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韶涵

膽囊結石并不一定都需要通過手術來取掉,有一些是可以通過吃藥來化掉的。現在人們的生活變好了,反而造成了膽囊結石患者的不斷增加,這不僅是由于物質豐富,而且還在于缺少運動,這樣自然就容易患上膽囊結石。
但是膽囊也是我們身體比較重要的一個器官,影響到消化功能。如果由于膽囊結石的原因將膽囊切除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如果囊膽結石不是很大的時候,通過吃藥是完全可以將其化掉的。那么到底可以通過吃哪些東西來化掉膽囊結石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說說膽囊結石的那些事。
雖然名稱叫作膽囊結石,但是這個膽囊結石并不是真正的石頭,只不過是形狀跟石頭相似罷了。我們來作一個通俗易懂的比喻,如果我們把膽道系統比喻是河流,那么膽囊結石就可以比喻為河流中沉積的泥沙,當由于各種原因引起河流中的水流減慢或者堵塞,那么泥沙就會慢慢沉積下來,從而變大,到最后會使河流變窄。我們膽囊中的結石并不是我們食入的沙子和石頭,而是膽汁成分異常造成膽鹽、卵磷脂減少或者膽固醇含量增加,膽固醇就會沉積析出,這樣就變成了較大一塊的結石。
另外,如果膽道發生了感染,也容易形成結石。比如我們平常說的膽囊炎、膽管炎等等,當發炎的時候也會影響到膽囊中膽汁成分的異常分泌,從而形成膽囊結石。
總的來說,膽囊結石的形成是具有一定規律的,就像一條河流的泥沙堆積一樣,必須經過膽汁成分的析出、沉淀以及積聚成塊增長這一過程。簡單來說就是:膽汁中的膽固醇或者鈣質過于飽和(膽汁成分異常),之后以固體結晶狀的形式析出而沉淀,再到最后這些結晶體聚集和融合在一起形成結石(膽汁停滯)。當膽囊排空受損害時(膽道感染),就容易形成膽囊結石,停留在膽囊里就叫膽囊結石,停留在肝內膽管就叫肝內膽管結石,停留在膽總管就叫膽總管結石。
1.肥胖的人 肥胖者患上膽囊結石的概率是正常體重人群的3 倍。這是因為肥胖者體內的膽固醇合成量和肥胖程度呈正相關,他們體內膽固醇飽和度明顯大于正常人,膽固醇過于飽和就容易誘發結石形成。而且肥胖者平時也缺少運動,就更加容易造成膽汁的停滯堆積。
2.長期進食高脂肪、高熱量、高脂肪的人群 比如經常進食肥豬肉、蛋黃、肝腎等動物內臟,就容易造成體內膽固醇增加,使膽汁中膽固醇過度飽和,就容易形成結石。
3.喜歡吃甜食的人群 攝入大量的糖分,就會使體內的糖原和脂肪合成增加,從而造成膽汁中膽固醇含量增加,最終就容易形成結石。
4.長期禁食或者經常不吃早餐的人群 這些人由于空腹時間長,膽汁得不到分泌,就會使膽汁長期儲存在膽囊內,那么就容易形成淤積,從而導致膽汁中的膽固醇在膽囊里沉積,這樣也就慢慢形成結石。
5.膽道感染、胃切除術后的人群 這些人群容易造成膽囊的收縮功能減退,或者容易造成膽囊排空延遲,這樣就有利于膽囊結石的形成。
對于膽囊結石的溶石治療,可以通過服用西藥來溶石。
現在臨床上使用的口服溶石藥物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鵝去氧膽酸(CDCA),另一種是熊去氧膽酸(VDCA)。它們的溶石原理就是通過降低膽汁膽固醇的分泌,從而使膽汁去飽和。而且不飽和膽汁具有溶解膽固醇的作用,可以使膽石表面的膽固醇分子不斷地被溶解,從而使膽石體積逐漸變小,容易排出。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膽囊結石都可以通過藥物來化掉,如果藥物無法化掉的話,那么只能通過手術來取掉膽囊結石了。現在科技已經比較先進,可以通過微創手術取膽囊結石。
膽囊結石患者除了吃藥排石之外,在平時的生活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多飲水的目的就是為了預防膽汁的過度濃縮。這里所謂的多喝水,指的是多喝白水或者是淡茶。
三餐規律好理解,起居規律,按時吃飯,晚上實在需要增加夜宵,宜選擇吃較為清淡的食物?!叭汀敝傅氖堑椭?、低鹽、低糖。
對于體脂肪過高、肥胖或者腰圍過大的膽囊結石患者,首要任務就是減肥。不過不要求快速減肥,快速減肥反而會不利于膽囊結石的防控。
運動量需循序漸進,不能劇烈運動。特別是本來就沒有運動基礎的膽囊結石患者建議從走路開始,然后再逐漸加量。
主食也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淀粉類食物。整體來說,膽囊疾病患者飲食適合較高的碳水化合物和較低的脂肪飲食,其實關鍵就是要少吃精白米面這類淀粉主食。它們對于血糖的影響不僅會直接容易誘發膽囊結石的形成,而且還不利于患者減重。所以把主食的一半換成全谷雜糧,既能保證能量的供應,又能減緩血糖的波動。
一旦得了膽囊結石,患者可能會聽說飲食要注意油脂和高蛋白的攝入。確實蛋白質和脂肪都會刺激縮膽囊素,但是身體如果沒有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對于后期身體恢復也是不利的。
所以建議選擇像魚、瘦肉、低脂奶類還有豆制品這類的優質蛋白質。蔬果對于膽囊結石患者是有好處的,不過建議一次不要吃太多水果,避免引起腸道產氣,引起膽囊收縮。