾文藝創作的大眾性、平民性。最后還有一些業余創作者,雖然創作出的作品貼近人們生活,但僅僅只是自娛自樂,不但缺乏藝術性,而且非常單一化。
(三)沒有建立交流平臺
在創作群眾文藝作品時,必須要進行一定的交流,從而產生更加優質的作品。但很多地區都沒有建立文化交流平臺,創作者只能閉門造車。年輕的創作者和老一輩的創作者之間,因為創作方向和趨勢不同,所以交流和溝通較少。而且群眾文化是屬于群眾的,然而由于創作者們未能深入群眾的生活,也沒有和群眾和交流,所以也就無法更好的服務于群眾。
(四)缺乏創新的意識
如今,社會在大力發展,人們對于藝術作品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些文藝創作者卻缺乏創新意識,知識儲備非常少,所以無法創作出有生命力的文藝作品。而且群眾文藝作品必須是貼近大眾生活,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但如果只局限于歌舞表演,沒有對形式進行拓展,那么就會缺乏吸引力。
(五)創作人才匱乏
和一般的文藝創作比起來,群眾文藝創作更加貼近大眾的生活,在創作時需要深入和群眾進行交流、溝通。而且不同地區的文化背景、風土人情不同,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有很大差異。但我國目前非常缺乏專業的群眾文化創作人才,也沒有對人才進行挖掘和培養。年齡較大的創作者在創意方面有所欠缺,跟不上時代發展,而年輕一代的創作者卻難以靜下心來創作,造成了文藝創作人才的斷層。
四、大眾文化背景下群眾文藝創作的創新發展路徑
(一)加強創作中的互動和交流
要完成具有藝術性的作品,必須要加強和外界的交流、互動,創作者們僅僅靠在家閉門造車是不行的。因此,當地政府和文化館可聯合搭建群眾文藝作品交流的文化園地,對區級和市級的文化陣地進行建設,借助媒體文化板塊(電子專欄、雜志??龋?,宣傳更多富有生活氣息的文藝作品。也或者可以開展一些群眾創作交流會、藝術創作大賽、藝術作品展覽等,比如“地區巡演”“跨地區交流”、區域活動聯動”“創作者聯誼會”等,加強互相之間的交流,打造出更加精美的群眾文化作品。舉個例子,A市和B市聯合舉辦了群星獎展演活動,這兩個地區的基層創作者、表演者匯集到一起,不但加強了交流,而且也為群眾展示出了具有時代性、地域性的節目。遵循“群眾表演、群眾觀看,鼓勵引導群眾互相交流、充分參與”的理念,打造了更加優質的群眾文化品牌。
此外,為了加強創作者之間的交流,還可以成立藝術顧問團以及專家委員會。依托地區文化館和藝術中心,構建群眾藝術培訓的基地和部門,鼓勵群眾積極的參與進去。而且采取專家講授、互相交流考察、外出采風等方式,或者定期舉行筆會和創作研討會,觀摩其他藝術作品和展演?;蛘呓⑽幕囆g交流的微信群、QQ群,給予他們更多交流的機會,提升群眾文化創作者們的藝術修養。
(二)提高群眾文化創作的針對性
群眾文化的創作,所針對的對象是廣大群眾,因此創作的作品要,展現出真實的社會和生活,這樣才能吸引群眾。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要提高群眾文化創作的針對性,在開展藝術創作工作之前,創作者要有明確的定位,文化館和其他部門可組織創作者深入到基層群眾中進行體驗和感受,獲取更多的靈感。然后再確定主題和框架。此外,也可以邀請專業的藝術指導教師來進行指導,為創作者提供更多有用的創作經驗,提高作品的藝術性。舉個例子,某表演團體即將下鄉為當地居民表演節目。為了促使節目更加貼近群眾的日常生活,其先組織創作者和先和當地村民進行交流,而且對村民的生活進行調查。在調查后發現,該村大部分是老年人,年輕村民都外出務工了。因此,創作者確定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創作主題,在當地文化館的協調和配合下,除了為老人們表演歌舞,也表演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小品,小品內容緊貼居民的生活。不但觸動了觀看表演者的內心,而且也提高了群眾文藝創作的藝術性。
(三)在創作中突出地方的特色
在大眾文化背景下,群眾文化創作除了要貼近生活,更要突出地方的特色。牢牢把控將來的發展趨勢,展現出當地群眾豐富多彩的生活,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促使群眾文藝作品的欣賞性得以提升,更加能被群眾所接受。
舉個例子,在祖國70周年華誕之際,某地區文化館開展了“五十六個民族一枝花,一心向祖國”的活動,該地區的多個少數民族都準備了精彩的表演節目,其中客家歌舞團創作和表演了《客家孩子心向黨》的活動,既展示出了當地少數民族的風采,也凸顯了地方特色。
再比如,信陽縣文藝創作者創作出了歌曲《小米羊》。這首歌曲以當地方言為主,展現出了極大的地方特色,引發了當地人的情感共鳴。為了對這首歌曲進行推廣,該地區多個部門進行合作,為這首歌拍攝了MV,同時上傳到了音樂平臺和軟視頻軟件。促使外地人更加了解信陽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也起到了宣傳信陽文化的作用。
(四)建立群眾文藝創作獎勵基金
為了促使群眾文藝創作更加具有創意,還可以設立相關的獎勵基金。對于表現優異者、有突出貢獻者給予一定的獎勵,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此外,也可以定期舉行一些群眾藝術比賽活動,邀請當地群眾和專業人員評選出最優秀的文藝作品,為創作者頒發證書和獎金。對于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者,以及手藝傳承者,還要給予一定的補貼或者保障資金。此外,一些創作者雖然創作了優秀的藝術作品,但缺乏展示的機會和平臺。所以相關部門可舉行優秀文藝作品征集和展覽會,從而促使這些作品能展示在大家面前,為群眾藝術創作注入更多的活力。最后也要引進相關的人才,選拔出最優秀的文藝干部。?;蛘呓⑷瞬排嘤枡C制,定期對群眾文藝創作者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
五、總結與體會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的轉型以及社會的發展,大眾文化應運而生,成為了我國的主導文化體系。政府和文化部門要構建完整的群眾文化創作網絡,劃撥相應的經費,建立激勵機制,積極的推進群眾文藝創作的開展,促使文藝作品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文化強國的建設,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注釋:
①王艷紅.基于大眾文化背景的群眾文藝創作分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09):72-73.
②方維保.群眾文藝運動:“文藝大眾化”的價值神話和高峰體驗[J].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17(01):88-100.
③崔冠星,試論廣州市群眾業余文藝團隊建設發展的優勢[A].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2015年07月(下)民俗非遺研討會論文集[C].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2015:78-80.
④周健.當下群眾文藝發展的瓶頸與路徑選擇[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