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安
摘要:文化館的建立是為了豐富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人們在空閑時間去到文化館了解并掌握相關文化知識,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可以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穩步健康發展,本文試從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分析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探究有效策略,希望能夠有益于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實踐。
關鍵詞: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8-0206-01
一、前言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進步的核心靈魂。加強群眾文化基礎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也成為文化館所肩負的重要責任,為增強國家軟實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文化對于人類精神上的影響是巨大的。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公益性服務事業機構,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人民群眾受教育程度不一,文化水平參差不齊,但都會有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這就需要文化館進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保證其文化輔導的多樣性,從而滿足群眾的多元化文化需求,提升其個人文化修養,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使群眾保持文化先進性理念,與社會生活相適應。
三、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存在的問題
1.文化輔導工作內容單一。就目前來看,一些文化館的群眾藝術文化輔導工作理念較為傳統,缺乏創新意識,宣教內容陳舊落后,形式單一,組織的文化活動也相對比較沉悶,群眾參與度低,從而造成了輔導人員與群眾參與文建活動的積極性都不高,影響了文化輔導工作的順利推進。
2.群眾文化輔導的質量有待提升。對于我國的文化館,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文化館來說,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質量是需要提升的。首先,這些館內的輔導人員一般只注重文化宣教工作,并不調查了解群眾的實際需求和接受情況,也沒有什么創新型文化活動舉措;其次,群眾的文化活動體驗感差,部分文化館的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并沒有什么實質性內容,只是隨意地辦展覽、講解一些淺層文化知識,并不能引起群眾參與的樂趣,也沒有設置群眾建議反饋平臺,流于形式主義。
3.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隊伍水平有待提高。由于要對群眾進行文化輔導工作,所以對相關輔導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能力也是有比較高的要求的。就目前來講,一些輔導人員的知識基礎薄弱,知識體系不能與時俱進,對于先進的信息化手段不能掌握利用等等,都對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四、如何提升群眾文化藝術輔導的工作效率的策略1.增強文化館的群眾文化藝術工作內容創新。當今時代文化知識的更新速度日新月異,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斷變化當中,因此,文化館的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想要推陳出新,就需要在創新文化輔導內容方面狠下功夫,要舉辦多元化的文化輔導活動,以群眾為活動主體,鼓勵其積極策劃和參與,例如民間工藝制作培訓、繪畫藝術培訓、文物藏品系列知識宣教講座等等;要搭建群眾意見反饋平臺,吸收群眾建設性意見,逐步完善文化輔導工作體系;文化館還要加強自身文化的先進性,要時刻關注群眾眼前的藝術文化需求,還要考慮群眾未來的文化發展需要,不斷開拓創新,以求實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長遠目標。
2.提升文化館的工作職能作用。文化館的整體職能作用只有在不斷滿足群眾藝術文化需要的輔導過程中才能體現。文化館本身就是立足于文化傳播宣教的公益性服務事業,所以一定要堅持好以群眾為主體的文化活動開展,要充分發揮文化館的服務職能作用,使群眾能夠全面享受到優質的藝術文化輔導服務。比如聯合一些專業藝術協會或是圖書館、美術館等定期開展主題性聲樂比賽、國學知識競賽和當地特色舞蹈活動等。同時,文化館應該順應互聯網時代潮流,將藝術文化輔導內容與信息技術手段相結合,搭建藝術文化輔導集成網絡平臺,使群眾能夠隨時隨地學習和了解相關藝術文化知識,也能時刻掌握自己感興趣的藝術文化活動信息,按時參與。廣大群眾還能在平臺上對文化館的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促進了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提升與發展。
3.加強群眾藝術文化輔導工作隊伍建設。要想提升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質量,先要提升輔導人員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文化館的輔導人員多數都是專精一門的能手,但群眾藝術文化輔導工作并不能只輔導一項內容,所以就需要文化館管理層重視對在職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培訓,要定期總結工作重點和不足,加強改進,同時也要多方面引進文化人才,加強群眾文化輔導隊伍建設的多元化,以便能夠滿足群眾的多元化文化需求。
加強群眾藝術文化輔導工作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方面,文化館是開展此項工作最適宜的場所,只有文化館從自身創新做起,從優化整體職能作用和提高輔導人員專業素養抓起,才能加快實現服務于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目標,才能促進我國文化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付林.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深入實踐策略[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